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汉字意符独体单音形式在文学形式创造中的独特体现,是古典汉语文学运演的结果,是中国 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学艺术思维的结晶,是中国人精神的花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它 公共性、人文性与启示性。 楹联是精英文化与普世文化合流的表现,是中国文人 独特、 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中国文学 的体物抒情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的体现。它模山范水,宣仁启智,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山水精神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它悬之于寺庙殿堂,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召唤着人们的灵魂,度尽劫波, 人放下人生的苦难,企盼彼岸的乐境;它悬之于亭台楼阁, 人们面对生死,化去生的忧虑,进入无分别、无彼此的悟境,获得人生的澄明与超然,从而逍遥自适,与道合一。在人文的阐释与自然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辑录前人著述而成的谏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从大约一万四千多部古籍中摘取出有助“修齐治平”的内容。 本书将整套书概括为六条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条大纲下,又归纳了《群书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总计360条。希望本书的纲目,对于读者领纳《群书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