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遣册集中、有序地記録了豐富多樣的名物,是生者對逝者地下生活的細緻安排,不少可與墓葬隨葬品對應,並且這些隨葬品大多數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實用物,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理念的具體實踐,更是研究漢代日常生活史的絶佳材料。《漢代遣冊衣食住行類名物集釋與疏證》選取漢代遣册記録的衣食住行類名物進行分類整理,匯集學界已有成果,形成集釋文本,再廣泛收集實物、圖像、文獻等資料加以疏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研究中国早期 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于中国早期 的产生、转型直至成为领土 (即单一制 )的过程加以考察,使读者 清晰地了解先秦时期 机关发展的轨迹。全书共五章, 章至第四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王权与 的起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期 的形态、春秋时期由早期 向领土 的转型、战国时期以官僚制度为特征的分国领土 的建立。 研究先秦 机关,不能抛开《周礼》,本书的第五章就是介绍“《周礼》一书所蕴含的先秦官制及其对后世 机关设置的影响”。
《两汉全书》共计36册,1300万字。全书繁体竖排,新式标点,汇录自西汉高祖元年(前206)至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凡四百余年间的所有文献,包括各种专著、别集、单篇诗文赋、经籍传注、小学著作及石刻简牍等。 《两汉全书》是在藉鉴利用两千年来有关汉代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纂的,是总汇两汉现存文献的大型丛书。1996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上,《两汉全书》作为特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立项,得到 古委会 的重点支持。先后列入国家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人文社科研究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规划。2003年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列为 古籍整理出版重大工程 ,予以专题介绍。 《两汉全书》共计36册,1300万字。 《两汉全书》的主要特点是: 一、突出 力求其全 的原则。凡属高祖元
本书试图以研究中国早期 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于中国早期 的产生、转型直至成为领土 (即单一制 )的过程加以考察,使读者 清晰地了解先秦时期 机关发展的轨迹。全书共五章, 章至第四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王权与 的起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期 的形态、春秋时期由早期 向领土 的转型、战国时期以官僚制度为特征的分国领土 的建立。 研究先秦 机关,不能抛开《周礼》,本书的第五章就是介绍“《周礼》一书所蕴含的先秦官制及其对后世 机关设置的影响”。
本书试图以研究中国早期 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于中国早期 的产生、转型直至成为领土 (即单一制 )的过程加以考察,使读者 清晰地了解先秦时期 机关发展的轨迹。全书共五章, 章至第四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王权与 的起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期 的形态、春秋时期由早期 向领土 的转型、战国时期以官僚制度为特征的分国领土 的建立。研究先秦 机关,不能抛开《周礼》,本书的第五章就是介绍“《周礼》一书所蕴含的先秦官制及其对后世 机关设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