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军镇烽戍遗存调查整理为线索,对不同局势下,整个天山廊道军防体系在唐朝经略西域的进程中所发挥的具体战略作用进行了探讨。对道路交通,尤其是天山内部廊道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唐朝诸多保障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安全的战争,都是借助于天山内、外部廊道,与周边游牧部落等的合作进行的。全书以此为出发点,对天山廊道的交通进行了全方位的整理和研究。
本书是一部以大唐宫廷制度及宫廷日常生活等为内容的著作。以时间顺序为纲,以唐代的各位皇帝为中心,详细记录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关系以及唐代的宫廷典章制度及相关礼仪等内容。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大唐宫廷的生活百态,本书视野开阔,文图并茂;文风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是当世书写大唐宫廷史为数不多的大众普及性著作。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定型于唐。据统计,唐代科举考试共268榜,秀才、进士、明经、孝廉、制举等约10200人;五代共47榜,约取进士等1500人。《隋唐五代登科总录》根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统一体例进行编纂,收集汇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登科名录、登科人小传与其他资料。书稿为全面、深入研究隋唐五代科举奠定了*基本、*坚实的基础,不但有助于推进这一时期科举史的深入研究,也将为政治史、教育史、文化史、人才学与区域经济的研究开拓新的视角,具有*大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帝王;在中国的女权运动史上,武则天更是一位不让须眉、光耀千古的女性。有人褒她、贬她;有人羡慕她、嫉妒她。关于她的政治生命及宫廷生活,更有种种不同的传说。 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书综合古今论据,以时代为经、事件为纬,极为翔实地记录了武则天从入宫到统治结束,乃至韦后之乱、太平公主自尽直至唐玄宗继位这一中国封建历史上女性政治活动的高潮时期。本书的主要事件都按照史料记叙写作,戏说成分极少,作者原百代也在一些事件上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兼有正史的严谨与批判,野史的妙意与趣味,可当传记看,可当史料看,更可当小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