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深入、系统论述中国现代历史地理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人口地理。下册包括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地理。每个章节都随文附有相关地图、形势图、分布图,利于读者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的问世,是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全面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是"中国学科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精选了谭其骧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有代表性的经典论文29篇,包括《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历代政区概述》《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秦郡新考》《新莽职方考》《湖南人由来考》《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等,以彰显复旦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追求。
葛剑雄师从谭其骧院士,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本书是"中国学科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精选了葛剑雄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包括《西汉人口地理》《中国移民史 导论》《中国人口史 导论》,以及9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著自出版或发表后,皆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推动我国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有重要意义,以彰显复旦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追求。
本书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经典著作中的一卷,汇集了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教授的经典著作和论著。周振鹤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在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书将其一生中在历史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成果汇集成册,从他的两本经典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和他重要的学术论文三个部分展示了周振鹤教授的学术成果和在史地研究中的贡献。
本书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经典著作中的一卷,汇集了著名历史地理学者邹逸麟教授的经典论著。邹逸麟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在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建中起重要作用。本书精选了邹逸麟教授一生中在历史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并汇集成册,从 黄运史研究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 环境变迁研究 历史政治地理研究及综论 四个领域展示了邹先生一生在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成果和在史地研究中的贡献。
本书主要讨论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变迁的过程及其影响,以河工地名信息记录较为丰富的黄河河工河道舆图为主线,结合《行水金鉴》与《续行水金鉴》等相关治河典籍中的内容,详细梳理各时期沿河地区地名目录及清代河道厅汛设置情况,并运用现代地名资料系统进行地名比对,对明清黄河故道的河流平面形态进行复原。在研究思路上,本书尝试从线状河道变迁研究深入到河道内部进行面上的流路变化研究,为历史河道变迁研究与河流动力地貌及河床演变研究的结合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尝试,也为今天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1950-2020)》),实际上是《学术史》中学术成果的具体化。该书通过各种检索系统做了全面搜集。为了全面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从谭先生开始,各人的论著中都包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普及性的论著。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对前者全部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具有学术性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对非学术性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酌情选录。
在深入挖掘和细致爬梳江南这一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发达地区,进士这一科举成功士人群体藏书活动史料的基础上,以时代为主线分别展示了今之苏南、浙江、上海及古徽州等江南各地进士藏书史实,并对宋、明、清三代进士世家大族藏书史实进行了专题展示。分析了隋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科举制度对于江南藏书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阐述了江南进士藏书的有利条件、理念、特色及其历史贡献。
本书是一部摄影集,分别通过胶片遗珍、巡礼纪行、画刊碎影、经典悠游、舆地览图、游台指迷、等内容详尽记录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五台山人文风貌,有建筑、壁画、墓碑、碑碣、经书典籍等文物,可称得上是一部五台山的图像史,既有纪实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又具美学价值。
本书是一部中国水文地理学的科研志书。多方面概要介绍了中国水文地理的基本现状,回顾了中国水文科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水文科学基础理论、水文科学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特点,总结了中国的陆地水和著名水利工程状况,梳理了中国水文科学相关信息。内容翔实、全面、系统,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本卷是一部中国地理教育的研究志书。该书总结了中国地理教育的产生、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发展、高校及师范院校的地理教育等问题;厘清了中国地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历程,阐述了地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中国基础教育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梳理了我国地理教育的相关信息。
这部文史宝典是一本以荐福寺小雁塔为核心,辐射隋唐长安里坊的文史资料汇编。内容涉及概况、历史遗迹、文化形态、图像资料、史料典籍、诗词歌赋、学术研究、名人故事等。全书共分八编:概况、文化、图像、诗词、典籍、名人、保护、学术、大事记。
本书以广东德庆为立足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及乡土风情风物,所涉遍及西江流域。德庆虽为粤西僻县,然其所处 交广道 适中位置,素有 粤西舟车之会 美誉,更有 潇贺古道 沟通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倘若搜钩交通,既可研究佛教东传路线之史阙,又可考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之线索;若陆贾祠于德庆锦石山下,则汉使南来,必经此地,复有悦城龙母祖庙碑刻、香山古迹遗存、三洲岩摩崖石刻、元代学宫硕遗等,以地方人物轶事、文物遗佚,究心考索,遍地有宝待发,可谓视野不及而被忽略的文化宝库。 本书留心乡土民俗、田野调访、参互考定,补地方史志之阙;广搜遗闻轶事,图文并存,钩稽地志失载之因,揭其奎壁光而弘扬焉。适合文史爱好者及相关学术研究者阅读。
本书通过华夏先民从东方启航、腓尼基人地中海接力丝绸之路、欧洲人探险开辟远洋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开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个部分,从航运、物产、经贸、科技、文化、民心、梦想等层面,用丰富多彩的邮票视觉语言,全景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准确把握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定位和时代脉搏,深刻揭示源远流长的海上丝路文化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贡献,形象阐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开放融合、互利共赢、睦邻友好、和平发展之路,更是一条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大通道,既蕴含历史情怀,又富有时代气息,内涵丰厚,视角独特。
《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两书,原书均为抄本,现存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两书作者均已无考,约分别成书于明中叶和清初。《顺风相送》包括127则,《指南正法》包括87则。两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
《楚宝》为明末周圣楷编纂、清代邓显鹤增辑的一部楚志全书,上起黄帝时楚人的始祖祝融、熊绎,下迄明末人物如陶汝鼐、王船山等,涉及清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年代。所记范围,秦以前以楚国为界,汉魏以后大体以今湖北、湖南为界。共四十五卷,分大臣、名臣、大将、名将、智谋、谏诤、文苑、良史、典故、山水等二十六门,悉录史志原文。该书体例严谨,考证详审,书中对人物的择取标准相对较高,所用史料,亦多采自正史,因而具有较大的文献和史料价值。该志由明末周圣楷初刊于明代崇祯十五年,历经兵燹,流布甚罕。清道光年间,著名文献家、湖南新化人邓显鹤访得周氏家藏本,于道光九年(1829)重刊。重刊时,除了校雠原书,邓氏还做了不少考异和增辑,附于各卷之末。此次整理,即以道光邓显鹤增辑本为底本,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
《中国边疆学年鉴.2019-2020》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年鉴,共计82万字。该书稿以总结边疆研究学术信息、引领学术前沿为宗旨,由《特载》《2018-2019年中国边疆研究综述》
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亚欧大陆,贯穿65个国家和地区,是古代中国和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通道。在21世纪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古旧地图收藏首屈一指,本书在对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代地图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材料,对中国古代各专题地图的发展脉络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石,从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中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