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成的座现代化博物馆。其雄伟庄重的唐风建筑、丰富精美的藏品和博大雄浑的历史陈列,代表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水平,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馆藏的170余万件文物,不仅反映了陕西历史文化的概貌,而且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荟萃了3000余件组馆藏精品的基本陈列完整勾勒了陕西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发展、鼎盛的过程,凸显了周、秦、汉、唐几个盛世王朝的文明成就,是公众了解陕西历史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载体,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热捧。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文物 展览和 唐代壁画 等专题陈列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特色,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为辉煌的大唐王朝的盛世繁华和恢弘气象。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座国家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33年倡议建立。作为中央地方共建的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耕耘与奉献,南京博物院形成了今日 一院六馆 展馆布局: 历史馆 展示 江苏古代文明 ; 特展馆 举办清宫文物特展和文化交流临展; 艺术馆 分类展览历代绘画、书法、雕塑; 民国馆 呈现民国一条街,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风情; 非遗馆 通过小剧场、老茶馆等动态方式展示江苏非遗项目; 数字馆 以数字技术呈现中华文化的28个片断,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一院六馆 奉献给观众的不仅是文物与展览,而是由众多不同主题的文化空间组成的文化休闲场所,呈现给观众的是全新的博物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体验与感受。 这本书不是文物的堆砌,精美
虽然脱胎于宝物仓储,但博物馆不仅是典藏之地,也是建构认同和知识的场所,更是意见表达和协商的空间。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既与风云诡异的政局欲说还休,又与新生的实证科学同声共气;既有域外观念和实践的移植,也有独特本土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从殖民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帝制孑遗到新生政体,从都会形象到民众教育,不同情境导致各类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次第登场。在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后,中国博物馆在20世纪30年代早中期进入井喷期,数量激增,类型完备,博物馆干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可见度也显著提升。中国博物馆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汇集了古印第安人文明文物之精华,收藏了有关墨西哥文化的起源、印第安文明的历史等实物遗存以及人类学的众多珍稀遗物。本书以作者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泡馆经历为视点,对馆中的重要藏品、珍贵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导览与解读,其中不仅包括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收藏经历等,还将作者在当地采风时所看到、听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一并结合到了对文物的解析中,为读者深度了解这样一个诞生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古老文明,提供了一个认知新窗口。本书仿佛是一架时光机,引领着读者穿越到了那遥远的美洲大陆的莽莽雨林中
这是一套海外馆藏的中国文物艺术精品的集合,收录了自世界各大博物馆拍摄的近千幅中国文物照片,分为 书画 敦煌遗画 青铜器 陶瓷器 金银器 等九个部分,每件(组)文物均配有相关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包括围绕文物本身的介绍鉴赏,及对其历史乃至器制渊源的考证与回溯,既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也为普通读者了解和鉴赏中国文物提供了流畅、易读又全面的观赏指南。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本书是《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列第二辑。河洛文明,悠悠古蜀,风雅钱塘,千年商都 本书带你走进3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感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 錞于王 之称的虎钮铜錞于,超尘绝世的泥塑佛面,述说运河繁荣的影青釉抱鞠童俑,精巧绝伦的青花瓷塑海鳌山形笔架 20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诉说文明流淌的故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本书是《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列第三辑,收录了32家富有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于光影中感受时代风华;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听自然之声,品读生命史诗;在云南省博物馆,领略神秘璀璨的青铜文化 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书中交融,带领读者探寻中华文脉,聆听文明回响。 该书从浩瀚的馆藏中选取镇馆之宝。陶寺文化彩绘龙盘,诉说 龙的传人 悠久历史;西汉王室的华丽乐器,奏响礼乐之邦动人旋律;百鸟衣、桦皮船、贝叶经,彰显民族文化多彩魅力 26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片,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讲述文明流淌的故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半坡文明,古蜀王都,丝路重镇,千年港城 本书带你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感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腹底铭文首次出现 中国 一词的何尊,瑰玮雄奇的青铜神树,光彩动人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清雅意趣的元青花 四爱图 梅瓶 25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诉说文明流淌的故事。
本书对玉器之悠久历史、审美价值、深厚文化意蕴作了深入浅出的诠释。从上海博物馆玉器藏品中遴选出43件珍品,通过对每一件藏品的解析,呈现中国古代玉器的全貌。书中所配的器物图片均手绘完成,秉持写实风格而又突显器物的独特之美,在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读者可感悟到玉器之美及其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1999年,在考古发掘、勘探与研究的基础上,汉阳陵考古陈列馆落成。也许,仅就目前的建筑规模而言,它还不能和一些大型综合类历史博物馆相比,但是,由于紧密依托于帝王陵园和考古发掘现场之上,加之与历史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已经或正在日益凸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魅力。而正在建设中的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将是我国座全地下的遗址博物馆。按照汉阳陵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总体规划,通过对汉代文物资源的重新整合,一个更大规模的汉文化综合展览大厅也将于近年内在这里建成,从而构成汉阳陵博物苑的基本规模和框架。所有这些,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阳陵将不仅成为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天堂”,而且,在观赏领略大量出土文物精品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发掘和文物修
单霁翔主编的《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精)》是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上万张照片中遴选出的精品,以故宫博物院院藏19世纪~20世纪初老照片为主要内容,内容涉及皇家建筑、宫廷人物、洋务实业三个方面,是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建筑、宫廷、经济的形象缩影。
日照市博物馆是一座地区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999年迁至新馆。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是展示日照地域文化、人文艺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城市是承载着无数希望和梦想的地方,破坏和矛盾、愿景和秩序在其间安然并存。绘制和记录城市为热闹的街巷划定了规则和边界。 这本华丽的著作检视了制图业的发展和对城市的视觉记录,揭示了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从天际线剖面、鸟瞰图和全景图,到帮助我们导航的交通网示意图和道路布局图,再到体现人类理想的统计地图,本书正以种种方式为我们揭开城市的神秘面纱。 通过聚焦城市制图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并对我们的未来生活进行展望,《大都会》阐释了*古老的、*年轻的、*活力的,还有那些*易成为争夺对象的城市。任何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有兴趣,或者对海外某座大都会的历史和文化充满热望的人们,都可以将此书作为启蒙的读物和出行的伴侣。
生态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对历史资源的继承和当下结构的整合,构成了一个内含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总体表达和整体图景,本书将生态博物馆现象置于思想史、知识史和事件史的总体视野中予以考察。具体而言,“思想”引向生态博物馆的社会面向和浪漫气息,“边缘叙事”“乌托邦”等隐喻让生态博物馆在思想层面充满革命性和批判性色彩;“理论”导向生态博物馆的知识谱系与历史遗产,“定义演进”“阐释话语”等要素让生态博物馆在理论层面充满过程性和开放性特质;“实践”指向生态博物馆的经验事实与操作过程,“接触空间”“地方感”等架构让生态博物馆在实践层面充满商榷性和场景性意味。
日本泉屋博古馆是海外收藏中国古代文物的重镇,尤以青铜器和明清书画为著名。本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精选日本泉屋博古馆所藏的中国古代文物,共收录了商周青铜器、明清书画等近两百件珍贵藏品,收录的藏品级别高、品类多、数量大,图片清晰,著录信息完整,并由国内外专家为每件文物撰文,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旧方志目录》收录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1011年12月24日之前收藏并编目的中国旧方志(1949年以前修纂),收录范围包括一统志、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以及一些具有志书体例和内容的方志初稿、采访册、调查记等,山、水、寺庙、名胜等志不予收录。
《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遴选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精品 195 件套,包括瓷器 102 件、青铜器 31 件、漆木器 22 件、铜胎画珐琅器 10 件、金银器 8 件、玉器 7 件、陶俑 6 件、石造像 3 件、丝织品 3 件,以及犀角杯、印谱等其他材质文物 3 件。该书介绍该馆和馆藏中国文物概况,以及本卷收录文物的背景资料和流转经历。词条由包括国内著名专家孙机在内的中英双方 13 位学者共同撰写,结合国内外相同藏品的出土或收藏情况,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文物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书后附有英文目录索引,包括文物彩版小样、名称、文物号、时代、尺寸、来源,方便读者概览及查阅。该丛书由著名画家申少君先生设计,装帧融合了古代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文明传播的气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