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日本“昭和”初期20年(1926~1945年)和“平成”20年(1989~2008年)的比较,透过对田母神事件、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甲级战犯二战后重新“复活”现象、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美同盟体制问题等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剖析,立场鲜明地指出了日本应该承担的“战争责任”问题。 在当今日本社会不断保守化、右倾化的大背景下,本书显示了难能可贵的勇气。本书对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卡塔尔的神奇表现在诸多方面:国小人少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富甲天下而不过分炫耀,更少财大气粗的傲慢之状;作为地名其历史悠久,作为国家而属新兴;虽起步相 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各方面向现代化建设迈进之中,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传统和风俗习惯;在为数有限的人口中,四分之三为外籍人,但相互共处和睦并相得益彰;虽出于 历史传统为男人的天下,而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逊于须眉;取消新闻检查和新闻部的建制在地区国家中独树一帜,如此等等,充分反映了卡塔尔与众不同的特性,在各种矛盾之中享有和谐的 平衡,令人刮目。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古都西安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古都西安见证了“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辉煌,然而,往日这个帝王们希冀长治久安、长久平安的长安城也几度衰落,数遭兵燹,令人扼腕地一度衰落了。 本书为“古都西安”大型丛书之一,论述了长安与南海诸国的关系,立体全景地展现西安历史,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
因为汉江奇迹,韩国被赞誉为 第二个日本 ,可思密达们衷情的口号却是: 大韩民国**! 从建国神话到摆不脱的藩属史,从战后低谷到传奇般的 韩流 逆袭,这个有着极强民族意识的国度,不时地给我们制造着惊喜。时而疯狂,时而坚韧,时而又夹杂着自卑,通过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我们试图展现韩国*真实的一面,以期让读者能从中了解韩国,了解 韩流 背后的历史积淀,慢慢地你就会发现,韩国不仅仅只有 Bigbang和长腿欧巴,还有更多的深邃等待着你的探寻。让我们一起来翻阅卢俊颖编著的《韩国思密达》吧!
本书译自2002年出版的 Laos,AShort History: The Land inBetween ,作者是人类学家格兰特 埃文斯。在本书中文版的翻译编校过程中,作者特意对本书原稿进行大量修订工作,使之能够反映老挝在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老挝研究*的学术成果。 在书中,格兰特 埃文斯教授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老挝这个东南亚的内陆国家从古代到今天的历史发展,既包括该地区各个国家跌宕起伏、潮起潮落的兴衰史,还包括20世纪老挝从法国殖民统治中争取独立的过程、越南战争及其对老挝的后续影响,以及目前老挝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更为重要的是,格兰特 埃文斯对老挝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了重新阐释,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有兴趣了解老挝的朋友来说,此书值得一读。 世界历史文库 丛书之一。
上衫谦信有一句名言是“武运在天,铠甲在胸,功勋在脚下”,Miya把它“不正经”地歪想成“织田是武运,丰臣是铠甲,德川是功勋”。对于德川家康的好耐性,Miya则从饮食上溯源——他很爱吃麦饭,因为小麦的钙质比白米多七倍,如果平日三餐钙质足够的话,就不会易怒、急躁,家康这才能平心静气地等信长和秀吉揉好天下糕…… 诸如此类灵机一动、视角独特的解读,专属于Miya。她在本书里继续用诙谐轻松且不乏考据的文字,将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却风云际会的日本战国时代之大丈夫小女子传神勾勒——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战国美女市姬、浅井三姐妹等跃然纸上。而有趣好玩的战国风情、传说、饮食、城池之轶事,也在Miya亲切细腻的笔下活灵活现。
《爪哇史颂》是印度尼西亚满者伯夷王朝(Majapahit, 也译“麻喏巴歇”)的一位宫廷诗人普腊班扎(Prapanca,笔名)所写的赞美诗。全诗共98个诗章,译成中文只有3万余字。但这部诗作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有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这部诗作对满者伯夷王朝 辉煌的时代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几乎涵盖整个马来半岛的政治势力版图, 与 相安相融的和谐景象,经济和商贸的繁荣盛况, 民族特色的盛大皇家 礼仪和民间习俗,清晰可信的皇家族谱关系,以及哈奄?武禄国王出访、巡游、拜祖、朝圣和狩猎等活动的生动场面,为读者再现了一个丰满的、跃动的、立体的帝国形象,为各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鲜活的史料。
本书共十六章,内容包括:蒙古兴起前的蒙古高原、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及其对外扩张征服战争、蒙古国的继续扩张与发展、元朝的兴衰、明代蒙古族、清前期的漠南蒙古、清前期的喀尔喀和卫拉特部落等。
这是一部倭寇研究的经典。 倭寇的意味和内容是多样的,不要把“倭寇”当作连续的历史事象去看待。嘉靖年间中国沿海的“倭寇”,日本人参加的数量是很少的,大部分是中国的走私贸易者以及追随他们的各色人等。本书对于14、15、16世纪倭寇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将出没于朝鲜半岛的倭寇与骚扰进犯元、明王朝的倭寇予以比较分析,对倭寇的发生环境、日明外交背景、重要战役、重要倭寇群体、中国沿海政策、走私贸易温床、东亚海域特点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于东亚倭寇整体的以往研究中的偏颇进行了许多纠正。 本书是一部讨论倭寇问题不可不读的著作。尽管学术价值巨大,但本书的写作笔调轻松,篇幅短小精悍,不拖泥带水,实现了知识性、趣味性的良好结合。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中日韩三国为叙述对象,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以三国普通读者为阅读对象,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中日韩三国在近代走过的历程,对于三国历史,尤其是中韩与日本之间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介绍。本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撰写。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不仅在历史上关系密切,而且近代以来三国几乎面临西方列强环逼的相同境遇,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步入列强行列,且对中韩肆行侵略,三国关系进入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由三国有正义感的学者共同撰写三国近代发展历史,在中日韩三国均为首次,这对于加强三国学者的交流与联系,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与积极的作用。第二,以三国普通读者为对象,在以往学术研究的基础上
本卷主要叙述16世纪以后至1914年约400年间中亚的历史。这是性质完全不同于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历史。中亚的近代史,为何要从16世纪开始叙述呢?这是基于以下的一些考虑。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16世纪是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在其推动下,发生了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和尼德兰革命等这样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这些都表明,世界历史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如马克思说的:“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后三十多年和十六世纪初几十年演出的。”“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的扩张必然要超出国家的界限,把整个世界卷进来。在这种局面下,中亚地区是不能置身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