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作者凌蒙初。与 三言 合称 三言二拍 。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本书对吕思勉主编的高等小学国文课本进行简体横排,保留了原书内容风格,并附有现代白话文翻译,对生字生词进行了注音和释义,力求让学生从中领略汉字和国学的传统底蕴,感受百年传承的务实教育,学习根植在民族血脉中的知识和胸怀,堪称目前*的课外读物。
孟郊( 751-814 )现存诗歌 500 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代表作有《游子吟》。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孟郊写景咏物,兴寄象外,妙语如珠,穷入冥搜,戞戞独造。既有浓墨重彩,又有淡远絶尘;既有硬语盘空,又有敷柔纡余。其炼意之深,炼字之精,一时独步。 与贾岛并称 “ 郊寒岛瘦 ” 。 本书以陶湘影印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为底本,参校宋蜀刻残本、宋书棚本、清沈岩校宋本、明初抄本、明弘治杨一清刊本、明嘉靖秦禾刊本,旁及《乐府诗集》、《文苑英华》、《唐文粹》、《全唐诗》等,校勘细致,注释力求详明确当,还对一些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适当的比较分析。附录《孟郊年谱》、《孟郊遗事》、《历代孟郊诗评》、《孟郊诗集刊刻序跋》等资料。 本次重印在 1995 年初版基础上做了修订
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 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多*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 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 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醒世恒言》因为刊行较晚,文人创作的成分较多,修订润饰之处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60回。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共8册)》,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
周南 关雎〔1〕 关关雎鸠〔2〕,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4〕,君子好逑〔5〕。参差荇菜〔6〕,左右流之〔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0〕。参差荇菜,左右采之〔1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参差荇菜,左右之〔13〕。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4〕。 〔1〕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日夜不能忘怀。他渴望终有一天,能与她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2〕关关:鸟鸣声。雎(jū居)鸠:水鸟名,即鱼鹰。一说为鸠类,求偶时雌雄相和而鸣。毛《传》: 兴也。关关,和声也。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yǎo tiǎo咬挑):体态娴美的样子。毛《传》: 窈窕,幽闲也。 淑:品德和善。朱熹《集传》: 淑,善也。 〔5〕君子:古代
基本信息 书名: 诗经(上下) 作者: 开本: *: 62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10 书号: 9787101111460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1.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为全本。所收书目是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以专业版本为核校底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2.内部结构上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各部分自然结合,版式疏朗清新,美观大方。采用纸面精装。全套书的装帧设计雅正,精致大方。 3.定价适合,方便广大读者购买收藏。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6篇
《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丛刊:王摩诘集(套装共2册)》即为清康熙间项捆玉渊堂刊本。是书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为极初印本,以开化纸精印,字如新写,墨可鉴人,历经三百年间而完好如初。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 凉静宁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 克马克),五岁时随父迁居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 江油青莲乡)。李白有“诗仙”之称,其作想象丰富 、豪迈奔放,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清代学者王琦 (1696-1774)在南宋杨齐贤、元代萧士贇、明代胡 震亨三家注本的基础上,以半生精力,为李白诗文作 出详尽注解,是钻研李白诗歌的推荐参考,其书卷末 赵信序称,此书一出,“一注可以敌千家”。《李太 白全集(共5册)》即据清刻王琦注《李太白文集》 整理标点,改正原刻讹误,注文加注码分排,后附补 遗及篇目索引,以便读者阅读使用。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包括:《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一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二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三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四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五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六册)》共6册。《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套装共6册)》所有诗文词都按写作时间先后考证其确切或大致作年,并加以新的笺证和注释,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关人物时事及典故、俗语词的准确意义详加笺释。后载新著辛弃疾年谱二卷,在对辛弃疾生平研究多年心得的基础上,参据出土资料、族谱、金石资料,并勾辑前人未见的其它文献资料,完整准确地记录辛弃疾一生的真实面貌。附录两卷,收载有关辛弃疾生平的传记资料、序跋及同时友人的赠酬文字,对辛弃疾集版本的考证文字以及引用书目和篇目索引等。全书共十四卷。
《李太白全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华国学文库之一,收录了李白的诗歌作品集以供读者赏析。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唐诗三百首》为苏塘退士定本,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惜笺注太疏,读者病之。上元陈伯英女史,手辑补注八卷,字梳句栉,考核精严,能令读者不假祭獭而坐获食,津逮初学,功匪浅鲜。第其书版藏李氏餐花阁中,坊间罕有其本,所以沾丐士林者恐未能遍也。爰取其书,重加厘订,付之手民,以广其传。书中体例,悉仍其旧。惟少陵《咏怀古迹》诗本五首,苏塘止录其二,不免漏。今刻仍为补入,俾读者得窥全豹。注则悉依《杜诗镜诠》,未敢窜易一字焉。
由高克勤撰写的《王安石诗文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按时间排序,将王安石的一生分为“入仕前后”、“转宦州县”、“在京为官”、“居丧讲学”、“执政变法”、“退隐钟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详细介绍该时期王安石的行迹、思想特色、创作风格等,俾读者有一总体的了解;随后精选若干拥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每一首详加注释,并做点评,评论中既包括创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技巧,使读者对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能有所体会。
杜诗的艺术有多方面的成就,无论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有他独到的长处,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此次整理以康熙五十二年(1713)附记的后印增补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统一格式、篇目,订正讹误,加以标点,并编制篇目索引附后。
《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而译注者的论述分析精辟中肯,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是《古文观止》的上佳读本。
本套丛书共4册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 蕃曲 、 胡乐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 街市小令 或 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御定全唐诗》,又名《全唐诗》,系清圣祖康熙皇帝敕令江宁织造曹寅于扬州开局编修,参加者有江浙两省在籍翰林彭定求等十人,仅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即告完成,其实就是将清季振宜的《唐诗》稿本和明胡震亨的《唐诗统鉴》整合在一起。《御定全唐诗》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辑录了唐五代三百五十余年间的诗词谣谚,收录了唐五代二千三百余家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后来增补至今天的五万四千余首)。全书除目录之外共有九百卷,堪称代表中国诗歌成就的断代诗歌总集。 《御定全唐诗》全书以人系诗,首列帝王后妃,次列乐府辞章,中间为历朝诗人作品,大致以时代先后排列,末缀以联旬、逸句、妇女、僧道、神仙、鬼怪及谣谚、酒令等诸种杂体诗。全书诗人名下皆附小传,诗题及诗句下多保留原注,或摘引有关本事,文句问常标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