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 Japanese Style ;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 情人旅馆 内部装潢 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挖掘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当代日本极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都筑响一,从杂志记者到做书编辑,他拒绝乏味,打碎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怪招迭出,特立独行。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 不要跟同行喝酒 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 不把东京放在眼里 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对人间的温暖观察,剑走偏锋的编辑生涯是对主流社会与体制的不妥协。 这本书是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更是一段洒脱、真实、痛快的编辑传奇。
沙飞,著名摄影家、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开拓者、著名记者。原名司徒传,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1950年3月4日殁于石家庄,时年38岁。沙飞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如《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白求思做手术》、《战斗在古长城》等,我国曾发行过沙飞摄影作品的纪念邮票。沙飞走在中间。他昂着头,默不做声。……这时,持枪者突然立正,向沙飞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然后就朝着他的背影瞄准。沙飞依然如故,只等着那致命的一枪。那一枪响了。沙飞倒了下去,脸朝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的,沙飞是个悲剧,但那是何等的悲剧?那悲剧透着铁色,在历史深处闪耀着,再也不会消失了。《铁色见证:我的父亲沙飞》以30万字全面详尽地记录了沙飞38岁却充满传奇的一生,并收录有100余幅珍贵的沙飞摄影作品。
《慈胜寺壁画精品线描集》由李佳泓著,收录了慈胜寺壁画中的经典线描作品:如意轮观音菩萨像、虚空藏菩萨像、执莲观音菩萨像、焚香双菩萨像、供养菩萨像、观音菩萨坐像、执莲供养菩萨头像及三组菩萨像的设色图,力求
本书是一本线稿插画集。线稿既可以作为色稿前的一个阶段,也可以作为完整的插画作品。全书分为三部分,其中“渔梦谣”收录了古风类的线稿插画,“寻花集”收录了洋装类的线稿插画,“往月记”收录了幻想类的线稿插画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
由罗伯特·谢尔顿所著的《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1)》是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谢尔顿唯一著作。罗伯特.谢尔顿是将迪伦推向成功的 功臣,他为迪伦写的这部传记是迪伦 认可的传记作品,其价值甚至远超迪伦的自传。他将迪伦每个时期的创作和生活梳理得 仔细顺畅,故事性很强。该书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美国音乐文化和摇滚文化。北京外语国语大学副教授滕继萌看过30多本迪伦传记,他推荐了这本,也是他让学生 的作品,同时也是音乐业内人士 认可的迪伦传记。
高校创意写作系统在美欧已有80余年历史,201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为大陆第一家正式开始招收创意写作专业方向本科生的高校,积极开展与创意写作有关的专业改革实践。本书为该校“广外创意写作译丛”中的一种。
这是一本无字的图像小说,故事主人公小猴、小猪从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转化而来,主人公小猴代表小男孩自我身份的认同,希望自己像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是无所不能的传奇英雄。故事以成年后的小猴邀友
《书画同源·潘天寿》由朱剑著
刘炽,,他以六十年的创作生涯,创作了包括《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众多经久传唱的音乐作品。毛主席评价他的作品“很有中国气派”;周总理曾说刘炽是“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创作的《祖国颂》“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本书以刘炽在延安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为人民谱写时代乐曲为主线,讲述了刘炽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弘扬了这些经典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是一本能够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然而,我们在对山本耀司的解读中,先锋观念往往被放大,却忽视了他在衣服中倾注的工匠精神。 在《做衣服》中,山本耀司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女人和美裳的独到观点,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山本耀司也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 书中还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问题,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同时本书附有山本耀司珍贵的设计手稿,时装发布会的精彩瞬间,童年照片、生活与工作近照,以及与友人的合影等多幅照片。 继《我投下一枚炸弹》后,山本耀司再度袒露人生以及他的创作本质。
《岁月——叶少兰从艺六十年之感悟1950-2010》分上下两篇。上篇回眸,分别由“儿时记忆”、“逆流行舟·上下求索”、“艺海无涯”、“我崇敬的祖父叶春善”四块组成,为叶将军个人回忆。下篇叠翠,分别由“纪念我的父亲叶盛兰大师”、“学艺谈戏”、“随笔”、“艺术评论”四块组成,为叶氏随笔和评论集萃。《岁月——叶少兰从艺六十年之感悟1950-2010》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丰派传人”、丰子恺研究专家吴浩然所编图文集,约十万字,配彩插近百幅。丰子恺和梅兰芳都是文艺界的大师,在文艺界都取得了的成就。更为可喜的是,两人惺惺相惜,交往不珍贵照片存世,丰子恺也有专文记录。受梅先生的影响,丰子恺与戏曲很是有缘,开始听戏画戏,并逐渐悟出了门道。本书的内容结集,前言介绍两人的交往与丰子恺画戏。正文分三部分:部分主要选取丰子恺的五篇撰文,畅谈访梅兰芳的感受与怀悼梅兰芳之文;第二部分重点选取丰子恺的相关影像、梅兰芳的旧时影像与戏曲照片。第三部分是柯灵、黄裳、陈巨来、丰一吟等人对丰子恺访梅的述评。丰子恺的黑白影像资料和梅兰芳的彩色戏装照片,双美至极,精彩呈现,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丰富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