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五代十国史》讲述五代十国历史故事,时间从公元 907 年四月朱温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 979 年五月赵光义消灭北汉结束,前后共七十二年。本书内容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对应两个阶段。*阶段四十七年,可以用 五代兴替、十国风云 来概括(本书前 76 章)。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五个朝代,南方有南吴、前蜀、吴越、南楚、闽国、南汉、荆南等国,北方有北汉。南吴后来被南唐取代,前蜀后来被后唐消灭。后唐到了李嗣源时又分裂出后蜀。闽国后期发生内乱,被南唐消灭,但南唐只得到两个州,吴越得到一个州,闽国旧将留从效割据两个州。南楚后期出现 众驹争槽 ,也被南唐消灭,但南唐一个州也没有得到,南汉抢了一个藩镇,南楚旧将王逵、周行逢等人割据两个藩镇。在*阶段,十国之中的前蜀、南吴、闽国及南楚已经灭亡,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和澄清,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末年民变四起,各地藩镇自立为王,中原内乱不息。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纲常法纪松弛;统治阶层更替频繁,道德失序。骄兵悍将称王称帝,父子相弑轮回不绝,文人学士卖身求荣;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为华夏中国新一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前车之鉴,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赵宋之世。本书是一部讲述五代十国史的普及读物,作者从黄巢起兵讲起,再分别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吴、南唐等众多割据政权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兴起,直至周世宗柴荣去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结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权的皇帝,及其谋士、将领等人物为点,以军事行动、重大事件、王朝兴衰为线,辅以描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