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一书遴选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100件珍藏文物,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将分散的国宝聚拢在一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的魅力,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文物说话 ,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几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种不同的人种,但今天为什么只剩下智人;从原始洞穴走出到登上月球,从学会使用语言和文字到用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结起来,人类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生物链的*,成为地球主宰的? 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 赫拉利向古远的过去追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述人类历史的完整故事。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使人类有了想象和虚构的能力,超越其他物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有效合作;农业革命使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关系发生革命性的转变;科学革命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 造物主 。正是经历了这三次革命,人类*终成为整个世界的统治者。 这是一部有颠覆性创见的人类简史,不仅打通了时间线,也打破了学科界限
本书以每月一节的方式,分十二讲,从花朝上巳、小满祈蚕,写到冬节腊节。从传统节日的溯源、演变,到不同节俗的呈现展演,再到针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语境而提出对节日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最后针对传统节日复兴与重建进行节日文化、节日精神与节日价值的阐述。本书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从传统节日的历史知识梳理,重建传统节日的物质系统与节日文化符号;二是通过对神话故事、地方方志、民俗文献、诗歌典故的材料挖掘,复兴传统节日的仪式与习俗活动,为大众节日生活做出引导;三是通过对节日材料的分析与当代社会的具体节日案例总结剖析,重视传统节日精神核心的建设,提升公众对节日精神赓续与节日遗产传承的意识。
本书从《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古书中精选了112篇小故事,编著成册,所选故事生动有趣,思想健康积极,语言优美精炼,篇幅简短紧凑。每篇故事,分为原文、简注、今译三部分。内容中有科学常识,也有民间传说;有现实生活,也有虚幻世界。全书告诉我们:万物皆有灵,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正如先贤所言,当人类可以慈悲关怀一切生灵,才可以真正体会安宁。
《庄子》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以具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汪洋恣肆的文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本书选取了《庄子》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其做了注释,便于阅读。对所选文章,有题解、文化史拓展,文学史链接、集评等内容,对把握《庄子》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离家越远,越是想家。 就像我们,越是年岁渐长,就越发重视传统习俗。 小的时候,过年要放鞭炮,穿新衣,含着冰糖葫芦帮家长贴春联和福字,在楼道里家门口那几抹红里上奔下跑,在团圆饭时眼巴巴地等红包,热热闹闹地和长辈们度过春节。 那一个个瞬间,是多少人难以忘怀的温暖记忆。满满的期待,美好的祝愿,浓缩在几个红色方块中,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被传承起来。 长大之后,过年要调休、要加班,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奔波。甚至很长的时间耽搁在回家路上。记忆中红红火火的人情味,那些热气腾腾又繁复的习俗,就这样从年物中回忆着、传承着,从未离开。 此次,国学大师钱穆的2024甲辰新春年物礼盒 《贺岁呈献》 不仅仅是祝福,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记录。 这份美好的年味,在《贺岁呈献》中再现。愿新的一年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爱融入日常
本书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奠基者张岱年先生的集大成之作, 全部系统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社会传习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它在中国万年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律,贯通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与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对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鉴。它对当今的读者传承中国传统,创新中国文化,是一本振聋发聩的启蒙书,也是当今中国人继承传统的学术普及入门书。
六经 是中国文化之源, 四部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从 六经 到 经史子集 ,是一个 以文化之 的过程,是一条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主线。秉持 三原 主张(回到原构、厘清源流、精读原典),《经典通诠 经史子集的文化释读》以时序、类别为经纬,以思想、文化为内核,以贯通、诠解为导向,为读者徐徐展开了一幅传统四书的别样画卷。书后附有 古籍书目五百种 ,一则作为全书的引文出处和参考书目,二则是基于本书提出的一份国学的 蕞低书目 。
《礼记》一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应该说,排名不是*也是第二。为什么?它不仅是孔颖达《五经正义》之一,而且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二。在经典中获此殊荣者,独一无二。它还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所谓 礼,时为大 是也。中国梦小康社会的 小康 一词就出自《礼记》。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而赢得这个美誉的大功臣就是《礼记》。本书就是要把《礼记》的上述宝贵价值介绍给读者。
《史记讲读》以中华书局三家注本《史记》为底本,精选其中十二个篇章加以详注,帮助读者进行原典阅读。 题解 部分概括介绍这十二个篇章的主要内容,篇章后有 文化拓展 、 文学链接 、 集评 、 思考与讨论 四个部分,将《史记》的多个篇章对照综合、融会贯通,并联系其他著作、言论等概括出一定的专题,把读原典与系统化、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掌风拳影里的中国 彰显一脉华夏文明的千古传承 一代武学宗师口传心授 独步天下的技击与养生之法 香港电影金像奖得主徐皓峰“民间武术”三部曲 《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武人琴音》演绎武人百年命运 同出尚师门下的武学大家李仲轩、韩伯言先生分别讲述民国时期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禄、 尚云 祥和薛颠的言行、造诣 实录上世纪至今百年传承中,武林中人的生活情境、习武者特有的思维意识和为我中华所独有的身体训练法门 秘传与绝技之外,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 “三部曲” 作为“中华武学时期的见证”,除了系统整理 代表武术实战水平—— 形意拳的珍贵史料和拳理,还 根据薛颠 《象形拳真诠》和李仲轩口传,对象形术进行了完整的阐释和解析;另有 尚门韩传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喜峰口之
巴黎丰富的文化遗产孕育了许多历史性的大小品牌,波兰公主和路易十五的御用糕点师开的店,巴尔扎克小说人物原型创立的香氛店,19世纪的茶商品牌……古老品牌被无数次编撰过的历史已经成为巴黎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而年轻品牌的故事则更为饱满真实。热爱金属摇滚乐的玻璃艺术家,错过高考后选择创业的牛仔裤品牌主理人,只因一次出差就毅然决定搬到巴黎开店的时尚设计师……这本书充满了感动和惊喜。它适合每一个对巴黎向往的人,这也许并不是第一次到访巴黎的游客*应该看的书,但只要你准备好了去了解更真实而多面的巴黎,那它就在等待被你打开。 本书展现了隐匿在巴黎浮华表面下的20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设计巧思的店铺/艺术空间,探讨各主理人、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设计陈列构思、创意美学与经营法则,从多元文化、历史变迁的视角为读者还
《中华经典研究》以突出中华经典文化为特色,着力打造 外 以中华经典研究为主体内容的学术型期刊。本辑由“专题研究”“中华经典海外传播”“书评”共10篇文章组成,其中“专题研究”包括刘复生的《谯定易学:被转换了的角色》,黄海德的《中国古代民间 与上层 的历史轮回》,陈石军的《以理治经:王柏〈尚书〉学述论》,黄开国的《董仲舒对晚清今文公羊学的影响》,舒大刚的《孝为德本与〈孝经〉为“六经之宗”》,许宁、高贵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民胞物与”思想》,陈寒鸣的《〈四书说约〉与鹿善继的儒学思想》,“中华经典海外传播”包括唐明贵的《丁若镛〈论语古今注〉的诠释特色》、邓红的《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系列著作”与日本》,“书评”包含秦洁的《〈 象数学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