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由梁鹤年编著。 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讨论的主题。 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洋为中用”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洋”究竟是什么?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法治”,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基因?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会把西方文明带到哪里? 可以想象一幅 的地图,西端是美国,东端是俄罗斯。追求个人自由的强度西高东低的倾斜;追求人人平等的强度东高西低的倾斜;交叉点在英、法之间。过去百年来,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自由压倒平等。东西之别可以通过追溯文化基因如何结合了时代心态、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与契机去解释。 从西班牙到法国、到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事业的两翼。北京大学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以及本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积十余年的探索,初步打造出了具有北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北大通识核心课”丛书结合通识教育的深层理论,认真梳理了中华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等五大模块中的七十多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具体实践,对 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有较大的启示意义。本书为其中的“西方文明及其传统”分册,它从通识经典、名师微访谈、课程大纲、通识教与学(含助教心得与学生感言)、 作业等角度,细腻、深入地展现了北大“西方文明及其传统”模块中的十五门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成果。本书有助于大学师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
沈弘著的这本《弥尔顿的撒旦与英国文学传统》主要是从文学传统影响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中撒旦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通过探索撒旦这个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同时追溯了弥尔顿在创作过程中得益的早期英国文学中的两个分支:一个是从古英语《创世记》到斯宾塞《仙后》的宗教和伦理诗歌作品;另一个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作品,从而阐释了英国文学传统对于《失乐园》的创作所具有重大的影响以及其赋予《失乐园》这部史诗的深刻内涵。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意外吗?在美国枪怎么那么难?西方教育真的宽松吗?美国的学区房你了解多少?华人在美国是否受到了歧视?美国的医疗费到底是便宜还是贵?……真实的美国,你了解多少?本书作者常年游走于中美两界,跨越东西方,以独到的视角、精到的笔触,通过“争议在美国”“教育在美国”“文化差异在美国” “弱势群体在美国” “生活在美国” “创投在美国”“旅行在美国”等7个版块,向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美国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