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出版社自1964年3月出版《我的前半生》后,2007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全本)》,补充了1964年出版时删掉的16万字;2011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这是溥仪*早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所写的反省笔记;2013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收录了溥仪在清样上批校的亲笔墨迹;2013年1月同时出版了《我的前半生(图录)》,作为其他几个版本的辅助性读物。至此,《我的前半生》的所有版本集结到齐,几个版本反映了这部旷世名著的完整成书过程,对照阅读会使读者对溥仪有更全面、真实的了解。为便于读者收藏,将五个版本统一装帧设计成套装。
晋唐五代宋元古书画,千载传承,其间留下了包括历代内府和重要藏家的收藏鉴定用印。这些古印是不同时代的印记识鉴,是确认古书画所历时代和真伪的依据和见证,但自明代以来,这些鉴藏古印本身的真伪却异常混杂颠倒。作者积数十年之研究,对历代鉴藏古印的真伪作了全面分析和考辨,成此专著次为十章。从面对传世至今包括若干国宝名迹在内的古书画作品作出独立的鉴别。这也应是吉书画研究和鉴定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探求。
本书为“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之二,以永乐皇帝为核心人物,对该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做了细致描绘与生动刻画。作者为典型的历史学者,本套书为其三十年潜心之作。作品迥异于如今流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历史小
本书为“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之二,以永乐皇帝为核心人物,对该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做了细致描绘与生动刻画。作者为典型的历史学者,本套书为其三十年潜心之作。作品迥异于如今流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历史小
本书为“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之二,以永乐皇帝为核心人物,对该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做了细致描绘与生动刻画。作者为典型的历史学者,本套书为其三十年潜心之作。作品迥异于如今流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历史小
本书讲述贞观明君唐太宗(含传记、《旧唐书·太宗本纪》、古今名家评说),唐太宗的父子兄弟,箴规和襄助太宗女人们,皇亲国戚建功勋,秦王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太宗一朝宰相多,六部尚书很关键。本书内容接近根据正史编写,没有任何戏说成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抗战爆发后,高宗武接受蒋介石的指派,辞去外交部职务,在香港以日本问题研究所为掩护,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但是在这段时间,他一度背离蒋介石,为江精卫“和平运动”从事秘密外交活动,并追随汪精卫去上海,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后来又与陶希圣一起逃离上海,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高陶事件”发生后,外界一直希望从高宗武口中,了解到汪精卫“和平运动”的真相,虽只言片语,亦必弥足珍贵。但是他始终守口如瓶,对当时的经历避而不谈。这本《高宗武回忆录》是他离开香港赴美国定居后,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但是书稿完成后,他很快放弃了出版意愿,以致许多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不知道有这部书稿存在。直到2005年6月底,这本回忆录的手稿才被意外发现,由陶恒生先生译成中文,并对相关史实做了详细的考订和注释
抗战爆发后,高宗武接受蒋介石的指派,辞去外交部职务,在香港以日本问题研究所为掩护,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但是在这段时间,他一度背离蒋介石,为江精卫“和平运动”从事秘密外交活动,并追随汪精卫去上海,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后来又与陶希圣一起逃离上海,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高陶事件”发生后,外界一直希望从高宗武口中,了解到汪精卫“和平运动”的真相,虽只言片语,亦必弥足珍贵。但是他始终守口如瓶,对当时的经历避而不谈。这本《高宗武回忆录》是他离开香港赴美国定居后,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但是书稿完成后,他很快放弃了出版意愿,以致许多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不知道有这部书稿存在。直到2005年6月底,这本回忆录的手稿才被意外发现,由陶恒生先生译成中文,并对相关史实做了详细的考订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