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汉唐时期岭南地区铜鼓文明兴衰的故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目光聚焦于红河与珠江之间的广袤地区,以观察汉唐之际岭南铜鼓文化核心区的历史演变。全书分为七章,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详述汉唐之际岭南铜鼓文化圈与中原王朝政权之间的政治、军事、贸易关系以及岭南土著政治体在此过程中的成长发育,最后以冯氏、宁氏、陈氏等岭南土著豪酋的兴衰沉浮作为结束。本书所要探讨的并非铜鼓的兴衰史,而是透过铜鼓这一物质遗存去观察背后的人群及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
许序雅著的《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以唐代文献为研究中心(欧亚备要)》是在博士论文(1998年11月通过答辩)基础上修改而成,被列为浙江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本书是对唐代文献相关记载的系统研究,这在学术界是 次。全书分为四章,每章论题各有侧重,分别以唐代文献(《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地理志》、《新唐书·西域传》和《册府元龟》)为中心。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作者发现唐人所记干泉、白水城、恭御城、笯 赤建城、米国都城的方位有疑问,不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舆地文献所记相勘合;唐人把曹国(西曹)与东曹(苏对沙那)相混淆;唐人对中亚伊斯兰化进程并不了解;唐人所记中亚诸城道里有许多讹误;8世纪后期开始,随着西域东部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丝绸之路(中国段)走向发生变化,唐人西去东归之路与中亚诸胡东来之路有所不同;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政治演进,另辟蹊径探究唐玄宗、唐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通过考察中书令(首席宰相)与太子在皇权政治下的政治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详细论述了玄宗、肃宗朝政治制度变化与中枢政局演进的互动关系。作品视角独特、观点鲜明,不囿于对当时人事纷争或历史事件表象的考察,深入考释了玄宗朝宰相与太子相争的真相,犀利揭示出大唐国势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以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授的隋唐史课程为基础,经过多次整理、修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隋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经济文化成就、重要制度之兴废及发展脉络等,均有深入精当的解读。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在造就盛唐中的作用,对于文化、 、艺术诸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新的探讨。语言深入浅出,结构清晰,体系完备,既可供授课参考,也可作为了解隋唐历史的普及读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