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纪晓岚,名昀,乾隆时期的学界领袖、文坛宗师。他学识渊博,被乾隆赏识;他工于对句,令世人惊叹;他作《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并美。《纪晓岚》这本人物传记将带你走进纪晓岚的人生世界。《纪晓岚》的作者是唐新梅。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凡的人物。他怀抱崇高理想,不懈革命,开创民国,翻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孙中山的一生中,有许多追随者和得力助手,他的机要秘书戴季陶就是其中之一。本书从 生逢时代 聚于一处 亡命日本 依偎扶助 共事广州 不离不弃 创办杂志 共研理论 建立军校 相伴北上 戴季陶主义与孙中山 六个篇章讲述了孙中山与戴季陶的故事,图文并茂地缅怀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同时也深度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重要的思想者、理论者和政治人物戴季陶的尽忠职守与反复多变。
梁启超(1873—1929),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齐小刚所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梁启超》以信而有证的史料,秉公立论,分段评说,准确地勾勒了梁的政治生涯,探讨了改良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同时对梁的思想和学术文化作了富有哲理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新观点。《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梁启超》中还对梁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等作了介绍,轻重谈雅恰到好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1912年1月1日,年仅19岁的杨杏佛在孙中山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任收发组组长。虽然仅有三个多月时间,但杨杏佛深为孙中山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染,在他年轻的心里埋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种子,扣好了 人生粒扣子 。从此,无论身在何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杨杏佛不断奋斗。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 敬佩孙中山 加入同盟会 、 初见孙中山加入秘书处 、 践行中山愿留学寻科学 、 追随孙中山任职大帅府 、 随侍孙中山筹建中山陵 、 继承中山志维民权遇难 六个篇章,全面地展现了杨杏佛在孙中山精神影响下英勇奋斗的历程。
杨寿国著的《阿登纳传(1876-1967)》是联邦德国首任 康拉德·阿登纳的传记。阿登纳是一位跨世纪的人物,他一生历经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时期、盟国占领期和联邦德国等五个历史时期,可谓饱经历史沧桑。面对战败的废墟,出任 的阿登纳使德国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从战败的废墟重新崛起为欧洲巨人,可以说他是战后德国恢复和再次快速崛起的 人物,是欧洲统一的主要 。从这本传记可以看到阿登纳跌宕的人生经历,德国从战后恢复到重新崛起的全过程以及法德和解、欧洲联合的艰难起步。
孟祥才所著的《王莽传》以生动华美的笔触,论述了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如何由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知书达理”的青年才俊,在与其诸父、兄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升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了西汉末期的朝政;继而又如何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符瑞,以“禅让”的方式迈向权力 ,登上新朝皇帝的宝座;再后又如何以一系列的“新政”如“王田”奴婢政策、“无均六管”之法、民族外交新规、行政货币改革等激化了本来已经趋向尖锐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在汹涌澎湃的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走向灭亡。其中,深入论述了王莽篡政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细致剖析了王莽的思想和性格,生动描绘了新朝新贵的众生相, 深刻揭示了王莽新朝灭亡的必然性: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阶级、集团和人物,无论一时显得多么强势、善伪、残忍、狡黠, 都逃不
山茂召(Samuel Shaw,1754 1794),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杰出战将、建国初期著名商人,美国驻中国广州、第二任领事。山茂召的事迹和日记由乔赛亚;昆西(Josiah Quincy)编著成书,即《山茂召少校日记及其生平》。传记部分记录了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军中生活、历次战役以及中美交往开端时期的历史图景;日记部分描述了他数次来华途中、在华及周边地区的见闻,以及参与亚洲贸易的过程;附录部分系山茂召与美国政界首脑等的通信往来。
赵一荻、顾维钧等著的《少帅春秋》是十余位亲历者对中国现代史传奇人物张学良沉浮一生的集体回忆,涉及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众多历史事件,以及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演变、与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的情感纠葛,为读者了解民国史提供了众多崭新视角和鲜见资料。这些亲历者,既有张学良的侍卫、女佣、英文教师,也有与其有过密切交往的外国记者、东北大学老校长,还有顾维钧、唐德刚等政、学界闻人,资料新颖全面,史料价值重大。
《虽九死其犹未悔(群言典藏)(精)》是一位在民盟中曾任要职的老人叶笃义的八十回忆。他曾参与了民盟创立与发展的许多重要活动,他的经历是以报国、兴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本书内容由一段段原汁原味的生活构成,间或闪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平实而感人。
李光耀先生从曾祖父母和自己的童年时代开始回忆,上私塾、小学、中学,出国留学,回国后当律师,终于踏上政治道路,自己组建人民行动党,提出符合人民实际意愿的行动纲领,经过曲折的过程取得政权。他作为天才的领导人,率领新加坡人民勇往直前,化危机为转机,从而创造了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在里程碑一样的历史事件中(1954—1959反殖民统治;1960—1961人民行动党党内斗争与分裂;1963—1965新、马合并与分裂;1965独立建国;1965—1971经济蓬勃发展;1980至今领导权转移并继续发挥强势的影响力)作者不自觉地透露出成功领导者迥异于失败领导者的特质:智慧、支配力、自信、知识及活动力。《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充分展示了李光耀先生的治国理念——精英主义、贤能制度、实用主义和亚洲价值,生动表现了他的一些治国
爱娃·庇隆只活了三十三岁——以精疲力竭的节奏。爱娃·杜阿特·德·庇隆步入阿根廷的历史,只用了短暂的七年时间,即1945年至1952年。其中包括她迅速的、势不可挡的上升,她的*,她荣耀而短暂的辉煌以及瞬间消失的败落。爱娃·庇隆的经历令人难以置信,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是演员、传媒人、人民的王后、圣母还是颠世盗名的女人?《爱娃·庇隆传》中通过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展示了爱娃·庇隆的神话,她在一个寻求认同的国家里,找到了自己美的角色……《爱娃·庇隆传》由若娜·斯彭塞编著。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和沈钧儒纪念馆联合出版的《君子至爱——沈钧儒家书》收录了曾任民盟中央 ,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主战士,“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先生从1901年到1957年分别给妻子、兄弟、子女、孙辈的200多封家信,这些家信都是沈钧儒家属献出的珍宝。 通过《君子至爱——沈钧儒家书》中的这些家信反映了不同时期沈钧儒先生的活动轨迹, 读者去触摸沈钧儒先生几十年不平凡的人生,以及那一段段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重要历史,令人为之动容。
......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经典名作,被誉为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之一。在本书中,梁启超以 常带感情 之笔,从李鸿章的早年经历落笔,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的才华、功过和地位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读来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既是了解李鸿章的经典读本,也是解读近代史的一把钥匙。
邓小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 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 它给中国带来一次次机遇,一次次推动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国际政治家的风采。 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 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刘金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