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设计精美的图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韵味与魅力。全书精选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不仅讲述了这些节日的起源、历史演变,还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如春节的拜年、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相信读者在学习节日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书中特别设置了 古诗词里的节日 和 漫画小剧场 两个板块。前者通过经典古诗词,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氛围;后者则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讲述了与节日相关的传说故事,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此外,为了增强互动性,书中还特别设置了 动动手 板块,通过有趣的互动环节,读者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乐趣。 本书既适合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也适合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产生,中国社科院范宁先生1955年撰文说织女本是天上水神,据唐代星象书为言。本书据《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的记载及秦人发祥于西汉水上游,而上古名银河为“汉”、“天汉”等事实,证明织女为秦人始祖,秦人将天上银河命名为“汉”、将银河边上 亮之一星命名为“织女星”,以纪念其始祖。范宁认为牛女传说在南北朝以后才形成,本书引《淮南子》《风俗通义》佚文等证明形成于先秦之时。新出土云梦秦简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学者的专著认为董永的故事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分化,本书论证是是魏晋因为鼓吹“孝”的观念,门阀制度森严,“牛女”传说正与之相抵触,而另外编造一“董永”的故事以冲淡、掩盖牛女传说。从秦汉之际至于近代,牛女传说
刘宗迪先生以视野独特、新见迭出的《失落的天书》《众神的山川》等《山海经》研究著作闻名遐迩。《七夕》一书则以多重视角聚焦七月七这一传统中国节日,展现了哀艳动人的牛郎织女故事背后,远古先人观象授时、男耕女织的传统;通过纷然杂陈的历代七夕节俗,揭示出七夕作为女儿节的本质属性; 对宋代七夕风俗及东南沿海拜魁星风俗的异域渊源进行探索,钩沉出一段胡风西来的历史,折射了欧亚大陆之间的文化层叠与变迁。在漫长的七夕文化中,闪耀着中华文明的浪漫优雅和开放包容。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设计精美的图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韵味与魅力。全书精选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不仅讲述了这些节日的起源、历史演变,还
故宫日历· 2025年· 童真版故宫珍宝遇上寻色萌蛇,一场传统色彩与绚丽文物的童真邂逅。 一次为心怀童真、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准备的梦幻之旅。 这不仅是一本日历, 是一扇通往千年智慧与美丽色彩的神奇之门。 2025 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为回应读者对高质量中国传统色彩内容的期盼,故宫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故宫日历·2025年·童真版》。 本书以童真的视角,深入挖掘故宫中100件文物的色彩故事,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 3~12岁儿童以及故宫文化爱好者开启一场精彩的“萌蛇寻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