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地名众多,许多地名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在潜意识中影响、塑造着当今的中国人。通过地名,过去与现在、先人与今人相互交汇,形成中华文化的滔滔洪流。 地名,不只是地理学符号,更是古人与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历史社会深度交流后留下的人文印记。地名所承载的内涵是中华大地上一笔宝贵的遗产。本书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根脉,清晰梳理了中国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浓墨重彩地记载下一种让国人潜移默化沉浸其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历史地理论集》主要收录了侯仁之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研究的代表作,同时收录多篇追溯求学经历的文章,展现一代学人的思想与风采。侯仁之的学术工作一方面与国内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又与国际的学术前缘相接轨,《中国历史地理论集》的出版力求突出侯仁之作为研究者和文化交流使者的双重身份。收录的大部分中英文稿均为侯仁之撰写,其中有几篇为首次发表。
本书通过梳理黄河 善淤、善决、善徙 的自然特点和黄河流经三角洲的变迁历史,揭示历代三角洲人治水用水理念的变化、工程建设、工具变迁、人物故事以及治水咏水的民俗民谚、诗歌碑文等。力图通过勾勒历代三角洲人与水同生死、共命运的鲜活历史画面,讴歌人民不畏艰难、英勇创业的抗争精神。
此次选编刘师培著作之精华,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论经学,二为读书札记,三为论文学,四为教科书。丛书共六册。册《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群经大义相通论》等六种,以论经学为主。第二册《读书随笔》《读书续笔》《左盦题跋》等六种,基本为读书札记。第三册《中国文学讲义概略》《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附录》《论文杂记》,三者为刘师培文论之核心,故以《中国文学讲义》为名。其中《中国文学讲义概略》本系单独成书,所述内容在专讲魏晋六朝文学的《中国中吉文学史讲义》之前,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且其书除《刘申叔遗书补遗》中收录外,传本罕见,价值颇高。第四册为《中国历史教科书》 第五册为《中国地理教科书》。第六册为《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清末民初,各类学校相继成立,代替古代书院,这是教育史上的
《宁夏地理》分 总论 分论 专论 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自然、人文地理风貌。 总论 部分表述了宁夏的地理区位、地理过程和地理特征; 分论 部分,按照宁夏综合自然区划结果,分别论述了宁夏平原、宁夏中部干旱带、宁南黄土丘陵区、贺兰山、六盘山的区域特征,体现各地理区域地理要素的规律性和区域差异性,重点阐述了宁夏平原的绿洲农业、中部干旱带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区域开发、黄土丘陵区的人地关系、贺兰山和六盘山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专论 部分选取具有较强宁夏特色的人文地理专题进行深入阐述,包括神秘的西夏王朝及其留下的地理印记,回族人民的特色地域文化,以及在宁夏人地关系演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宁夏生态移民。
本书属于“日本近代对中国边疆调查及其文献研究”丛书之一,获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翻译自日本1931年版的《民俗学上所见之蒙古》(日文书名《土俗学より上観たる蒙古》,被日本学界认为是田野考察的经典之作),为游记性质的历史著作。全书以日记形式记录1906年6月至1908年12月作者在蒙古族地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内容包含语言童谣、人情风俗、商贸经济、文物遗迹等方面,对了解一个世纪前蒙古族人
周振鹤、辛德勇主编的《历史地理》是历史地理类学术论文集。 本书是第三十一辑,篇幅有所增加,收入历史地理类学术论文和文章31篇,都是专业教师和研究者撰写的,质量相当稳定。其中大部分文章的讨论对象相当微观,即使讨论较宏观的课题也选取个案以小见大,这与当前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也是见微知著的学术积累。这些作者都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吸收了历史学前沿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张文木著的《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讲述:中华民族经过严酷的自然淘汰后来到这个世界,落驻东亚大陆,从诞生那天起,她就开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扮演起改天换地的伟大角色。中华民族的历史总体说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历史,而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生产部门,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国家兴衰与气候的好坏紧密相连。气候是造成国家兴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绝对原因。同一气候条件下,在不同制度和地区政治结构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本书介绍了我国34个省级区域(包括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的简称文字,采集了各省的简称或又称文字40多个,作者对各字的形流演变、本义、引申义及相关文字作了比较详尽的解读,其中不乏另避蹊径的独家见解。通过对这些省份简称的介绍,可让读者了解各省简称的由来、历史沿革、地理人文、风物习性乃至当地族群之性格特征。
《徐松与 西域水道记 研究》以徐松和《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对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在嘉道之际的兴起所做的深入研究。生逢时代变革的学者徐松,虽然其学术的成果较为远离政治与社会的前沿,但其学问途径和兴趣所至,不仅是传统文化研究重要的环节,也同样折射出时代变革重要的走向。本书由此个案呈现了清代学术史发展的丰富细节,以及西北历史地理学兴起的重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