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城市建筑、历史文献、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角度对唐长安城进行解读,图文并茂,主要叙述记录唐长安城人居生活的主体?坊,整体结构继承传统志书体例而有所创新,主要内容共分为坊名释义、古今地址对照、历史考证、坊中诗文等部分。除此之外,在各坊中又选录了相对应的部分出土或传世文物和碑刻拓片的图像,将《旧唐书》《新唐书》中涉及各坊史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对历代长安图存佚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力图使大众通过本书对唐长安城有直观深入的了解,使这座旷世名都更加立体、细致、生动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以多样呈现方式填补了中国城市建筑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这才是五代十国史》讲述五代十国历史故事,时间从公元 907 年四月朱温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 979 年五月赵光义消灭北汉结束,前后共七十二年。本书内容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对应两个阶段。*阶段四十七年,可以用 五代兴替、十国风云 来概括(本书前 76 章)。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五个朝代,南方有南吴、前蜀、吴越、南楚、闽国、南汉、荆南等国,北方有北汉。南吴后来被南唐取代,前蜀后来被后唐消灭。后唐到了李嗣源时又分裂出后蜀。闽国后期发生内乱,被南唐消灭,但南唐只得到两个州,吴越得到一个州,闽国旧将留从效割据两个州。南楚后期出现 众驹争槽 ,也被南唐消灭,但南唐一个州也没有得到,南汉抢了一个藩镇,南楚旧将王逵、周行逢等人割据两个藩镇。在*阶段,十国之中的前蜀、南吴、闽国及南楚已经灭亡,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谷川道雄揭示隋唐帝国开成的前提、过程与本质的力作,初版于1971年,1998年作者作了重大增补后再版。龙谷大学魏晋南北朝史学博士李济沧全文译出。
《隋唐政治、经济与文化研究论集》是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与中国唐史学会合作编纂的一个学术论文集。主编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杜文玉先生。论文集收录了中国唐史领域知名专家的稿件29篇,分为经济与家族、政治与民族、宗教与文化、书评4个板块,内容涉及唐代的经济、法律、政治、职官、军事、外交、宗教、文化、地理、考古、出土墓志等多个研究领域,并附英文目录及摘要,代表了近年来唐史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本书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学术性传记,是作者前作《司马懿传》的姊妹篇。作为一个身处重要转折时代的具有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本书多维度立体化地再现晋武帝这一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的政治生涯,以及其所处的重要的中
谷霁光先生的代表作《府兵制度考释》,是其以三十年的功夫研究北朝隋唐府兵制的重要成果,全面系统论述了府兵制的由来、演变、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如其对府兵制的渊源问题、初期府兵的军备给养问题的看法,补充了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论述。另外,书中对府兵制还提出了一些新视角,如军府前冠以地名,虽很细小,却能从中窥见到,那原来是防守要冲的驻屯军队,后来逐渐变成了常备军,又进而成为常设的军事学校。本书可以说是府兵制研究的集大成者。
《隋唐五代史》为吕思勉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最后一部,也是撰写时间最长的一部,抗战胜利后动笔,直至1953年完稿。1957年列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计划,但在审读校样期间,吕思勉先生病逝,至1959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