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 看理想 深受关注和有影响力的节目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转化而来,历经主编葛兆光教授和各位作者多次用心打磨而成。本书讲述的是一种超越国家的,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采用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观念,以及好听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本书讲述的也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历史,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 近些年来,关于全球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不少,但是没有一部是属于我们中国学者自己所叙述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而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和缺陷,在全球史的学术领域, 显现了中国学者的抱负和水准 。
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历程浓缩在这本小书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神态鲜明、脉络清晰的景象: 猛犸象猎人栖身的简陋山洞,在广阔水域上闪闪发光的雅典卫城,黑烟滚滚的迦太基城废墟,充满雄性荷尔蒙和血泪的罗马斗兽场,折戟沉沙的无敌舰队,只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还有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随着贡布里希的讲述慢慢推进,当我们意识到历史的存在的时候,它已经近在我们眼前了。 从来没有一本讲述世界历史的书,像《世界小史》一样,能用如此简练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勾勒出时而辉煌灿烂,时而暗夜茫茫的文明进程中,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不屈不挠的追求,以及对抗压迫、邪恶、黑暗的无畏勇气。如果说《世界小史》能带给读者什么,那边是对人性、
历史上的统治者都用法律来维持秩序,但是法律不仅仅是权力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法律还让普通人有了表达个人期待的机会。 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费尔南达 皮里追溯了古往今来、存在于世界主要文明的复杂法律体系的兴衰,同时展示了普通人是如何借助法律来定义社区、规范贸易和建设文明的。 皮里认为,真正将人类团结在一起的是我们对法律能够产生正义、对抗压迫、从混乱中创造秩序的信念。
这是一场随时都能开启的沉浸式环球文明之旅。文明被解构为符号、想象、组织、大工程、城市、碰撞、重大发明、现代世界、挑战未来9大板块,45个地标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在全新的认知框架下,展示人类灿烂文明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如果你对世界文明充满好奇,那么随着书中每一个古老秘密的揭开,你将再次见证人类群星如何闪耀,重新收获雄心与勇气。 如果你计划或即将踏上旅程,这本书将是一个贴心的礼物,帮助你安排优先级、挑选目的地,在旅途中越过表象、直达意义。 如果你有一个问东问西的孩子,这本书会变成你们的秘密武器,在共读中戴上想象的翅膀,在碰撞中了解世界的奥秘。 如果你暂时被牵绊住脚步,远方深藏在心里,这将是一个常看常新的高浓度预览,带你坐地日行八万里,放肆扫描地球人一生中重要的45个地标。
穿越战火硝烟,《城堡、战役与炸弹:关于战争的七堂经济学课》为读者掀开了一扇通往军事学与经济学交汇之地的大门。作者深入分析七个时代里的不同案例,抵达更遥远的地方和更久远的过去,从机会成本、预期边际成本和收益、资本-劳动替代、边际收益递减、信息不对称等原则出发,探讨了中世纪盛期城堡的建设成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邦的私人军事承包商的性质和作用、启蒙时期将军们的战役决策、美国内战中的 信息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以及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定等战争史上的重大问题。 两位作者也谦逊地承认,尽管经济学理论非圆满无缺,但他们仍希望通过注入经济学的理论活水,给陈旧的军事史注解带来全新的阐释视角。
如果 一条河流 能够影响上下游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那么, 一条产业链 为什么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 本书借鉴 地缘政治 的概念,提出了 产缘政治 这一崭新理论,结合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至当今的世界历史实例,以产缘政治的视角重新看待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大国崛起的历史。作为第一届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力作 文明三部曲 之终章,对4000年人类历史进行剔肤见骨地解剖,切中 技术 商贸 产业 三大历史的龙骨,揭示塑造我们这个世界最巨大、最隐秘的力量。 新锐历史学者张笑宇,以最新的认知模型重新解释历史与我们的世界:以 漏斗 喇叭模型 ,重述技术进步的逻辑;以 三流循环 ,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 产缘政治 ,阐释国家的博弈与兴亡。 本书将带你重新思考: 古罗马政体与奴隶产业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中古时代欧洲的毛纺织与钢铁产业怎
本书视美国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把始于17世纪英国殖民者定居北美,延续至21世纪大衰退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商业、资本、控制和混乱四个时代,不仅全景展示美国经济的演变历程,也在时代背景下描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除了人口趋势、贸易模式、投资偏好和生产力指标,作者也关注杰斐逊对英国人的鄙视,梭罗对商业的道德批判,劳工暴力运动,20世纪的购物中心,女性主义者对婚姻的批判,收入与分配政治,奥巴马对银行家的爱恨交加。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 文艺复兴 ?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先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抵达美洲的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 为什么中国拥有辉煌历史, 却在近代陷入停滞,而西方一举超前?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本书作者伊恩 莫里斯立足长达五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指出西方的主宰地位既非自古以来便注定,也非短期的偶然事件。这两种观点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的西方反而迎头追赶甚至超越了东方。莫里斯认为,地理因素才是其中关键。是地理因素使东西方社会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而社会发展也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这种双向的作用力缔造了从古至今的世界格局,令东西方此盛彼衰的历史形态日趋成型。 作者将各个学科的卓越发现联系起来,并
这是一部长达万年的英国命运转折史。自与欧洲大陆断开以来,不列颠便被弃于世界的边缘。没人能料到,这片无人问津的小岛将在未来称霸全球,独掌世界秩序,但也在自称 日不落帝国 的百年内日趋衰落,时至今日,它甚至逐渐退居世界舞台的边缘。 这片贫瘠的岛屿成为世界霸主的契机是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英国的盛极而衰?在这本书中,知名历史学家伊恩 莫里斯倚靠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态度鲜明地指出,决定英国兴衰命运的是其地理要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关身份认同、流动性、繁荣、安全和主权等议题。 海上航线的连通促成了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的交往与发展,也开启了双方长达千余年的恩怨情仇。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与繁荣,加入欧洲联盟的怀抱,还是维护主权与民众的身份认同,坚持独立发展,是困扰这片岛屿长达千年的迷局。在挣扎与抉择
本书由“看理想”深受关注和有影响力的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转化而来,历经主编葛兆光教授和各位作者多次用心打磨而成。本书讲述的是一种超越国家的,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采用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观念,以及好听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本书讲述的也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历史,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近些年来,关于全球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不少,但是没有一部是属于我们中国学者自己所叙述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而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和缺陷,在全球史的学术领域,显现了中国学者的抱负和水准。
......
《八月炮火》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 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 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 古巴导弹危机 ,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 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 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 一战 故事。 战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 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 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最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 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投身占地医疗工作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 死亡是那么寂静 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
《万物皆可测量》讨论的是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欧发生的从 定性认知 到 定量认知 的划时代转变。这一转变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商业实践和官僚制度成为可能。西欧人,如果不是早,肯定也是属于早发明机械时钟、几何上精确的地图、复式簿记、严谨的代数和音乐符号,以及透视法的人。到16世纪,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相比,西欧都有更多人习惯定量思考。这些人也因此成为科学、技术、军备、航海、商业实践和官僚机构中的领袖,并创造了西方音乐和绘画历史上的许多伟大的杰作。简言之,《万物皆可测量》旨在探讨1250 1600年间在西欧发生的关于 定量思维 的心态革命,揭示这一划时代转变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英式毒舌脱口秀版 人类简史 ,10大主题,128个真实历史事件 爱因斯坦: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一是宇宙,二是人类的愚蠢,但宇宙我还说不准。 有别于其他动物,我们人类可以找出世界的规律,可以与其他人交流,有能力想象尚未存在的未来;但问题是,我们其实不太擅长这些东西。在这些方面,对人类历史的任何诚实评估,都像是一位讨厌你的老板对你特别残酷的年度评估。 环顾四周,每一项让我们因身为人类而自豪的成就背后或是周围,总是有一些其他东西让我们感到困惑甚至是绝望。某个时刻,你或许会心想: 天哪,我们都做了什么? 希望这本书可以提供一种微小的安慰:别担心,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嘿,我们还在这里!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沦为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1942年11月见证了这场斗争的关键。这或许是整个20世纪重要的一个月,当时一切仍悬而未决,胜利的天平左右摇摆。在该月月初,轴心国似乎仍有可能取得胜利;到了月末,每个人都隐约意识到,它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同既往的写作,在本书中,皮特 恩格伦无意为我们提供另一部自上而下的军事历史,而是记述一段人类战争体验的真实历史。 从美英在北非登陆的战役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对德军的包围战,从战场的前线到后方的沦陷区,39个普通人,他们身份、阶级、阵营各异,但无一例外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中。其中有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国飞行员、北非沙漠中的意大利卡车司机、白俄罗斯森林中的游击队员,也有逃难于上海的12岁犹太女孩、海难后独自漂流133天的
几万年来,战争一直被视作人类的梦魇,它能在顷刻间将富饶的田地夷为不毛之地,也能在转瞬时颠覆一个盛世帝国。战争所经之处,恐慌、贫穷和死亡如影跟随。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客观的学术研究和颠覆性的思考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令人不快但又无法否认的事实:从长期来看,尽管战争带来了死亡和血腥,却使人类更安全、更富庶。 这本书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科技和军事知识,历数从类人猿到机器人诞生这15000年来的争斗和暴力。作者犀利地指出,在石器时代,有10%的人可能会死于暴力;而在20世纪,尽管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发明出足以摧毁地球生态的核武器,暴力死亡率反而下降了90%。战争所打造的利维坦式的大型中央集权国家,让这个世界有机会在更长时间的和平中发展、繁荣。 作者对15000年人类战争史的
这是一部蒸汽时代全球化历史的精彩著述,生动阐释了蒸汽动力产生之前及之后世界主要港口城市的兴衰。从新奥尔良到蒙特利尔,从孟买到新加坡,从加尔各答到上海,作者通过一个个历史案例的精妙解读,提出了有关全球化现代世界形成的独到见解。蒸汽动力通过重塑城市和海洋而改变了世界,大幅提高了陆路和水路运输的便捷性,开创了复杂的资源消耗型世界工业体系,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产方式,其后果就是,欧洲和美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球肆意扩张,并造就了当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是价格将一切变得确实可靠; 在此之前,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历史含糊不清。 大卫 哈克特 费舍尔,以生动地再现历史而闻名,即使是像《保罗 里维尔的骑行》这样的故事,或者像《阿尔比恩的种子》这样复杂的故事。现在,费舍尔将广泛的研究、细致的学术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写作结合在一起,通过描述和分析世界史上的四次价格革命浪潮,重塑了800年来的世界史 改变的历史 。 价格记录比任何其他可量化的数据都要丰富,并且跨越了历史的整个范围,从中世纪的谷物价格表到过剩的现代统计数据 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却很少会用历史学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费舍尔研究了这些丰富的数据,将广泛的研究和细致的学术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写作结合起来,以令人惊叹的价格的历史为轴,创造了一个涵盖所有西方文化的故事,赋予了世界史以全新
大国兴衰如潮涨潮落,伴随着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较量。自由贸易与全球化增进了人类集体的利益,但是却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民粹主义沉渣泛起,美国发起了全球性的贸易摩擦。本书以史为鉴,全面呈现大萧条、美日、美苏贸易战和中美历次贸易摩擦,总结美国发起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和资源战的惯用手段,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贸易摩擦升级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军事危机的覆辙。当前,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金融、科技、教育、高端制造等方面的差距,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面对内外部形势,我们*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推动改革开放,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
1862年在普鲁士议会上的演讲为俾斯麦赢得了 铁血宰相 的称号,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多依靠金钱与煤铁,而不是铁血。弗里茨 斯特恩的《金与铁》采取独特的视角,选择俾斯麦与其普鲁士犹太银行家布莱希罗德的关系为主线,描绘了德国政界与金融界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德国的两个世界:资本主义的新世界和古老封建精神的旧世界。身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成功及社会流动带来的利益冲突,不但揭示了新德意志帝国及其统治阶层的脆弱,更展现了财富的两面性 既威胁到传统,又提供了社会流动的希望。 斯特恩通过俾斯麦、威廉一世皇帝、德国及外国的政客和银行等与布莱希罗德之间的往来,呈现权贵们如何藉由布莱希罗德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利益。例如他曾为俾斯麦筹集普奥战争的军资、管理庄园,甚至收买记者充当间谍。然而斯特恩探究的不止于此,他深入
共济会于1717年在伦敦成立,是一种将人们捆绑在一起的学徒制组织。事实证明,共济会是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在2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共济会的影响变得无处不在。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共济会成为新生美国的信条。共济会网络维系着大英帝国。在拿破仑的统治下,这一组织成为了威权主义的工具,后来又成为了革命阴谋的掩护。摩门教会和西西里黑手党都起源于共济会。然而,共济会的影响力同样令人敬畏。在天主教会看来,共济会一直是一个魔鬼崇拜者的巢穴。对于希特勒、墨索里尼来说,这些组织传播了和平主义和犹太人的影响,因此不得不被摧毁。共济会把温斯顿·丘吉尔和沃尔特·迪斯尼联系在了一起;沃尔夫冈·把莫扎特和沙奎尔·奥尼尔联系在了一起;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巴兹·奥尔德林联系在了一起;把拉迪亚德·吉卜林和“
为什么说蒙古帝国是世界史的开端? 欧亚草原疾驰的征服者如何看待自身? 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形象在俄罗斯和欧洲总是负面的? 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都继承了蒙古的遗产? 今天的时代与蒙古帝国还有联系吗?
这是一本想了解科学史的人不能不读的难得佳作。我们可以通过作者通俗而不失生动的叙事,认识那个天才成群结队的时代,认识科学与现代世界的关联,认识人类世界的科学史。这是历史上首度透过科学社群的集体力量寻找描述宇宙的简洁的数学形式。作者认为,他们努力的成果,永远改变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书结合历史和科学,描绘一幅引人入胜的科学家群像,他们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