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闻香吗?茶香是怎么来的?茶香与发酵程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六大茶类可以如何更简单地理解?茶叶是如何发明的?茶叶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什么样的改变?人类历史上为了茶叶而发生过哪些战争?为什么说茶是世界上健康的饮料?应该如何喝茶才能对人体有益?罗军著的《中国茶密码》这本书讲的是我们知道却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的中国茶。
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的交叉。陆羽《茶经》问世以后,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元代,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必将催生与之相应的 恰当的新的品饮方式。于是,器具精良、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工夫茶出现了。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转变。
本书是一部颇具个性的茶文化史,作者借助与茶叶有关的生动故事,通俗诠释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精彩角色。从唐宋时代的茶马古道,到蒙元帝国称霸全球,到东方树叶在西方普及并流行,茶的倩影,从不张扬,也从未消失。因此,茶叶史,也是一部政治经济史。小小树叶的背后,是利益和战争的导火索!本书作者将茶叶写作从文化引到国际政治和文明冲突层面,作者跟随一片小小的茶叶,穿越古今,横跨东西,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将茶战的故事,以及战神与茶神的博弈,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重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第二版)》主要作为有一定“传染病学”基础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在从事临床诊治工作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使用的一本公共科目培训教材。 《重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第二版)》着重从感染性出疹性疾病、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发热、深部真菌感染等重要与感染相关的常见综合征与疾病出发,理清相关感染性疾病包括医院感染鉴别诊断的思路;点出经典和新发传染病的诊治要点;系统介绍以抗菌药物为主的各种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版根据当前**的临床医学指南对部分章节的疾病诊疗进行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