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英国外交文件与英美海军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收集、整理英国驻南京两任领事亨弗雷 英吉兰 普利焘-布伦、欧内斯特 威廉 捷夫雷发往英国驻上海大使馆的电报、通信、报告及其他文件,以及英国炮艇 蜜蜂号 两任船长瑞吉诺 威瑟 霍特、哈罗德 汤姆斯 阿姆斯特朗,与美国炮艇 瓦胡号 两任船长约翰 米歇尔 希汉、查尔斯 里查逊 杰夫斯逐日记载的观察报告与情报周报。这些外交文件与海军档案披露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事件,客观忠实地记载了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平民,以及侵犯美国与英国财产的暴行,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一些其他材料不具备的独特信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短短的诗句流传千古,饱含了人们对汉唐西域生活的多少憧憬与追忆!从中亚到南亚、自西亚至欧洲,欧亚大陆这大片地区尽属汉唐人眼中的西域。西域是我们历史记忆中的永恒主题,而汉地与西域也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改写着彼此的历史。 六场讲座,300余幅配图,描绘出古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生动图景。
这是一部由资深驻台记者写出的历史随笔集,所有的随笔联合起来,是一部完整的台湾史。全书分为五部分,基本按年代划分,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和事,体现出不同时代台湾的风貌、命运、价值取向。 一本书读懂台湾史,读懂一个海岛的过去、现在、未来。是历史也是情怀,是故事更有寄托。企望在比岛屿更广的地方,比眼前更久的时间里,有更多的灵魂被抚慰、安妥。
本书关注中国从春秋战国的分裂战乱走向秦汉帝国的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以人物为主线,以大事为枝干,以思想为血脉,从商鞅、秦始皇到汉武帝,复原历史人物在潮头浪尖上惊心动魄的风云故事。与此同时,本书在书写这段气势恢弘的历史时,试图勾画出“大一统”思想及其现实的演变进程,探寻秦皇汉武的内心激情而外,叙及吕不韦、韩非子、陆贾、贾谊、董仲舒等思想家在这一历史大转折关头的纵横捭阖和命运沉浮,探讨从百家争鸣、以吏为师到儒家成为正统的发展脉络。
沿着5000年大中华的历史链条,放大影响历史走向、甚至成为历史拐点的精彩细节,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如此的细腻而丰富,如此的有趣而流动。 当我们在这一个个历史细节中穿行,千古的历史与我们是如此的亲近,令我们于不觉间仿佛置身历史的现场,体验兴衰成败的历史沧桑,感受历史人物的酸甜苦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家、文学家曼弗雷德·马伊的代表作,也是德国的世界历史普及读物。它以其生动浅显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脉络清晰地浓缩在不到200页的这本普及读物中,又因配以大量插图,使得本书特别具有阅读价值。尤其对那些想系统了解世界历史全貌的人们更有裨益。 但作为一名西方学者,作者的历史观、价值观难免有其局限性,他的某些观点我们并不认同,相信读者会以批判吸收的态度阅读此书。
清朝是风云变幻的朝代,是巨大变革的朝代,它给历史留下的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登峰造极, 是中国从王朝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姜越编著的《大清之风(一本书读懂清代文明)/全民阅读中华文明史系列》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清代文明,去享受一席风雨来袭前的文明盛宴!
黄金时代,一个为追求财富、权力、梦想而向远洋挑战的大航海时代,整个欧洲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想、科学发明,都在为这个时代作准备,也从这个时代吸取新的发展动力。这些充满知识、勇气与耐力的欧洲冒险家,在长达年余的海上航行中,面对许多不可知的挑战:未曾走过的航线、互相敌对的国家、不曾接触过的生物、坏血病、土人、暴风……是什么驱使他们向前迈进?除了财富之外,是否有更深的信念?在初次遭遇遥远异国的人、事、物之时,这些自诩为上帝选民的西方人又是如何面对与看待? 本书以17世纪初一位远渡大西洋,经过非洲到东南亚载运香料及白银的荷兰船长班德固的航行日志为主轴,并补充大量专题解说及辅助图片。 原日志自1646年首次出版至今,已出有20余个版本,再印70余次,并改编为青少年故事,是荷兰人纪念大航海时代历史的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