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凡的人物。他怀抱崇高理想,不懈革命,开创民国,翻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孙中山的一生中,有许多追随者和得力助手,他的机要秘书戴季陶就是其中之一。本书从 生逢时代 聚于一处 亡命日本 依偎扶助 共事广州 不离不弃 创办杂志 共研理论 建立军校 相伴北上 戴季陶主义与孙中山 六个篇章讲述了孙中山与戴季陶的故事,图文并茂地缅怀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同时也深度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重要的思想者、理论者和政治人物戴季陶的尽忠职守与反复多变。
1912年1月1日,年仅19岁的杨杏佛在孙中山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任收发组组长。虽然仅有三个多月时间,但杨杏佛深为孙中山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染,在他年轻的心里埋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种子,扣好了 人生粒扣子 。从此,无论身在何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杨杏佛不断奋斗。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 敬佩孙中山 加入同盟会 、 初见孙中山加入秘书处 、 践行中山愿留学寻科学 、 追随孙中山任职大帅府 、 随侍孙中山筹建中山陵 、 继承中山志维民权遇难 六个篇章,全面地展现了杨杏佛在孙中山精神影响下英勇奋斗的历程。
《虽九死其犹未悔(群言典藏)(精)》是一位在民盟中曾任要职的老人叶笃义的八十回忆。他曾参与了民盟创立与发展的许多重要活动,他的经历是以报国、兴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本书内容由一段段原汁原味的生活构成,间或闪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平实而感人。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和沈钧儒纪念馆联合出版的《君子至爱——沈钧儒家书》收录了曾任民盟中央 ,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主战士,“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先生从1901年到1957年分别给妻子、兄弟、子女、孙辈的200多封家信,这些家信都是沈钧儒家属献出的珍宝。 通过《君子至爱——沈钧儒家书》中的这些家信反映了不同时期沈钧儒先生的活动轨迹, 读者去触摸沈钧儒先生几十年不平凡的人生,以及那一段段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重要历史,令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