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题为 东亚医学思想与流转 ,收录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了医学知识、技术与观念在中日韩诸国不同时期的传播、流变与转型等问题。书中共收录18篇文章,其中专稿1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海右讲坛 学术对话与主题演讲的整理文章; 思想与特质 5篇,从多个角度讨论了中医药多种形式文本的考证与解读; 知识与流传 5篇,讨论了中医医籍在海外的流布考证以及海外医疗在中国的流传案例; 汇通与转型 5篇,讨论了近代中西医学交互中的碰撞; 学术书评 2篇,评介了近两年来的两本学术著作。
本书主要从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中医药政策七个维度进行评价。书中分报告围绕中医医疗资源、中医医疗服务效率和中医医疗费用三个方面撰写,以2018~2020年的中医药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更加细致地研究对比不同区域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动态发展变化特征,分析各地区中医药医疗事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差异。此外,还梳理了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指数研究,以及中国中医药东部、中部、西部竞争力情况。后,以四川省、江苏省为例,详细论述了两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状况和思路。
介入医学是最近几十年才创立的学科,有着旺盛的发展前景,尤其在血管病变领域,介入医学革新了血管外科的多种手术。李麟荪教授作为我国介入医学的主要早期开拓者,在书中详细记录了早期在介入医学领域开疆辟土的艰难岁月,展现了一位临床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终获成功的励志故事。本书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从国际到,生动地讲述了介入医学早期的历史人物及相关重要事件,引人入胜。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风趣,是一部生动记录世界及我国介入医学发展史的传记,不仅向有志加入介入医学的青年人展示了介入医学的多样魅力,而且有助于非介入专科的临床医师了解介入医学。
本书内容涵盖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和成长管理等六大模块, 既考虑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又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介绍了管理工具以及相应的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学术性、系统性、实劋性和前瞻性,可以说是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又一次推动。主要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营销管理、医院文化管理、中层管理干部参考使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人力资源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切实维护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宁波市第二医院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始建于1843 年,途今已有180 年历史,其前身为华美医院,是中国最早的西 医医院之一。宁波大学医学院是最早的学硕士学位点,守 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建科 30 余年,是宁波市最早独立成科的神 经内科之一,也是最早具有 GCP 资格的神经内科。我院神经内科 有深厚的底蕴及较齐全的亚专业建设,是浙东地区专病中心、国 家卒中中心、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同时也是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 2021 年被评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更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医生工 作的对象是患者。当医学生结束理论学习,离开学校以后,作为 临床医生,其成长才刚刚开始,而成为的临床医生,离不开 一个个病例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指引和帮助。 作为人类医学较晚才得以深入研究的系统,神经系统以其这 状
梁远波教授将自己实践中遇到的青光眼疑难病例的诊治经过和心得进行了整理并编辑成书,时隔 2 年又完成了一本关于他自己设计的青光眼手术——穿透性 Schlemm 管成形术的书。作为 老师,我是非常为他感到骄傲的。2010 年左右,我将黏小管成形术引入中国,开启了国内以 Schlemm管为基础的青光眼内引流手术的发展与应用。梁远波教授在读博 士期间从事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防治研究,他将黏小管成形术与 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相结合,于是提出了穿透性 Schlemm 管成形 术。这个手术设计的房水引流路径与 1968 年 Cairns 最初提出的小 梁切除术的房水引流路径是相同的。 这本书记录了他探索穿透性 Schlemm 管成形术 8 年来实践的典 型病例,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收集一个一个的病例,还开展了前瞻 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形成病例系列的总结,其观察到的临床效果具有更好的参
主要研究内容与特色: (1) 利用文本挖掘和专家经验构建机器学习关键问题分析框架,总结机器学习在医疗大数据挖掘中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 (2) 利用简约核构建面向不完整视角问题的高效机器学习方法。 (3) 利用非对称损失函数构建面向类别不平衡问题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读者对象: 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医疗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相关人士。 (4)围绕不完整视角与类别不平衡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有效提升了医学诊断的决策效率。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与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现状要求、生物安全等内容。本书结合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特点,按照风险概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组织内容并逐步深入,提出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概念及其管理体系。 本书可供全国实验动物、公共卫生、生物技术及生物制造等领域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基地培养生物安全人才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