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曾经沧海:李德生调中央工作前后
    •   ( 220 条评论 )
    • 瞿定国刘先廷 著 /2013-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李德生曾对自己在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后所经历的事情作了若干回忆。现在,在《曾经沧海——李德生调中央工作前后》中,李德生将自己的这段“特殊”经历比较完整地写出来,以便人们了解他的不平凡的经历,从中吸取教益。 显示部分信息

    • ¥37.7 ¥58 折扣:6.5折
    • 19世纪大转型 中信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德]贡德·弗兰克 /2018-06-01/ 中信出版社
    • 贡德?弗兰克教授于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从全球视野考察近代早期的经济史,颠覆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学和社会理论,堪称一部极具挑战性的经典之作。在弗兰克看来,中国是亚洲的中心,亚洲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对1500—1800年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做了气势恢宏的论述。《19世纪大转型》接续前书,将考察范围扩展到19世纪的世界经济体系,继续挖掘亚洲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中心力量。书中,弗兰克破除 “英国为世界工厂,主导世界出口市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没有回报”“西方与其他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19世纪是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等诸多神话,重建事实,对19世纪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做了新的论述,继续纠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观。弗兰克认为,直至1870年代,亚洲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 ¥44.8 ¥68 折扣:6.6折
    • 曾经沧海:李德生调中央工作前后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瞿定国, 刘先廷 /2013-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李德生曾对自己在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后所经历的事情作了若干回忆。现在,在《曾经沧海——李德生调中央工作前后》中,李德生将自己的这段“特殊”经历比较完整地写出来,以便人们了解他的不平凡的经历,从中吸取教益。 《曾经沧海——李德生调中央工作前后》由瞿定国、刘先廷编著。

    • ¥39.1 ¥58 折扣:6.7折
    • 新型日本阶级社会 (译文视野)
    •   ( 9 条评论 )
    • [日]桥本健二张启新 译 /2022-03-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 曾经以“一亿总中产”为自豪的日本,随着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阶层流动减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质变。非正规工人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层,导致贫困率上升,进而导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 终因为经济原因无法组建家庭。 人们因富裕程度的差异而处于分裂的状态。然而,富人对自己的富有,穷人对自己的贫穷,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境况都 清醒,经营着各自的生活。至此,现代日本社会已经不能再用“差距社会”这样含混暧昧的词,应旗帜鲜明地亮出“阶级社会”的名号。 作者桥本健二使用翔实的数据与分析,向读者描绘现代日本社会阶层流动的现状。“即便是出于利己性的动机,也请你们对阶级分化及贫困问题保持关注。”在 化的当下,如何面对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44.6 ¥68 折扣:6.6折
    • 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精)
    •   ( 0 条评论 )
    • (奥)彼得·西施罗夫斯基|译者:贾辉丰//臧惠娟 /2017-06-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由彼得·西施罗夫斯基著的《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精)》的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通过对多名纳粹子女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战后纳粹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纳粹子女的内心世界。 本书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带着“原罪”出生的他们,如何面对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恶,以及如何在与父母价值观相悖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 ¥30.63 ¥49 折扣:6.3折
    • 科学的数学化起源 翻开这本书,带你欣赏数学之美,培养数学思维
    •   ( 1 条评论 )
    • 朱海松,朱伟勇 /2022-05-01/ 北京大学
    • 本书从科学史、哲学史和数学史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西方现代科学起源的历史背景,紧紧围绕数学在西方科学的精神塑造、起源、演化过程中起到的根本性作用,深入探讨了近代科学中出现的西方思维范式,即以“人、上帝、自然”三者的关系为历史背景的社会思潮,着重讨论了科学与数学的关系。同时强调了在西方科学范式下,数学不仅是科学的语言,也是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科学的数学化起源”精彩地演绎了科学史中的数学史以及数学史中的科学史。

    • ¥37.98 ¥59 折扣:6.4折
    •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援助研究
    •   ( 0 条评论 )
    • 邓国胜,王猛,南方,宋天琪 /2022-08-01/ 北京大学
    • 2016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民间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海外援助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经验与知识积累还 有限,还需要在学习国外民间组织参与海外援助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参与海外援助的体制机制。本书重点介绍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民间组织参与对外援助的扶持与监管政策,分析比较了各国民间组织参与对外援助的特征和优劣势。同时,对不同 民间组织参与海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国外民间组织参与海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与路径。 ,提出了我国民间组织参与“ ”,特别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建议。

    • ¥44.51 ¥69 折扣:6.5折
    • 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
    •   ( 0 条评论 )
    •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2013-01-01/ 北京大学
    • 《菊与刀》 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 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 ¥31.61 ¥49 折扣:6.5折
    • 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
    •   ( 0 条评论 )
    • 于洪|责编:柴晨清 /2020-12-01/ 人民
    • 本书是 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项目批准号:16FSS006)的 终成果,本成果运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吸收了 外的研究成果,具体、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英国现代法治确立的各方面的历史渊源,厘清了英国传统法治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英国传统法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复杂进程。本成果一方面能够切实地提高我们对英国现代法治的整体认识,有利于我们 准确地理解英国现代法治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英国确立现代法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我们 的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现代法治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43.86 ¥68 折扣:6.5折
    • 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
    •   ( 0 条评论 )
    • 于洪|责编:柴晨清 /2020-12-01/ 人民
    • 本书是 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现代法治的历史渊源研究”(项目批准号:16FSS006)的 终成果,本成果运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吸收了 外的研究成果,具体、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英国现代法治确立的各方面的历史渊源,厘清了英国传统法治的形成过程,展现了英国传统法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复杂进程。本成果一方面能够切实地提高我们对英国现代法治的整体认识,有利于我们 准确地理解英国现代法治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英国确立现代法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我们 的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现代法治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43.77 ¥68 折扣:6.4折
    • 法国大革命:农民的抗争与被忽略的历史
    •   ( 0 条评论 )
    • [英]大卫·安德烈斯 /2022-08-31/ 北京燕山
    • 本书中,大卫·安德烈斯震撼发声:是法国的农民阶层让1789 年的大革命取得胜利,并捍卫了 终成果。长期以来,人们谈到这场革命时,眼中只有法国贵族、精英与市民阶层,但事实上,农民阶层的抗争惠及的人群 广、影响范围 大。史学著作用 多篇幅来讲述罗伯斯庇尔、丹顿、拿破仑的故事,却忽略了这场革命中率先揭竿而起的法国农民,忽略了他们在拼死捍卫自己的政治权利与底层人民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良知、勤奋踏实的乡村世界,展现了身处这个世界的人们是如何奋力捍卫自己的生活,并为后代、为集体而努力的。

    • ¥41 ¥68 折扣:6折
    • 新型日本阶级社会 (译文视野)
    •   ( 0 条评论 )
    • [日]桥本健二张启新 译 /2022-03-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 曾经以“一亿总中产”为自豪的日本,随着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阶层流动减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质变。非正规工人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层,导致贫困率上升,进而导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 终因为经济原因无法组建家庭。 人们因富裕程度的差异而处于分裂的状态。然而,富人对自己的富有,穷人对自己的贫穷,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境况都 清醒,经营着各自的生活。至此,现代日本社会已经不能再用“差距社会”这样含混暧昧的词,应旗帜鲜明地亮出“阶级社会”的名号。 作者桥本健二使用翔实的数据与分析,向读者描绘现代日本社会阶层流动的现状。“即便是出于利己性的动机,也请你们对阶级分化及贫困问题保持关注。”在 化的当下,如何面对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44.45 ¥68 折扣:6.5折
    • 希特勒的逃兵:背叛还是抵抗,德意志最后的禁忌(历史学堂) [日] 对马达雄 著 陈瑜 译
    •   ( 0 条评论 )
    • [日] 对马达雄陈瑜 译 /2024-11-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二战期间,被俘虏并被判处死刑的纳粹国防军逃兵有3万多人,大大超过了英美两国。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在战斗过程中临阵脱逃,而是因不愿参与种族灭 的罪行,冒着生命危险作出了抵抗。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逃兵长期被斥为懦夫,受到社会的否定,但他们 终成功地揭露了军事法庭的不公正的真相,恢复了名誉。 本书以 一名逃兵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1941年,19岁的路德维希·鲍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驻守于法国的军营。第二年,他与同乡友人库尔特策划逃离军队,不幸失败,被判处死刑,后因恩赦减刑释放,被投入入侵苏联的战争,库尔特死亡,鲍曼受了重伤。从苏军战俘营被释放后,1945年12月他回到家乡,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唾骂,一度消沉,终日酗酒,之后又遭受妻子去世、家庭破碎的打击,其后

    • ¥37.91 ¥58 折扣:6.5折
    • 数字断联
    •   ( 0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W.迈切斯尼张志华 译 /2022-08-01/ 华东师大
    • 《数字断联:资本主义何以令美国互联网背离民主》由传播学界 学者迈切斯尼撰写,本书的核心关注是:资本主义、互联网和美国的治理危机,三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数字革命这一带有进步色彩的技术革新,在现实中如何一步步褪去其梦想光环,给美国带来深刻的时代危机?作者试图基于政治经济分析,来理解互联网被资本主义塑造和驯化的历史过程,展现其中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政策斗争,从而让读者看到,网络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 ¥43.86 ¥68 折扣:6.5折
    • 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
    •   ( 0 条评论 )
    • (日)山田昌弘|责编:叶彤|译者:胡澎//杨雪 /2021-10-01/ 三联书店
    • 日本 社会问题专家山田昌弘的著作。 “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鲁迅对自己少时境遇的描述,用来说明本书中研究的日本这种社会现象,再贴切不过了。 在发达 中,日本总体上是社会差距(格差)较小的社会,曾号称“一亿总中流”,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也相对较少,但原本过上了“中流”生活又逐渐失去足够支撑而走下坡路、 终“坠入困顿”的也并不少。 本书作者从年龄层、家庭构成、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那些从“中流”逐渐“坠入困顿”的人生活状态发生转折的成因,描述了他们的现状,估测了他们的未来,并提出了对策。 读这部著作,不仅可以目睹“繁华”“精致”的“日本相”之下感性的社会面容,还可以在“数目字”的层级上对它有 深一步的冷峻了解。

    • ¥32.83 ¥49 折扣:6.7折
    • 从过去通向未来
    •   ( 1 条评论 )
    • 范丁梁|责编:刘鑫 /2022-10-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为 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近现代德国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背负起沉重的历史遗产。本书选取史学学术研究和政党历史政策两个视角,通过四个阶段的细致梳理,对1949至1989年间联邦德国如何对待第三帝国历史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各种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揭示此消彼长的政治博弈对相关讨论产生的影响,从而呈现联邦德国克服第三帝国历史的复杂经历。

    • ¥43.52 ¥68 折扣:6.4折
    • 希特勒的逃兵:背叛还是抵抗,德意志最后的禁忌(历史学堂) [日] 对马达雄 著 陈瑜 译
    •   ( 0 条评论 )
    • [日] 对马达雄陈瑜 译 /2024-11-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二战期间,被俘虏并被判处死刑的纳粹国防军逃兵有3万多人,大大超过了英美两国。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在战斗过程中临阵脱逃,而是因不愿参与种族灭 的罪行,冒着生命危险作出了抵抗。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逃兵长期被斥为懦夫,受到社会的否定,但他们 终成功地揭露了军事法庭的不公正的真相,恢复了名誉。 本书以 一名逃兵的生平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1941年,19岁的路德维希·鲍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驻守于法国的军营。第二年,他与同乡友人库尔特策划逃离军队,不幸失败,被判处死刑,后因恩赦减刑释放,被投入入侵苏联的战争,库尔特死亡,鲍曼受了重伤。从苏军战俘营被释放后,1945年12月他回到家乡,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唾骂,一度消沉,终日酗酒,之后又遭受妻子去世、家庭破碎的打击,其后

    • ¥37.7 ¥5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