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四分册)是清华大学校史馆多年致力于编撰的一系列校史资料集成之作。图中收录了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校以来,历年有关学校发展的 手文献资料。本册收录了1952年10月至1966年6月清华大学建设多学科性工业大学时期的史料
\" 《行者诡道:一个16世纪文人的双重世界》的主人公叫阿尔-瓦桑,他出生和成长于摩洛哥,担任苏丹的外交使臣,先后出游北非、土耳其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地区。当他游至西西里时,不幸被西班牙海盗俘获,被献给教皇。他在罗马生活了九年,接受了教皇列奥十世的施洗,皈依了基督教,并在教皇的庇护下成为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积极参与者,留下了许多拉丁文手稿,发表了关于非洲风土人情、地理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著作《非洲史》,塑造了此后数个世纪中欧洲人对非洲的认识。1527年,罗马陷落,阿尔-瓦桑很可能又辗转回到了北非,并终老在那里。 因其独到的视角和选题,以及高超的历史叙述技巧,本书被评论界誉为\"\"历史书写的里程碑\"\"。\"
在那年夏天,美国的股票市场欣欣向荣,总统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生了大洪灾,还有一场举世哗然的大审判。在那年夏天,美国人还见证了有声电影的诞生、电视的发明和一个黑帮头子的盛极而衰。当然,那年夏天还与两位 凡人英雄 密不可分:一位是单人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航空英雄查尔斯 林德伯格,另一位则是 棒球*伟大的球员 贝比 鲁斯。 在这本 轻历史 作品中,布莱森用 万历十五年 式的写史手法,将各种人物和事件巧妙地拼接为一面 叙事之镜 ,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 光荣与梦想 。同时,也让我们在幽默睿智的文字后见识到了喧嚣的冒险、盲目的乐观和狂热的谵妄。布莱森不仅带我们回到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 生活的 那年夏天 ,还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历史叙事的优雅之美。 1927年的美国已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正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