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 117124 条评论 )
    • 蒋廷黻 凤凰含章出品 /2017-07-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 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 ,主要阐述了面对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 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 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27.4 ¥45 折扣:6.1折
    • 民国往事
    •   ( 235952 条评论 )
    • 萨沙 编 /2015-05-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书精挑细选了一批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真实再现了较为完整的民国人物活动事迹。该书文字简洁流畅,解读通俗易懂,图片精美,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通俗读物。

    • ¥10.8 ¥18 折扣:6折
    •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纪念 读懂晚清困局及变革的底层逻辑与历史教训)
    •   ( 1155 条评论 )
    • 陈悦天喜文化出品 /2024-09-25/ 天地出版社
    •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在战场上,中国不乏甘愿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无奈的是,这并不能弥补晚清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衰落带来的劣势,更无法挽回因国力落后和应战策略失误而早已预定的失败战果。清廷为什么会战败?谁是责任人?教训是什么?这些历史之问时至今日依旧振聋发聩。 本书以甲午战争的时间顺序为总脉络,援引大量原始档案,以及相关人物的文集、日记、回忆录等资料,详述甲午战争的三个阶段 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的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在辽东半岛进行的鸭绿江江防之战与金旅之战、北洋舰队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将其中涉及的清廷重要指挥将领、作战详情、清廷内部各派有关战略及战术的争论等关键问题清晰呈现。书中对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海战全过程和前后方的指挥情况进行了深

    • ¥75 ¥108 折扣:6.9折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462 条评论 )
    • 李礼 /2024-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经过三十多年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 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 新政 ,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写作者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国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最后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洁而生动的文

    • ¥52 ¥78 折扣:6.7折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精装 陈旭麓著 新增浮想录摘编 中国近代史导论性著作 近代社会结构演变中国通史历史书
    •   ( 3533 条评论 )
    • 陈旭麓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

    • ¥58 ¥88 折扣:6.6折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31 条评论 )
    • [中]李礼 著 /2024-11-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 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 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 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李礼,以 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廷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 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 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

    • ¥52 ¥78 折扣:6.7折
    • 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中国秘密社会研究文丛
    •   ( 29 条评论 )
    • 刘平 /2023-03-01/ 商务印书馆
    • 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械斗。这是一场伤心惨目、影响深远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难辨是非、被人遗忘的战争。这场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在中国历 是仅见的。但因为它被当时的政府及后来的学者视为“民间私斗”而不予重视,加上当时有太平军、洪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关系 社稷的事件和战争,使得这场械斗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死角。 本书利用大量档案、官书和方志等资料,梳理咸同年间(1854—1867年)发生在广东土客之间的大械斗历史,分析其原因,还原其间的基本情形以及清政府的对策和平息过程。书中还原了当时大部分械斗战场的情况,给了 人们重新认识19世纪广东地区频繁发生的民间战争的机会。全书共分三编,计十章。上编讲述这场斗祸的远因与近因;中编对这场斗祸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下编主要讲述

    • ¥67.4 ¥98 折扣:6.9折
    • 新民说·疲劳的颜色
    •   ( 393 条评论 )
    • 景辰孙德鹏) 著,新民说出品 /2014-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民国的事,不是一个所谓中心思想或一个道德观念可以包容的,理论更是说给无信的人,与对囚人说理无异。 《疲劳的颜色》借由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大转型这段历史的梳理,窥见传统文人、武人、乡绅、旧式官僚等你各色人等在时代变局中的身份与思想的转换,深入历史发生的情境解析清末民初 立宪 之时代精神的嬗变过程,呈现中国政治文明更生之艰难与反复。孙德鹏在书里说道: 历史是什么?是时间的味道,是寻求趣味的本能,是敏感者的梦忆。 《疲劳的颜色》正是他对民国历史的一场梦忆,梦里有袁世凯、民国军阀、宪政补丁沈玄庐、周作人、康有为等人物,借此,他从比较深的层次探讨了民国史时期宪政史的发展和思潮的变动。

    • ¥18.2 ¥28 折扣:6.5折
    • 中国访书记(精)
    •   ( 3 条评论 )
    • (日)内藤湖南|责编:李黎明|译者:钱婉约 /2020-06-01/ 九州
    • 本书在广泛搜集清末、民国年间来中国考察访问、留学进修的日本中国学家及青年学生——包括内藤湖南、岛田翰、田中庆太郎、武内义雄、神田喜一郎、长泽规矩也、吉川幸次郎等七人的学术游记、日记、回忆录的基础上,抽取出与访书、购书有关的篇什,翻译而成。本书涉及图书史、近代学术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学科,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又有生动的可读性。

    • ¥89.7 ¥138 折扣:6.5折
    • 五四后三十年(1920-1949)
    •   ( 12 条评论 )
    • 编者:陈旭麓 /2019-04-01/ 上海人民
    • 《五四后三十年(1920-1949)》是《近代中国八十年》的姊妹篇,该书以“五四”为发端,讲述了五四后三十年的中国历史。书中对中国的社会形态做了特别认真仔细的分析,该时期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夹缝中发展,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都处在严重的裂变和不断地就冲突中,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社会形态,也是 的。以此为研究对象,不受朝代的限制,也不因新旧民主的界限而分割,全面地、纵深地论述这个社会的新陈代谢关系。

    • ¥63.5 ¥98 折扣:6.5折
    • 大雅可鬻--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
    •   ( 1 条评论 )
    • 陶小军 /2016-12-01/ 商务印务馆
    • 陶小军编著的《大雅可鬻--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以详实的史料分析了1912--1937年书画家在市场中的逐浪与抗争,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并且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置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史中来考察书画家个人、群体、地区的连锁反应,通过书画市场的变化来体会当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变化,对感知良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兴起与变迁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特别注重书画家所面对的世俗情境,展现其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饱尝的酸甜滋味,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 ¥38.64 ¥56 折扣:6.9折
    •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
    •   ( 116 条评论 )
    • 孙弘安 主编 /2012-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中央苏区的形成、创立、发展、革命与建设,中共中央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写作上,作者力图从历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对各个具体问题作出简明、深入的分析,以有助于说明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分析

    • ¥19.04 ¥28 折扣:6.8折
    • 从晚清到民国 唐德刚 著 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传记文学书系
    •   ( 20 条评论 )
    • (美)唐德刚 /2015-06-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 ¥36 ¥5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