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
    •   ( 1878 条评论 )
    • 井中伟,王立新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夏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77.7 ¥120 折扣:6.5折
    • 国家宝藏 瓷器改变世界 450余幅中国外销瓷器图片 轻松读懂瓷器文化历史 精装版
    •   ( 988 条评论 )
    • 江建新 /2022-09-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瓷器改变世界》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外销瓷的通俗读物。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国的外销产品主要是丝绸和茶叶,这也是丝绸之路的由来。实际上,中国的外销品中传世多、影响更大的是瓷器。从考古和传世文物的角度看,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本书从外销瓷的海外考古故事、外销瓷的窑口探访、外销瓷本身承载的西方宗教、文化、艺术和生活,以及西方皇室、贵族和富豪定制的中国瓷器的相关内容。讲述被中国瓷器改变的西方生活,讲述中国瓷器的海外历程,讲述中国瓷器的世界影响力。

    • ¥76.8 ¥128 折扣:6折
    •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   ( 388 条评论 )
    • 徐坚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虽然脱胎于宝物仓储,但博物馆不仅是典藏之地,也是建构认同和知识的场所,更是意见表达和协商的空间。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既与风云诡异的政局欲说还休,又与新生的实证科学同声共气;既有域外观念和实践的移植,也有独特本土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从殖民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帝制孑遗到新生政体,从都会形象到民众教育,不同情境导致各类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次第登场。在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后,中国博物馆在20世纪30年代早中期进入井喷期,数量激增,类型完备,博物馆干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可见度也显著提升。中国博物馆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 ¥57 ¥88 折扣:6.5折
    • 吾道南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
    •   ( 84 条评论 )
    • 郭伟民 /2022-06-01/ 科学出版社
    •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地区,从1951年在长沙进行的发掘开始算起,湖南考古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填补了历史文献的阙如,更发现了一个不为史籍所载的远古湖南。《吾道南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从考古出土材料出发,以考古学的视野重建湖南的史前时代,阐述了湖南史前社会发展进程,论证了史前湖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76.4 ¥118 折扣:6.5折
    •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2020年度中国好书)
    •   ( 3864 条评论 )
    • 刘庆柱 著 /2020-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由*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一有着 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 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 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 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一一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 全息 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 ¥76.8 ¥128 折扣:6折
    • 汉代壁画的艺术考古研究
    •   ( 217 条评论 )
    • 练春海 /2023-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对汉代壁画现有研究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地上壁画文献的梳理、地下壁画的类型学研究以及壁画题材的类别、壁画的制作与工艺、壁画的功能等内容,并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汉代壁画深入、系统的艺术考古学研究:从学理上界定汉代壁画概念,科学地划分汉代壁画的类型,有效地解读汉代壁画的题材与类别,以及梳理汉代壁画的制作工艺和图像处理手法在壁画绘制、观念传达方面的影响等,并对研究者相对忽略的汉代地上壁画、墓葬中的浮雕和纹饰以及壁画的修补和改动问题做了探究,后对汉代壁画在墓葬中所具有的深层次功能做了全新的诠释。

    • ¥64.1 ¥99 折扣:6.5折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
    •   ( 55 条评论 )
    • 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润民,陈星灿 /2022-09-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 ¥57 ¥88 折扣:6.5折
    • 石器绘图
    •   ( 100 条评论 )
    • 王春雪,王家琪,刘妍 /2024-12-03/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石器绘图的发展简史,阐释了打制石器的基本原理,书中有相当篇幅展开讲述了不同石器打制技术及修理技术在绘图上的不同表现方法,详细讲述了石器绘图中石器的定位、点线的使用、光线的表现、视图的布局等方面,举例介绍了细石叶、石叶石核剥片的基本原理和画法。

    • ¥63.5 ¥98 折扣:6.5折
    • 敦煌画稿 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 培文·艺术史 胡素馨 著,97873013555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胡素馨 著, 张书彬,王道杰,杨筱 译 /2024-12-01/ 北京大学
    • 敦煌壁画绚烂多姿,是分工合作的产物,画师如何作画?僧侣、供养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敦煌壁画原来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园》般的“填色书”?敦煌壁画的画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线条优美的“白描”单色画有何关系?……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 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本书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教授关于敦煌画稿的著作,书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纸本画稿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画稿及其相关供养人的经济社会网络,是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窟营建之间关系的著作。本书还涉及了唐代画史画论对绘画创作的品评,分析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对即兴自发的推崇及其关联的书法理论、道家思想,讨论不假外物的壁画家何以成为唐代绘画的主角。本书收录100余

    • ¥83.4 ¥128 折扣:6.5折
    • 中国古代碑刻纹样研究
    •   ( 46 条评论 )
    • 徐志华 /2023-06-01/ 科学出版社
    • 碑刻艺术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镌刻于碑石上的纹样千变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碑刻纹样研究》从碑刻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审美价值入手,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碑刻纹样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纵向上以朝代为序,对古代碑刻纹样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古代碑刻纹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将同朝代碑刻纹样与其他器物上的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每种纹样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析,梳理碑刻纹样的历史流变规律,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碑刻上的传承、创新与运用,以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供基础性的助益。

    • ¥95.8 ¥148 折扣:6.5折
    • 中国彩陶·庙底沟文化图谱 巴蜀书社
    •   ( 14 条评论 )
    • 王仁湘 /2022-08-01/ 巴蜀书社
    • 本书是一本详尽讲述中国彩陶之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彩陶的发现”,分地域讲述了庙底沟彩陶的分布范围、主要特征和纹饰代表,展现了庙底沟文化彩陶从中心到周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第二部分“彩陶艺术特征”,详细分析了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一般特征和艺术特征,如黑白红三色搭配、基本纹饰构成和展现方式,同时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史前彩陶纹饰。 本书为研究者、欣赏者整理展示了以往的发现,也为艺术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史前艺术的窗口,它集中展示了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在艺术、文化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不仅展现了艺术思潮的扩散,更是标志着华夏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大融合。

    • ¥82.7 ¥138 折扣:6折
    • 商文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59 条评论 )
    • (美)张光直 /2019-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 ¥50.5 ¥82 折扣:6.2折
    • 我的父亲苏秉琦 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3 条评论 )
    • 苏恺之 /2022-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62.6 ¥99 折扣:6.3折
    • 马王堆考古手记 侯良 侯弋著 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 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 中信正版书籍
    •   ( 3 条评论 )
    • 侯良,侯弋 /2024-04-01/ 中信出版社
    • 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真实还原当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50年前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本书作者之一侯良,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侯良先生一生致力于马王堆的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考古文博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感。本书梳理了侯良先生留下的大量手稿、书稿和内部资料,并收录当年发掘现场的珍贵影像资料。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堪称稀世珍宝,可以衍生出独立的学问,如帛书、帛画、简牍、漆器等。本书由湖南博物院提供高清文物图片,带来仿佛亲临现场的观赏体验,更从博物馆

    • ¥64.7 ¥99 折扣:6.5折
    • 中国石窟走廊 甘肃教育出版社
    •   ( 31 条评论 )
    • 中国石窟走廊》摄制组 /2020-11-01/ 甘肃教育出版社
    • 四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聚焦甘肃三千里石窟走廊上的四大石窟群——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并向西上溯到新疆克孜尔石窟,向东延伸到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空坐标上,探寻中国石窟的来龙去脉,展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全过程,彰显了甘肃作为中国石窟鼻祖的重要历史地位。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千年石窟复活,让观众走进历史,发现一个洞窟里的精彩中国,找到中华文化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荣光。

    • ¥58.7 ¥98 折扣:6折
    • 两周秦汉礼典相关出土文献考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徐渊 /2023-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两周礼典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出土文献类礼典研究文献与考古类礼典研究资料的基本区别,进而对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做了分类,将目前已经出土的与礼典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分为六个大类。通过对这几类出土文献中礼典相关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利用不同种类出土文献研究礼典的普遍原则和具体方法。将研究礼典相关出土文献共同的普遍原则与研究不同属性出土文献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到一个个具体的出土文献礼典研究案例中,以此检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已经取得的出土文献与两周礼典研究的成果。并利用这些成果推进了对传统礼典研究的讨论。同时,本书还试图利用传统礼学的知识体系对出土文献的字词释读和文本整理提出新的设想。进而讨论相关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成书过程。

    • ¥50.4 ¥79 折扣:6.4折
    • 石质文物保护
    •   ( 87 条评论 )
    • 刘强 /2024-06-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暴露在野外的众多大型石质古迹,包括建筑、洞窟、石碑等,由于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文物的表面都已发生严重的劣化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许多珍贵的实物记录将不复存在。所以,研制性能良好的石质文物保护功能材料已成为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迫切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保护材料几乎都不能完全满足保护者的要求,这源自于文物保护“不能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的苛刻要求。 本书首先介绍了石质文物的定义、价值和分类,以及构造文物岩石种类,说明了石质文物风化的作用类型,并在综合介绍了文物保护的概念、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常用的保护方法和材料,以及保护材料的评价体系。最后,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谈了一些目前较新的石质文物保护成果。

    • ¥51.8 ¥80 折扣:6.5折
    • 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薛芃 艾江涛著 近距离展现精美的考古发现观察文物修复过程 带你走进考古现场
    •   ( 68 条评论 )
    • 薛芃 等 /2021-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追寻三星堆》以三星堆遗址为出发点和核心,对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诸遗址进行了踏访和追寻,由此带领我们走进三星堆和它的时代。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好看三星堆”以三星堆为轴,讲述与它有关的古蜀国神话传说、葛维汉的研究史、宝墩遗址和金沙遗址,重点介绍了2020-2021年新发掘的三至八号坑的考古发现;下篇由三星堆延展至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对盘龙城、汉中、炭河里、新干大洋洲等遗址进行了采访书中汇集了记者的探访采编,对李伯谦、孙华、施劲松等学者的访问,对所涉遗址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记者、学者的不同角度,对三星堆和它的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

    • ¥55.6 ¥88 折扣:6.3折
    • 甲骨文有故事(了解甲骨文不能不学的13堂必修课)
    •   ( 61 条评论 )
    • 许进雄|责编:郑叶琳//张焕强... /2021-01-01/ 化学工业
    •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 甲骨文 学者许进雄老师,在研究工作中,他提出了甲骨钻凿型态断代法,在甲骨文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被誉为“甲骨学 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在本书中,许老师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从商代甲骨文字出发,以图解演示说明各个文字的来由和演变,以大量图例佐证甲骨文的发现,从甲骨文说明当时的生活风俗、社会制度与祭祀卜辞等环境。全书以十三堂课的形式讲解甲骨文的发展和文字的创意解析,内含近千个甲骨文字,教会读者如何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即使是非甲骨文学研究者的读者也能领略其中乐趣。另外特别撰写其与加拿大博士合作的过程,揭密甲骨烧灼后以裂纹来 的神祕性,其如何以现代科学来解释。

    • ¥56.1 ¥88 折扣:6.4折
    • 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96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优选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夏商之际”,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满天星斗”中最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体现了距今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最早的中国”。

    • ¥55.6 ¥88 折扣:6.3折
    • 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
    •   ( 33 条评论 )
    • 李伯谦陈星灿主编 /2019-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撰)、导论(学术史的梳理)、30篇左右经典论著选读(每篇论著前加千字左右编者点评,后加延伸阅读)等部分。

    • ¥63.8 ¥98.5 折扣:6.5折
    • 明宣德官窑蟋蟀罐(精)
    •   ( 4 条评论 )
    • 刘新园 /2019-06-01/ 三联书店
    • 本书是 古陶瓷鉴赏家、前景德镇文物考古所所长刘新园先生的主要作品之一,全书从晚明野史笔记中有关明宣德帝喜好“促织之戏”的材料出发,结合各类文献记载,同时比照明御器厂故址所出土之瓷器实物,进而对明宣德官窑所制蟋蟀罐进行深入分析,所述涉及对宣德蟋蟀罐造型、纹饰、年款等细节的对比研究,同时就蟋蟀罐的“斗盆”“养盆”之辩、宣德蟋蟀罐不见诸于清宫藏瓷这两个谜团进行了详细的考析,对宣德蟋蟀罐的来龙去脉做出了通俗而细致的介绍。

    • ¥58.7 ¥88 折扣:6.7折
    • 简帛学论稿
    •   ( 4 条评论 )
    • 蔡万进 /2022-08-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简帛研究的结晶之作,涉及云梦秦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天长纪庄木牍、尹湾汉简等诸批重要简牍的专题研究,以及简帛学的学科分支、中国简帛学体系的构建、出土简帛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简帛学史的理论总结与研究等有关简帛学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系列前沿思考。该书研究既专注于中国境内出土的简牍帛书资料,亦涉及中国以外世界其他 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与 合作;既关注东亚范围内汉文简牍的出土,亦留意我国古代民族文字简牍的价值与意义,具体研究实践与理论凝练提升并重,立足中国与 视野并举,基本代表和反映了作者各时期简帛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展和认识,以及长期以来从事简帛研究的学术心路历程和思考努力,对推进当前我国简帛学的学科建设乃至 简帛学体系的构建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 ¥60.72 ¥88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