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降书:日本军国主义的绝命符 七十年前的1945年,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反法西斯取得终胜利的重要一年。1945年5月7日,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法西斯也走上了穷途末路。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国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播发《终战诏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意味着日本政府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美国、中国、英国、苏联等九个同盟国代表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DocumentsPertainingtotheJapaneseSurrender);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今南京黄埔路3号南京军区司令部)大礼堂内隆重举行。 历史上的这两个日子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喜庆
公元前210年,徐福东渡,带去造船、冶炼、纺织等技术,使日本从采集经济迈入农耕经济。 631年,第YI批遣唐使出发,引入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1086年,上皇执政,依靠武士对抗摄关家,为武家干预政治的打开便利之门。 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开始凌驾于日本天皇的权威之上。 1868年,明治政府连续颁布法令,全面学习西方,日本从封建主义迈向资本主义。 1945年,日本战败,在美国的监督下颁布了 和平宪法 ,为战后经济腾飞打下基础。 本书聚焦于日本历史,从日本起源到安倍时代,将每一个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都囊括在内,都每一节点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物等相关内容都进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帮助读者清晰快速地了解该事件;同时辅以充足的文献和图文资料,使本书成为集权威性
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皇、朝廷、幕府、各藩之间的争斗角力,*终统一在 破约攘夷 的口号下,通过吉田松阴、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等有识之士的努力,日本探寻自身的崛起之路,导致了幕府的垮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变。
本书接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 16 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 开国 更早的18 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开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 18 20 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 大日本帝国 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这是一个诸侯割据、烽烟四起的时代。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尔虞我诈的时代。 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日本正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室町时代末期,幕府和地方守护尽丧,各地豪强甚至平民纷纷崛起,称霸一方。他们互相征伐,掠夺地盘,对领地内部实行严格统治,对外则进行军事扩张。在这一百多年的动乱中,父子相残、兄弟争位的事件屡见不鲜。 本书从应仁之乱发生的历史根源讲起,一直写到江户幕府首任将军德川家康病逝,其中包括了战国霸主织田信长身亡的“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即壬辰战争)、导致丰臣政权垮台的“大坂冬之阵”、 “大坂夏之阵”等多起历史大事件。 书中所描写的年代、事件和人物皆以史为据,文字生动活泼风格鲜明,读此书不仅能享受阅读的快感,亦可增长历史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日本战
由王新生所著的《日本简史(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 、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 本书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新版吸收学界近十年的 研究成果,增补替换了部分插图、列表、进一步阅读书目,以帮助读者 好地把握日本历史的线索和脉络。
......
相扑是日本的一项传统的运动,也是日本拥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项目,被誉为日本的“国技”。新田一郎著的《相扑的历史/阅读日本书系》是对日本相朴的历史描写,从相扑的起源说起,并涉及有神事与相扑、祭礼与相扑、
......
......
由王新生所著的《日本简史(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 、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 本书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新版吸收学界近十年的 研究成果,增补替换了部分插图、列表、进一步阅读书目,以帮助读者 好地把握日本历史的线索和脉络。
在中日文化交流目前,向来是中国作为文化输出的一方。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政府中的一些官员以及部分知识分子才认识到向西方,尤其是日本学习,进行改革的紧迫性。从1901年到1911年这11年间,清朝政府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