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日志,记录着一个虔诚的人十多年来审慎观察西藏的故事。 他的图像有股要溢出来的情意,不论是当年他眼中与镜头下的上海酒吧,或者每年因应变换河道神出鬼没的罗布泊,或者他花费四年光阴拍摄的法国乡村,甚至十多年来细心记录的西藏。尤其西藏,仅仅只是看到刘沙拍的四五张照片便真正的感动了起来。那份感动相信你现在已能够体会。从他的图像作品,你甚至可以呼吸到西藏冷冽纯粹的空气,可以触摸得到好像能够拧出水来的蓝天,嗅闻到五体投地的虔诚信徒烈日下长途跋涉淋漓的汗水。 读完刘沙这本书的初稿时,让人不禁想起《华严经》的一个概念“先发菩提心,才求菩萨道”,意思是说,要先启动慈悲心,这样所领略的神通力才有意义;若没有救拔世间苦的慈悲宏愿,即使拥有神通力也无法成佛。 青藏铁路的开通
《人间佛陀释迦牟尼》 以权威资料、专业视角客观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 引导读者深思佛陀的言教,迈向光明解脱的大道; 鉴往知来,善思未来,让读者循着佛陀的人生轨迹,体会到佛陀住世的本怀,发扬佛陀觉人救世的精神,重新获得观照及成长的力量。 《梦幻圣域木里》 作为藏文化的学习者和热爱者,近年来的夏季,只要有连续的十天以上空闲时间,钱文忠都会驱车在四川藏区行走,体悟康巴藏区深厚的文化,领略藏区绚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四川藏区建设的巨大成就。藏区山川亘古壮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每一个中华子孙,都会为之骄傲。行程是艰苦的,时常直面各种困难与挑战,有时甚至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但是,钱文忠的内心充满了感恩之情。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宝贵经历,生命
本系列丛书是对《%26lt;格萨尔%26gt;艺人桑珠说唱本》藏文版的汉文翻译,生动讲述了西藏人民心目中旷世英雄格萨尔王一生戎马、惩恶扬善、弘扬佛法、传播文化的传奇故事。
寻找锅庄舞这样一种传统藏民族文化样式在现代社会空间的着陆点,无疑需要研究者具备一种跨界的眼光和深情的执著,八年的时光,《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作者在藏民族的文化沃土里找寻养料,希图使其浸润于更广阔的民族文化田野。而今,锅庄舞从西部出发,渐渐进入到中东部地区的广场文化中,其中有民间传播者的功劳。然而这一文化样式的原有味道是否可以得到传袭、长久留存和发扬,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深层次的寻觅,成为研究者应有的担当。 人们很想知道锅庄舞是如何形成、保持和延续的,或者更确切地说,锅庄舞的形成、保持和变迁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过程。要研究它的社会形成问题,必须考察锅庄舞的历史成因。《寻找锅庄舞:藏地锅庄的历史、社会、体育考察》是从体育文化研究者的角度来考察发掘藏民族民间舞
话说此前藏区与汉地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商贸关系,相互销售着当地的特产和商品,互惠互利。有一次,岭国本巴部落的一支商队从汉地收购茶叶、布料、甜食等各种商品回岭国途中,驮队遭遇木雅土匪劫掠,许多成员惨遭杀害。
M.C.戈尔斯坦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藏学家。在西方藏学界,他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国际藏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集西方藏学研究之大成,成为其藏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研究西藏现代史的权威著作。 本书资料翔实,引证丰富。不仅使用大量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回忆录及原始档案,而且使用英印政府、英国及美国政府的大量外交政治档案。后者的征引是目前西方有关西藏现代史研究著作中为全面、完整与丰富的。另外,作者还相当重视口碑资料,大量征引拉萨街头的政治民谣入史,别开生面,文笔生动。
一部青藏高原旅行故事集,以旅行者的视角书写古老高原的风土人情,讲述高原上人们的快乐与忧愁。一辑 到离天近的地方去 ,行走在高原,每一场邂逅都是奇遇:雪山,湖泊,星空,牧场,荒原,善良的牧民,幸运的旅人;第二辑 与神的孩子相遇 ,记录旅途中因缘际会的藏族友人:用画笔看护留守儿童的唐卡画师;用电影和世界对话的藏族青年导演;从草原牧场走上戛纳电影节红毯的牧民姑娘 他们往返于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梦想与现实,他们的生活史勾勒出古老的高原从过去向未来延伸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