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日本“昭和”初期20年(1926~1945年)和“平成”20年(1989~2008年)的比较,透过对田母神事件、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甲级战犯二战后重新“复活”现象、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美同盟体制问题等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剖析,立场鲜明地指出了日本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问题。 在当今日本社会不断保守化、右倾化的大背景下,本书显示了难能可贵的勇气。本书对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本文化学者松冈正刚,运用 编辑学 知识和将历史、事件、现象、文化等进行各种映射比较的方法,来剖析世界近现代史中主要国家的辗转变迁,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势力演变。作者认为当今日本因缺乏对本国的历史反思和对东亚各国的重新认识,而迷失了今后的方向,从而陷入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本书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中主要国家的辗转变迁,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势力演变,为关于日本这一国家的定位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西方卷主要介绍中东、南亚和日本的关系。
“日本化”曾是代表日本制造业水平高超的标志性词汇,是指美欧陷于疲态的制造业竞相采用日本式品质管理方法来生产经营。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日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长期停滞,“日本化”的意义已改变,完全成了消极意义的词汇。而“中国化”一词近来广为人们热议。 10 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当时中国早已设立相当于高级公务员考试的科举制度,不能世袭权势地位的国民可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地位和权力。市场经济渗透整个社会,人们不再受到土地和职业限制,官员也被派往外地。尽管皇帝独揽大权,经济活动却是自由的。从这点看,这种体制确实与如今中国的统治体系很相似。 日本从隋唐起效仿中国统治体系。到了宋代,日本开始采用与此对立的贵族世袭制度,由“中国化”变成“江户时代化”———按家
壬辰倭乱,在中国称做万历朝鲜战争,在日本称做文禄庆长战争。 这本《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作者崔官)的异质性在于令人震惊的陌生感。《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这部很好的历史著作使用韩、中、日三国史料,竭力去还原一段尘封四百多年的往事。
日本文化学者松冈正刚,运用 编辑学 知识和将历史、事件、现象、文化等进行各种映射比较的方法,来剖析世界近现代史中主要国家的辗转变迁,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势力演变。作者认为当今日本因缺乏对本国的历史反思和对东亚各国的重新认识,而迷失了今后的方向,从而陷入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本书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中主要国家的辗转变迁,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势力演变,为关于日本这一国家的定位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东卷主要介绍欧洲、美国、亚洲和日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