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历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并先后六守外郡,显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同时,他对文学创作及书法等多方面也具有卓越才华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南宋初年词风转变中的著名作家之一。《张孝祥词笺校》全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前言》、《张孝祥词笺校》、《张孝祥年谱》。这本书是宛敏灏先生研究《于湖词》的有关论述的结晶。
程廷祚独好治经,而于天文、舆地、食货、河渠、兵农、礼乐之事,皆能竟委探源。宋元儒尊希夷河洛图书及变互卦气之说,又或拘执爻位阴阳乘承比应之体,《易》学转晦,先生乃著《易通》及《大易择言》三十卷。晚年作《彖爻求是说》六卷,自成一家言。道光本中作者的自注文字,丛书本有不少将之混入正文,其他如鱼鲁亥琢之失,二本则互有短长。此次点校,《青溪文集》以道光本为底本,以《金陵丛书》本并校;《青溪文集续编》以道光本为底本,以民国抄本作校本。并将二集合一,定名为《青溪集》。
《朱枫林集》共十卷,是朱昇的诗文合集,其不 仅是我们研究和了解朱昇本人生平经历、思想*述的 **手资料,*对研究元明之际的历史有较高的参考 价值,对研究理学发展史和徽州的历史文化、人情风 俗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苏轼编著的《东坡志林(上下)(精)》介绍了,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 仍熠熠生辉。
王培荀出自山东淄川窎桥王氏家族,是清代中后期山东学术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王培荀一生治学勤勉,著述宏富,但除代表作《听雨楼随笔》《乡园忆旧录》已有整理本外,其他著作均未整理。《王培荀集》主要整理了此前未经点校的王培荀著作6种,分别是《管见举隅》《读书绪论》《王氏家传》《账尾杂记》《寓蜀草》《雪峤外集》。另将《秋海棠唱和集》《汉嘉话别诗钞》《听雨楼吟社诗抄》《蜀道联辔集》4种唱和集中的序跋及王培荀诗作摘出加以整理。前有前言,介绍王培荀的生平、著述及贡献;后有附录,录载王培荀传记资料、《旭阳赠别》诗全文及相关著作之提要。《旭阳赠别》收录王培荀引退回乡前的志别之作及孔继达、廖朝翼、张轩鹏等二十多人的送行诗,对了解王培荀的人品、才学、政绩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全文予以整理,置于附录中。《王
《小窗幽记(上下)》早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国学珍本文库", 辑收录《小窗幽记(上下)》,世称"国学珍本文库本"。现以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为底本,参考国学珍本文库本,精心校点,以宣纸精印,出版古色香的线装本。
《小窗幽记(上下)》早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国学珍本文库", 辑收录《小窗幽记(上下)》,世称"国学珍本文库本"。现以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为底本,参考国学珍本文库本,精心校点,以宣纸精印,出版古色香的线装本。
《浮生六记》系清人沈复自传体的生活纪实之作。 《浮生六记(共2册)》共分六卷,每一卷记一事类,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居家生活的种种际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夫妇间那种琴瑟和谐、相濡以沫、悲欢离合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感人至深。正因为它自出机杼,不事雕琢,随兴而发,故受到读者的喜爱、学者的推崇,并被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
赵进美《清止阁集》的整理,包括赵氏创作的诗、文、词及戏曲与散曲等。整理方式包括点校、新编年谱,研究资料收集,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现代新版本。赵进美是明末清初有全国影响的诗人,是明清之际山左诗风的代表性人物,是明七子与清初王渔洋神韵诗风之间承上启下的诗人,在明末清初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其著作从未整理,清初虽有诗歌刻本,但今已稀见,全集仅以抄本方式存在。进行点校整理,对赵进美研究、进而对明末清初山东文学史研究都有较大意义。 具体分为清止阁诗、清止阁词、清止阁散曲、戏曲、清止阁文。
邹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日本国中京大学进修生院水墨画讲师。 一九六二年 生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 一九八三年 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 一九八七年 著《法律咨询大全》、《刑事法学词典》等 一九八八年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入选 一九八九年 首届国示青年书法展·组委会副秘书长 一九九零年 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作品展·作品奖 全国第二届“卫生之光”美展·一等奖 一九九一年 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奖、叶潞渊先生评——“连刀及侧款 均为”赴日本从事艺术活动 一九九二年 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入选《邹涛篆刻》出版 一九九三年 日本牛刀书法展·特别出品 一九九四年 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入选 一九九五年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入选 日本名古屋
《陶庵梦忆》,古代散文集,八卷,张岱撰。《陶庵梦忆》主要记载明朝江浙一带社会风貌、民间风气,包含茶楼酒肆、说书演义、放灯迎神、奇人逸事、花鸟琴艺等,构成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为研究明代的风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歴史文献。 《陶庵梦忆》共计八卷一百余篇,成书于甲申(一六四四)之后,乾隆四十年(一七)才刊印行世,是张岱作品中 为 的一部。张岱为明朝遗民,后半生寓居杭州,通过追忆记録,在书中描绘了大量的山川风物,里巷琐事,以寄托了怀念故乡,眷恋故土的心情。全书文笔清新隽永,在明末清初散文中自成一格,颇具文学价值。此次出版,系以清乾隆五十九年刊本为底本影印,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