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的商朝祖先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习惯在甲骨上刻字,占卜问天。千年之后,祖先远去,但曾被埋藏的甲骨被一缕晨光照亮,于是我们发现了甲骨文,国内目前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什么是风?凤鸟煽动翅膀腾空而起,便有了风。 什么是念?整颗心都向你聚拢,想你时,我心无法思考其他。 什么是族?旗下一支箭,为同一面旗帜战斗的人,方为同族。 寻着甲骨文生动优美的线条,我们恍惚回到了祖先们创造中华文明的现场,看他们如何耕田织衣、占卜祭祀,如何送别亲人,又生养子女,如此生生不息,才有了千年后的我们,以及我们浸润其中的中华文化。 然而,甲骨文也是国内最冷门的专业之一,只有少数院校设置。本书作者李右溪是甲骨文硕士,学校那届学甲骨文的只有她一人,她一度担心甲骨文有成为绝学的风险。于是她写下这本书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分析、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性人物。有关他的文献,浩如烟海;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常有云泥之别,普通读者很难识得一个真实的孔子,更不用说了解、掌握他思想中的精髓,尤其是在当下的时代价值。 本书为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先生,积二十余年积累与思考而推出的阐发中华文化核心要义的 大家小书 。全书以深邃的思考、凝练有力的文字,深入剖析正儒、伪儒之别,逐一揭去时间、历史笼罩在孔子身上的面纱,在层层递进的逻辑分析与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将孔子及儒学历久弥新的思想精髓娓娓道来,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深入溯源与全面展示。
孔子说的都对吗? 为什么要想象?想虎想马不行吗? 古人为什么没有标题党? 《古籍原来这么好看》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无论是初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抑或是打工人,如果你想作为古籍入门读物,一定要选它!该书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共18篇,对古籍的目录、版本、校勘、注解等基础知识进行生动讲解;外篇共35篇,对如何阅读《诗经》《二十四史》《周易》等古籍经典进行详细的方法介绍。作者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古籍阅读的基本通则、弄清古籍阅读的基本规律,从而激发读者阅读古籍的兴趣,有助于读者轻松掌握古籍阅读方法,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建筑、文学、书画、戏剧等艺术的综合体。无论是修建园林,还是观赏园林,只有了解园林艺术本身的丰富性,才能得其真趣,体会园林之妙。 园林大家陈从周一生著述甚丰,本书以 中国园林 为主题,撷取代表性篇目,跟随大师的诗意文字,探究中国园林到底美在何处。 说园 部分,概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造园角度详谈园林的立意、构景、山水关系、树木栽植、建筑物营造等技法,及其背后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见解精辟、独到。 游园 部分,则从赏园、品园角度分篇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名园,如苏州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及北京颐和园等,深度解析各自风格、景观及造园历史。书中配有数十幅园林摄影图,图文映照,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园林美景。
这是一本结合了国宝文物与手账记录功能的特色文创书籍,博物馆手账,按照历史年代表为序,展示了近90家博物馆160多件国宝。 本书以中国历史为线,以文物为镜,管窥传统文化,唤起中国人最深层的文明记忆,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通过日历这一载体,不仅仅介绍文物、传播历史知识的经典,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这些博物馆当中,既有声名显赫的国家级大馆,也有静谧偏远的县级小馆,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沧桑;这些文物里,既有万众瞩目的明星文物,也有古人所用的日常物品,都映照着文明的辉煌与荣耀。 本书有高附加值,精美赠品。赠送2025年月历卡,国宝故事音频,中国100个必去博物馆打卡折页。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饮食篇,以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作为切入点,寻找中国人的美学之源。张佳玮用他优美的文字和博学的知识,让中国人的饮食美学跃然纸上。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传入中国后即广泛流传,千百年来,注经者甚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南怀瑾先生在台湾时,曾多次讲解《金刚经》,本书据其一九八〇年在台北十方书院的讲解记录整理而成。南先生以其一贯经史合参的讲法,对经文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即便于艰深疑难之处,听来也妙趣横生又浅显易明。
本书专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以唐开成石经本为底本,参以唐以前的文献、出土文物及石刻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兼采段玉裁、陈乔枞、皮锡瑞诸家的研究成果,对《尚书》文本详加比勘校订而成。每篇均分校释、今译、讨论三项,几乎巨细无遗地汇集了有关尚书文字考释和专项问题研究方面的成果,堪称今文尚书注释的集成之作和有关尚书问题的百科全书。
古典园林是了解中国文明的一扇窗,更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花园,寄托着我们对理想生活、与自然同居的向往。 从先秦的高台厚榭到六朝的山庄田园,从唐宋的风雅端丽到明清的曲折婉约,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园林。如今,这些园林少数幸存至今,大多烟消云散,或沦为遗址。 清华大学教授贾珺通过爬梳文献、实地考察、复原想象,重现了古代名园的景观,生动讲述了掩藏在园林背后的故事。搭配大量园林摄影、建筑平面图、古画等,读者可直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充分领略古人的审美意趣,以及他们在园林中寄托的梦想。
1919 1920年,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旅行:溯长江而上,由水旱两路,途经重庆、成都、北京、沈阳、上海、香港等地。本书便是他此行后的杰作,共有58篇小文。但该文集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一种建构于白描之上的思考。毛姆自己也说 用可以写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毛姆笔下,交织其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争鸣、障碍、冲突,足以引领我们开启深沉思考。 他拜访了光耀学坛的哲学泰斗辜鸿铭、戏剧学者宋春舫、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汉学家和那些游笔于青山绿水的仕子文人。他也亲见了身份尊贵的政界首脑、生如驮兽的劳苦大众、自命不凡的驻华官员和悲天悯人的天主教修女。他震撼于中国画家笔下羽翼震颤的嘤嘤鸣雀,沉醉于山野乡间清淡雅致的牌坊浮雕,对最贫穷村庄里寻常可见的镂雕窗棂赞不绝口,他描
《老子》本身短短五千余言,却文意深奥,气蕴广博,是 无 的形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金谷治以其多年精研汉学的功力,为《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一一拟定题名,自释译与解说两方面解析老子思想,其中针对各章重点又有不少评语与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内容,与老子思想对话和交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是一场当下的实验,所有悲喜得失都是只此一次的鲜活经历,做不了事先的准备,也无法在事后修补。在这一点上,苏东坡与当代人没有什么不同。而神奇的是,他却生发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将只此一次的人生不断更新、迭代,随时、随地、随境、随缘、随遇、随物,达到了 智者乐水 的境界。 本书将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与智慧研发成99个日常App,以现代思维解读苏轼,让当代人能从自身困境出发,汲取苏东坡的前年精神水源。
《经典普洱:名词释义》是*本记载着近代数百个普洱茶历史、文化与商品名词解释之书,包含作者所创建的专有名辞,探讨浩瀚的普洱茶世界,引领读者进入普洱茶正确知识中。自古以来,只要是中国人,对品茶文化一定不陌生,但从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普洱茶所撰写的名词专书。有鉴于此,作者以二十多年接触普洱茶的经验,于2005~2006年开始撰写《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并正式出版,2013年特将《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出版修订本,在原有基础上增订新信息与删除、修改不合时宜之观点与仓储观念及定义,扩增新茶区,增订修改茶品新信息、新市场惯用名词等等,内文增加一倍以上,以增补前版之不足。 目前石昆牧本人微博粉丝数量超过18万人,并在一直播等新媒体致力推广,行业中影响巨大。
《寒夜客来》是历史学家、美食家逯耀东的又一部美食文化文集。作者在全国各地多次寻觅古早饮食,探究民间美食的变迁。他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结合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叙述美味佳肴的形成与流变过程,分析时代和环境在其中的影响,述说其中的典故与趣味。这些文章谈味道的同时,更注重每一味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不是单纯地介绍美味珍馐及做法,而是对民间俚食抱欣赏赞许态度,体悟百姓的生活情趣。
《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第贰辑》是雪漠《雪煮 道德经 》系列的第二部力作,主要注解《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至第四十二章。本书延续了《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辑》的论述方式,力图在东方哲学的框架内解决现代人的困惑与热恼,并在注解中着力强调经典的学以致用,满足当代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在展现古代中国智慧的同时,希冀以《道德经》五千言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更多的知行智慧。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是一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策划出版,反映中国传统空间安置文化的原创大众科普图书,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地理学教授周尚意担任主编。本书按照地理学空间等级自高而低的序列,依次分为宇宙、天下、城市、乡村、园林、家庭6个单元、下设20个主题、89个专题。主要展示可以体现为视觉的、物质性的文化景观,如山水、城市、村庄、农田、园林、院落、庙宇等。本书力图透过不同景观的空间形式,展示其背后的地理道理及文化意义,如天人合一、象天法地等。如五岳(中国的五座名山)的位置关系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观相关,又如园林中的一池三山设计手法与道家意境有关。同时,为了使内容更丰富,本书中插入了许多相关知识介绍、详细的局部介绍。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美观精致,设计巧妙。本书展现形式多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讲述了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城市国家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孟子其人的一生经历,从推行政治主张到退而讲学。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选择了《孟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译注,并结合时代和孟子本人来讲述作品内涵。作者以一个日本学者的冷静、客观的认识,有温度地描述了乱世中的孟子及其思想主张,打破了对孟子的刻板印象,把他重新拉回到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
《墨子读本》共分为两大部分。主体部分包括《兼爱》《非攻》等墨家思想的核心篇章,随后摘录《非儒》《公输》等重要篇章。每章由译文、原文、注释、解说四部分组成,既疏通文意、注解疑难字词,又阐释本章的思想实质。第二部分是附论,介绍了墨家团体及思想的发展轨迹、《墨子》的思想史意义等。
《文化丛书系列:西厢记(套装上下册)》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厢記》,取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并在金朝人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的基礎上改编、創作而成。内容寫書生張君瑞上朝應舉途中,和相國之女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并產生愛情,因崔母老夫人的反對不能如願;後來,通過侍女紅娘的相助,二人*終冲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而結合。
《方壶外史》八卷,收书十五种。内容分为两类:一注释,有《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 参同契测疏》《 参同契口义》《悟真篇小序》《崔公入药镜测疏》《纯阳吕公百字碑测疏》《紫阳真人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测疏》《邱真人青天歌测疏》;二自著,有《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 本《方壶外史》以明万历年间“未孩堂”刻本为底本整理,郑观应刊本、萧天石《道藏精华》影印本、《藏外道书》第五册影印本为校本。《三藏真诠》,分《法藏》《华藏》《论藏》三部,现仅存《法藏》,分为上下卷。《三藏真诠》是研究陆西星不可缺少的文献,是对《方壶外史》的有效补充。现以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陆西星抄本《三藏真诠》为底本整理,陈撄宁手抄本《法藏总抄》
《孙子》是世界上*古老的军事著作,本书是对《孙子》原典的完整注译和解读。作者浅野裕一是日本汉学界的中国哲学专家,其对原典的解读不仅全方位阐释了古代战争的战略战术、攻守作战、侦查用兵、地形行军等,还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还原了立体的时代与人物,以现代的、国际的视角,讲述了《孙子》成为经典的历程,并探讨了为何它依然能启发我们对现代战争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等丰富思想智慧,这些思想智慧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实现了党的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而且取得了实践上的伟大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新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境界。本书从从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六个方面切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是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而本书作者通过对 三纲 的来源及其真实含义的分析,认为 三纲 的主要精神是从大局出发,即小我服从大我。作者认为,要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和出路,就是要正确阐述儒家王道思想的现代意义。本书批评人们从民主/专制二分式思维和进化论历史观出发,将儒家的 忠君 、 三纲 等价值观误解为维护专制的工具;提出 三纲 的本义并不是指无条件服从,而是指从大局出发、从做人的良知与道义出发做事;儒家式的贤能政治比以党争和大众运动为特色的民主政治更适合于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