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展具与装具的设计制作,是展览陈列、保管、产品设计、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交叉领域,除了关注形式美,更要重视文物安全。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内容借助展览实践案例,论述文物展具设计制作的理念、原则、方法、工艺、技术,以及展具的模块化、标准化、系统化、易拆解性、可持续性与绿色设计乃至新兴技术的使用等。下编借助装具设计制作和使用的诸多实践案例,介绍如何为文物设计、制作适宜的 合理包装 ,确保文物在日常保管及长途运输中的安全。另外还介绍了符合博物馆使用需求的多种新型包装结构,阐述装具设计制作与使用中的节能减排与环保低碳理念,这也是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书理论结合实践,书中所配1500幅彩色照片和线图均为著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手资料,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各类文物展具与装具的制作流程。
“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小白礁北侧水下24米。该沉船遗址的发掘是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浙江 个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不仅因其众多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 因其 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被业界誉为“我国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标识”“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并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报告》一书,就是对该沉船遗址的考古经过与主要成果做的总结报告。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海洋文化史、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相关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中国 博物馆馆藏铜镜著录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著作,收录了上起齐家文化,下迄清代的铜镜293面,按朝代先后排列,每一朝代再按类型排序。每一面铜镜都有高清整体大图(部分品种还有大量细节图及拓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时代、规格、来源、器型与纹饰描述、相关考证等,图文并茂,全面呈现了馆藏铜镜的基本形态、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后附两篇研究论文与一资料长编,论文分别介绍了关于铜镜名称及纹饰寓意的研究,以及国博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资料长编则精细还原了馆藏发掘品与出土环境之间的共存与互动关系。
“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小白礁北侧水下24米。该沉船遗址的发掘是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浙江 个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不仅因其众多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 因其 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被业界誉为“我国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标识”“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并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报告》一书,就是对该沉船遗址的考古经过与主要成果做的总结报告。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海洋文化史、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相关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
“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小白礁北侧水下24米。该沉船遗址的发掘是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浙江 个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不仅因其众多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 因其 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被业界誉为“我国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标识”“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并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报告》一书,就是对该沉船遗址的考古经过与主要成果做的总结报告。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海洋文化史、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相关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小白礁北侧水下24米。该沉船遗址的发掘是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浙江 个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不仅因其众多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 因其 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被业界誉为“我国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标识”“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并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报告》一书,就是对该沉船遗址的考古经过与主要成果做的总结报告。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海洋文化史、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相关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中国 博物馆馆藏铜镜著录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著作,收录了上起齐家文化,下迄清代的铜镜293面,按朝代先后排列,每一朝代再按类型排序。每一面铜镜都有高清整体大图(部分品种还有大量细节图及拓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时代、规格、来源、器型与纹饰描述、相关考证等,图文并茂,全面呈现了馆藏铜镜的基本形态、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后附两篇研究论文与一资料长编,论文分别介绍了关于铜镜名称及纹饰寓意的研究,以及国博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资料长编则精细还原了馆藏发掘品与出土环境之间的共存与互动关系。
【新华书店旗舰店】 明式家具经眼录,故宫出版社 作者 伍嘉恩 原价 ¥196.00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11-01
。。。
《早期中国 中华文明系列展 1》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