《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 《古文观止(上下)》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古文观止》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 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场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期间,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诸儒作答,汉章帝亲自裁决。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作为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义》不仅是经学发展中之产物,更是当时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学术共识,具有保存当时经学样貌之典范价值。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目前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赋体创作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以明末娄东张氏所刊《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司马文园集》为底本,校以《司马长卿集》《史记》《汉书》《楚辞后语》《古文苑》《艺文类聚》《玉台新咏》等文献,收录赋6篇、书2篇、檄1篇、难1篇、符命1篇、自叙传1篇、琴歌2首,逐一作题解、校勘、注释;书末附“残句”、《史记·司马相如传》(节录)、张溥《司马文园集题词》;书首《前言》对司马相如的生平、成就及后人争议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本书资料丰富、校注详明,是研读司马相如作品的重要参考。
《聊斋志异》是一部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道出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让人感叹不已。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有人说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依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成就不是这一本书所可能概括的。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值得反复阅读、整体研究的。不过古人也说:“窥一斑以知全豹。”那么这本书也就是作为豹之一斑,作为青少年读者全面阅读,学
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 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本书精选元曲三百首,每篇由三部分组成:题解、曲作和注释。题解介绍作家生平事迹,多附古人评论,阐明其创作风格。在选篇上,尽可能地体现元曲题材风格丰富的特点和元曲创作的实际情况,使作家、曲作的入选更加合理。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目前占有重要地位。《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准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无障碍读经典:古文观止》为了能无障碍地阅读《无障碍读经典:古文观止》,编撰者将原文中生僻的字、词进行随文注释,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典故及其他知识以“阅读指导”的形式列于相应的段落之后,原文与译文以左右对应的形式进行排版,*程度保证阅读的连续和方便性,实现无障碍快乐阅读。
《唐诗三百首》为苏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匪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苏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由高克勤撰写的《王安石诗文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按时间排序,将王安石的一生分为“入仕前后”、“转宦州县”、“在京为官”、“居丧讲学”、“执政变法”、“退隐钟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详细介绍该时期王安石的行迹、思想特色、创作风格等,俾读者有一总体的了解;随后精选若干拥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每一首详加注释,并做点评,评论中既包括创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技巧,使读者对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能有所体会。
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唐宋以来,先辈们不但为我们留下了数万首词作,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近千万字的词话资料。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词学工作者关注、整理笔研究。笔者在十多年前有幸成为唐圭璋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从先生习词学,后又跟从郁贤皓教授学习唐代文史。在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得了做学问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确定以历代词话为主要研究方向。 词话可从宽定义为“及词之话”。历代词话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成卷的词话专著,唐宋以来各类典籍中的散见词话。其内容主要是有关词的本事,品评,引用,考证,论述等。词话史,应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历代词进行比较系统的叙述,评论与探讨。
这里别开生面的文化读本 犹如一张清晰的历史全景画卷 波澜壮阔,精彩不断 它告诉你,中国人要知道哪些中国事儿
《西京杂记》是一部笔记小说,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艺文类聚·与天国的对话:祭文》主要是收集中国古代祭文名篇,这些祭文或为名家所写,或为祭悼名人而为。全书以题解、正文、注释、译文的形式,以重要的篇目展示此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发展演变,给读者提供一个好的读本和范例。全书配有插图,版式疏朗,图文并茂,使阅读古文不再沉重,而更利于读者发思古之幽情。
顾太清,即西林春,或称太清春,是清代与纳兰性徳齐名的满族女词人,其词作具有明快清新、庄重淳雅、构思慧巧的特点,以生活实感入词,其词有内容,不趋时,有别于一般闺秀词的“纤佻”、“小慧”以及司时期纤弱浮艳的词风,颇具大家风范。 本收收录经前人整理的全部太清词,逐首进行详尽注释和引导性的讲解,并将相关资料、前人评论以及唱和之作附录于每首词作之后,同时把太清生平、创作资料和相关论文附录于书后,方便读者检阅参考。
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随着朝代的更迭,一切归于破灭,志士隐迹沉沦,歌女流落星散。本书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叙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