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作为物质文化的石刻文献
    •   ( 678 条评论 )
    • 程章灿 著 /2023-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著作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古代文献的特殊形态 石刻文献的研究中,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视角,立足于文化史的宏观鸟瞰,对古代石刻文献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展示了古代石刻文献的丰赡和魅力,丰富、完善了古代文献的广阔内涵,揭示了石刻文化和石刻文献独特的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主要章节包括:从物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代石刻;宋前及宋代刻工和刻石文化;元明清刻石工、刻石业及文化交游;拓本生产与流通;秦始皇东巡刻石的传统、礼仪与文本文化;汉碑、社会网络与礼物;汉末三国石刻;石刻的空间与文本景观;永州摩崖石刻的产生与演绎;朱熹对石刻文化的作用;晚清笺纸与石刻文献;晚清士风和碑拓流通;附录还

    • ¥102 ¥150 折扣:6.8折
    •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
    •   ( 85 条评论 )
    • 唐仲明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以及“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胡化”与“汉化”问题。利用全面搜集的石窟、造像的题材,佛教刻经经目材料,讨论东魏?北齐的佛教信仰,结合供养人的身份,探讨不同身份等级供养人佛教信仰取向的不同,以及背后反映的深层次动因。

    • ¥245.9 ¥380 折扣:6.5折
    • 明清山右女性墓志铭
    •   ( 0 条评论 )
    • 姚春敏 主编 /2024-06-01/ 商务印书馆
    • 以女性为主要记述对象的墓志铭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山右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保留了大量碑刻文献,但目前出版的与女性相关的石刻编纂成果较为鲜见,实为缺憾。明清以来的山右女性墓志铭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已发展成熟,且书写对象的身份类型和书写内容 加丰富。本书在前人编纂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所获资料,精选明清时期山右女性墓志铭316通,以期为学界提供可资借鉴的特殊史料。

    • ¥109.02 ¥158 折扣:6.9折
    • 宋刻宋拓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辑存(上下)(精)
    •   ( 2 条评论 )
    • (宋)薛尚功|责编:张芃 /2021-09-01/ 中华书局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是宋代所作收录彝器款识 丰富的书,原石刻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宋亡之后原石就已不存。本书整理者访求公家和私人所藏现存宋拓石本,得卷七至二十全帙及残叶集两部, 大部分为 公布。除彩色影印宋拓原件外,书中又收录徐中舒、容庚、王世民、李宗焜、高岩等先生的研究论文共六篇,供读者了解宋拓版本流传始末。

    • ¥825.98 ¥1280 折扣:6.5折
    • 宋刻宋拓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辑存(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宋)薛尚功|责编:张芃 /2021-09-01/ 中华书局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是宋代所作收录彝器款识 丰富的书,原石刻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宋亡之后原石就已不存。本书整理者访求公家和私人所藏现存宋拓石本,得卷七至二十全帙及残叶集两部, 大部分为 公布。除彩色影印宋拓原件外,书中又收录徐中舒、容庚、王世民、李宗焜、高岩等先生的研究论文共六篇,供读者了解宋拓版本流传始末。

    • ¥832 ¥1280 折扣:6.5折
    • 现存蜀石经拓本的集成性汇编。上海古籍出版
    •   ( 0 条评论 )
    • 编者:王天然|总主编:虞万里 /2023-12-01/ 上海古籍
    • 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 》《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 图书馆藏刘体乾旧藏《春秋经传集解》卷十五襄公十年至十五年、卷二十昭公二十年残拓为底本原大原色影印。附录文和解题。

    • ¥587.8 ¥920 折扣:6.4折
    • 金薤留珍(上下)(精)
    •   ( 0 条评论 )
    • 编者:钟妙明//叶伯瑜//李兵|责编:陈国梁//梁春晓 /2019-08-01/ 西泠印社
    • “金薤留珍”指存放在黑地漆金袖珍木箱里的珍宝。本书为1926年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将馆藏清乾隆时期捜集的古铜印1291枚辑拓编就而成的印谱。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其下属古物馆传拓了大量的宫藏鼎彝铜器、印谱等,传拓品中规模 的就是《金薤留珍》古铜印谱。乾隆帝下令整理,古物馆集中精干力量,历时3月才钤盖完成。全本分东、壁、图、书、府五集,庄蕴宽题端作序,书口署书名,背下署“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印谱分类编排,注明钮制。五函共辑拓二十四部。从距今3000余年前的商代藏品到明代的珍藏,各印玺均为铜制,每一枚背后都有一段历史,都是体现着汉族与游牧民族关系的文物。

    • ¥169 ¥260 折扣:6.5折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 欣赏汉唐铭刻 畅游壮伟河山
    •   ( 3 条评论 )
    • (美)韩文彬 著, 王磊,霍司佳 译 /2024-05-01/ 北京大学
    • 本书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本书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 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 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 ¥126.72 ¥198 折扣:6.4折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 欣赏汉唐铭刻 畅游壮伟河山
    •   ( 0 条评论 )
    • (美)韩文彬 著, 王磊,霍司佳 译 /2024-05-01/ 北京大学
    • 本书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本书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 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 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 ¥128.7 ¥198 折扣:6.5折
    • 嬗变与重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
    •   ( 0 条评论 )
    • 李雪山韩燕彪 /2023-08-01/ 科学
    • 本书是 部系统研究甲骨 学的大型学术专著。作者结合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以甲骨之上的非文字资料为视角,重构了甲骨 制度之全貌。本书梳理了甲骨的选材、攻治、钻凿、烧灼、卜兆、文字的书契、卜后的处理等 流程,简述了对贞卜问、二人共贞、一事多卜、三卜制、习卜制、选卜制、卜筮并用等卜法制度。本书的面世,可以满足广大甲骨学者及爱好者的需要,以期将甲骨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 ¥211.79 ¥328 折扣:6.5折
    • 明清山西碑刻题名辑要(全两册)
    •   ( 0 条评论 )
    • 姚春敏 主编 /2021-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山西碑刻题名整理与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共精选明清山西碑刻305通,其中大部分为 录入。简介部分简要说明碑刻刊刻时间、碑刻形制及存废情况。正文部分对每通碑刻的碑文及题名进行整理移录,并附碑刻拓片照片。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保留了大量的碑刻,尤以明清时期为重,约占到存量总数的五分之四强,但目前出版的石刻编纂成果中多数仅摘录正文内容,大量题名被略,为史料解读、利用带来了不便。本书旨在前人编纂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各项资料补全题名,使其与正文形成有机整体,为学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完整史料。

    • ¥207.1 ¥298 折扣:6.9折
    • 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的生态文化
    •   ( 0 条评论 )
    • 严奇岩|责编:王媛//杨静 /2020-10-01/ 科学
    • 清水江流域历来是我国重点人工林区,木材贸易长盛不衰,成为我们研究民族生态文化的典型“剖面”。林业碑刻作为清水江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性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运用生态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以搜集到的200通林业碑刻为文本,挖掘碑刻文本本身的价值,关注碑刻背后的故事以及碑刻所起的效果。一方面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个层面研究清水江流域的生态思想、林业制度文化和林业生态行为,另一方面,分析清水江流域生态维护的诱因和社会力量,总结清代以来清水江流域生态文化发展脉络、历史功能和效力基础,阐明清水江流域生态文化与300年来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清水江流域青山常在的奥秘,并指出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本书可供历史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生态学和文献学等学科的学者及

    • ¥149.73 ¥217 折扣:6.9折
    • 现存蜀石经拓本的集成性汇编。上海古籍出版
    •   ( 0 条评论 )
    • 编者:王天然|总主编:虞万里 /2023-12-01/ 上海古籍
    • 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 》《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 图书馆藏刘体乾旧藏《春秋经传集解》卷十五襄公十年至十五年、卷二十昭公二十年残拓为底本原大原色影印。附录文和解题。

    • ¥336.65 ¥520 折扣:6.5折
    • 河南寺庙道观碑刻集成
    •   ( 0 条评论 )
    • 编者:杨振威|责编:谢晓敏//高雅//何慧婷|总主编:杨振威//余扶危 /2021-12-01/ 中州古籍
    • 2017年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对河南省的寺庙道观清朝以前的碑刻进行调查和登记,作为河南省文物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组织人员对河南省的寺庙道观碑刻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和整理,并作为文物档案记录在案。调查人员分地区进行调查、登记、整理,并在调查基础上出版资料性的丛书《河南寺庙道观碑刻集成》,作为调查成果和资料保存。 本书为洛阳卷第三本。

    • ¥273 ¥420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