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脱胎于宝物仓储,但博物馆不仅是典藏之地,也是建构认同和知识的场所,更是意见表达和协商的空间。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既与风云诡异的政局欲说还休,又与新生的实证科学同声共气;既有域外观念和实践的移植,也有独特本土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从殖民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帝制孑遗到新生政体,从都会形象到民众教育,不同情境导致各类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次第登场。在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后,中国博物馆在20世纪30年代早中期进入井喷期,数量激增,类型完备,博物馆干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可见度也显著提升。中国博物馆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
本书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以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考察对象的语言、文学和文献研究的论文,各学科的专题研究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重。本卷为“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专号,以对出土文献和文物、稀见早期文献的研究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上海博物馆编《70件文物里的中国》。在这本书里,文博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们试图选取公众感兴趣的角度,以70件文物为支点,带领读者通过“物”重观中国历史漫长恢宏的演进过程。一件器物、一幅图画、一方碑刻,一处遗址……皆为认识“中国”的一个视角,从伟大的艺术品到日常生活用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物最终汇成一幅多彩壮丽的祖国山河画卷。
这是一部融鉴赏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为一体的收藏家传记。书收入20世纪活跃于大上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40位收藏大家的逸事。他们有的上承祖荫,有兴趣有资本,走上收藏之路,成为一代大家,如吴湖帆、张珩;有的因
......
乾隆曾在《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乾隆与江南、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宫廷艺术也与苏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分
乾隆曾在《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乾隆与江南、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宫廷艺术也与苏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