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是茅海建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历经十余年所得成果。茅海建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目前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茅海建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陶小军编著的《大雅可鬻--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以详实的史料分析了1912--1937年书画家在市场中的逐浪与抗争,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并且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置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史中来考察书画家个人、群体、地区的连锁反应,通过书画市场的变化来体会当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变化,对感知良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兴起与变迁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特别注重书画家所面对的世俗情境,展现其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饱尝的酸甜滋味,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本书所谓“早期丝绸之路文献”主要指:《穆天子传》、《法显传》、《洛阳伽蓝记》相关内容、伊西多尔《帕提亚驿程志》和托勒密《地理志》等。作者对这些记载进行综合研究,不仅是为了将东西文献 好地结合起來,以求解决丝绸之路的走向等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文献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篇章以前均有个案研究,但鲜有将东西方文献放在一起进行考察者,因而未能收到相互印证、彼此补充的效果,而这正是本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