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修订版)(精装版)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 380 条评论 )
    • 茅海建 /2014-10-01/ 三联书店
    • 由茅海建著的这本《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精)》大量使用***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该书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具代表性的著作。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 ¥39 ¥59 折扣:6.6折
    • 讲谈社10: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   ( 304 条评论 )
    • 菊池秀明 著,马晓娟 译,理想国 出品 /2020-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 中国历史 系列 清末 * 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将19世纪中叶到1936年为止作为一个时代进行叙述,把此阶段的历史归结为 复兴中华的尝试 。作者指出,中国存在地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尝试 以南方边地吹来的新时代之风的视角 来重新认识这一时代。他认为,洪秀全、孙中山以及后继者蒋介石等本书中的出场人物,皆以南方边地为出发点,后来北伐作战。从南方农村根据地兴起的*的边区革命也是朝着黄土高原的延安一路

    • ¥44.2 ¥68 折扣:6.5折
    • 吾国吾民1919:时代风云与人物画像(知名文化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黄乔生从民间视角解读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
    •   ( 392 条评论 )
    • 黄乔生 /2020-12-01/ 大有书局
    • 《吾国吾民1919》是一部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术著作。本书聚焦于1919年普通民众生活,通过大量照片、图书、手稿和相关文献,以史诗的笔调,从民间角度再现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运动,以民众生活讲述民族解放潮流,在民族运动潮流中考察普通民众生存,是为1919年特殊的 国 和 民 命运的相互解读和诠释,展现1919年 国 与 民 的特殊关系。本书展现了作者作为博物馆资深专家和新文化研究资深学者的渊博学养,是他为五四百年纪念的独特思考。本书大量图片系独家首发,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化价值,是兼顾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著作。

    • ¥34.7 ¥56 折扣:6.2折
    • 谢天佑著作集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
    •   ( 345 条评论 )
    • 谢天佑 著 /2021-05-01/ 广西师大
    • 本书是一部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态史,堪称古代官场现形记;也是一本史实和评论俱佳的历史小品。书中以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臣民心理为切口,剖析专制主义的内涵,以批评的笔触,呈现出专制主义的产生过程、权力结构的确定,以及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臣民心态的种种表现。 作者着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的心理刻画,以读史札记的形式,分析从先秦至清代君臣间的心机和智术,以及忠臣义土的应对苦心,别善恶,寓褒贬,辛辣精准地揭示了制度之弊如何激发人性之恶。史论结合,展示了古代朝堂上的生存法则,以及集权政治下的君臣博弈。

    • ¥41.4 ¥68 折扣:6.1折
    • 太平天国(史景迁作品)(精)
    •   ( 180 条评论 )
    • (美)史景迁|责编:马希哲//吴晓斌|总主编:郑培凯//鄢秀|译... /2011-09-01/ 广西师大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 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 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47.2 ¥78 折扣:6.1折
    • 阅读梁启超:文章与性情
    •   ( 289 条评论 )
    • 夏晓虹 /2019-08-01/ 东方出版社
    •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1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1把利剑;他的 小说界革命 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1支兴奋剂。他就是梁启超!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z终分道扬镳 本书汇聚了写下的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共收录近十余年来研治梁启超的随笔、书评、序跋、论文等二十三篇,内分五辑。由文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史,由史及论,既有对梁启超生平与著述、事功的总体评述,包括时人与后人、师友与家人的感性印象;也有对梁启超剧曲创作、文类概念与文学史研究的专深探讨或考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近现代政治、学术大家的历史面貌。

    • ¥37.7 ¥58 折扣:6.5折
    • 革命:晚清改革趋势与溃败
    •   ( 514 条评论 )
    • 马勇 著; /2020-02-01/ 新星出版社
    • 本书叙述了晚清政府欲通过君主立宪自救于危亡,却因出台"皇族内阁"等不当的举措,一而再,再而三的错失后的机会,终被革命党人推翻的历史过程。本书为思考清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48.8 ¥75 折扣:6.5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究
    •   ( 126 条评论 )
    • 章征科 主编 /2014-12-01/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究的著作,由绪论、十四个专题及结语组成。它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历史主体的选择和历史进程为主线,围绕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描述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所进行的抗争与努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独立与富强所进行的探索与努力。本书对近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进行辩证而客观的评述,并对如何学习和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31 ¥50 折扣:6.2折
    • 先生说:1898年以来的北大话语
    •   ( 493 条评论 )
    • 杨虎严敏杰周婧 /2022-04-01/ 海峡书局出版社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北大的精神内核就体现在这些先生们的一言一行之中。本书仿《世说新语》体例,分为授教、懿行、气节、神采、宽和等二十五章,以语录体的方式定格北大先生们的历史瞬间,让读者在一则则小故事中,发现先生们的鲜活性情和独特风骨。

    • ¥48.8 ¥75 折扣:6.5折
    • 魔都镜像:近代日本人的上海书写:1862—1945
    •   ( 208 条评论 )
    • 徐静波 /2022-12-30/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化。本书为海派文化丛书之一,主要结合近代日本人的相关文献出版资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书写,一定程度上是外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的缩影,尤其展示了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印象,特别是对近代上海的认知与印象。对于了解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对于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了解近代中国特别是近代上海的早期的历史、文化、交流、贸易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31.9 ¥49 折扣:6.5折
    • 重读近代史(精装毛边本,赠定制藏书票,盖朱维铮老师用章,纪念朱维铮老师逝世五周年)
    •   ( 537 条评论 )
    • 朱维铮 /2017-07-01/ 中西书局
    • 1644年,满清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登极,至1912年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总统,这260余年的历史真可谓跌宕起伏、多灾多难,以致晚清穷于应付的能臣李鸿章说是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段历史是如此的面目多样难以厘清,又和我们离得如此之近以致我们总是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复杂多变正可以考量著者的功力,因为身在其中纠缠不清正可以验证学者的眼光,朱维铮先生有胆有识,以七篇30万言,为读者抽丝剥笋,以细致扎实的史料辩证,带领读者进入去今未远的事件发生现场,发现定论未定论的历史中的种种存疑之处,供读者思考,供读者阅读。这七篇文为:篇之甲 史有疑, 篇之乙 往回看, 篇之丙 说维新, 篇之丁 鸦片史, 篇之戊 神和圣 篇之己 时趋异 篇之庚政难改 篇之辛 记慈禧。

    • ¥37.2 ¥60 折扣:6.2折
    • 英轺日记(上下)
    •   ( 37 条评论 )
    • (清)载振 著 /2010-09-01/ 民族出版社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夏,英国君主在伦敦加冕,英国外务部邀请清朝派员参加加冕仪式。光绪皇帝随即派大臣固山贝子即当时的镇国将军载振为专使远赴英国参加加冕仪式。同时,应比利时、法国、日本等国邀请,还前往上述各国考察。 载振一行由北京启程,途经南洋各岛,过印度洋至地中海,行程八万里,历时半年有余。沿途他都以日记体详细记录了所到之处的风物人情。英轺日记尤其在考证研究各国政治、学术、律令典章以及商务工艺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更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出洋日记。

    • ¥44.2 ¥68 折扣:6.5折
    • 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   ( 794 条评论 )
    • 张倩仪 后浪 /2016-09-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在民国,留学还远未像今天这般大众化。因为资格难得,当年的留学生里出了不少像蔡元培、鲁迅、胡适、钱三强、汤佩松、林风眠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留学前后,这些一时之选的青年才俊人生经验尚少,在筹集学旅费、适应海外生活及规划个人未来时闹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可是,作者苦心钩沉无数史料,再现大留学潮,实在另有一番深意。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向近现代化转型的阶段,大留学潮恰是这段近代史的一个切片,聚焦于几代中国青年知识精英。他们求学海外时有过迷茫、委屈,甚至因不同的道路选择而爆发过纷争,而许多人归国后的切实工作成了旧中国不断前行的动力。 谈及人与时代的相遇,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历来是*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本书另辟蹊径,以小见大,以大量细节呈现了一幅中国近现代留学图景,引领我们再次回顾中

    • ¥39 ¥60 折扣:6.5折
    •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
    •   ( 94 条评论 )
    • 刘秉荣 著 /2010-04-01/
    • 天变,乃天道之变,得道多助。大清王朝轰然倒塌,非其兵不利,非国力不强,实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末,清政府腐败到了极点,对内血腥镇压,对外屈辱求和,昏庸慈禧乱政。一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这棵参天大树,根系几近完全腐烂,终轰然倒地。 “呜呼!灭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亡清者,非民主志士之能,实为清也!

    • ¥32.4 ¥49.8 折扣:6.5折
    • 文武北洋:枭雄篇 李洁 著 崔永元“有话说”的北洋军政史 北洋军阀史 现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中国历史社科 正版畅销
    •   ( 28 条评论 )
    • 李洁 /2019-04-01/ 九州
    • 重读北洋时代,一定要重读晚清,重读北洋时代的民国,则一定要重读北洋军阀之“赳赳武夫”。 袁世凯遗址畅想,对黎元洪故宅的寻访,段祺瑞旧居及其他,吴佩孚遗迹考,张作霖的空穴与故宅……几个大人物的文韬武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没有轻易地在人们的记忆里匆匆流失。 《文武北洋:枭雄篇》聚焦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五位武人,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探究共和发轫期的政坛风云,追述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的升降沉浮。作者多年来潜心于收集爬梳民初史料,寻访相关故址遗迹,亲身到每一处现场踏勘,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历史”,以崭新的角度、生动的笔触,呈现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本书首版2004年,在北洋时期的书中,今已成为寥寥可数的经典之作。这一新版,把

    • ¥41.7 ¥69 折扣:6折
    • 元周记:穿越回1912看民国, 《民国了》续篇
    •   ( 687 条评论 )
    • 杨早 后浪 /2020-12-01/ 九州出版社
    • 作者化身为民国报人,在文字构成的旧世界老中里穿行报道,带领读者穿越回1912年,见证民国元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细节。相比于1911 年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 1912 年着实是平凡又令人焦虑的年份:科技全无进步,社会更加混乱,经济乏善可陈,学术亦少创新。然而,破败之下,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却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现了 1912 年的中国与世界,描绘了一幅完整生动、极具烟火气的社会图景。

    • ¥46.8 ¥72 折扣:6.5折
    • 新政之后: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都(1895-1937)
    •   ( 2740 条评论 )
    • (美) 司昆仑 (Kristin Stapleton) /2020-04-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城市化的历史回望、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书为美国汉学家司昆仑对成都在20世纪初期城市化发展的研究论述。英文原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1895至1937年,城市管理渐渐演变成中国的首要挑战之一,本书着重讨论了成都两个重要的城市改革运动: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和1920年代的市政运动,在这两个运动中,警察与军阀分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改革的动机不同,但都对成都的城市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成都的现代城市雏形打造了基础。本书对这两波城市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主要落脚于他们对现代中国历史和城市历史领域的重要贡献。

    • ¥48.4 ¥7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