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美玲的诗歌作品自然灵动,情感呼之欲出,精神自由。在被世人整整遗忘了五十年后,她的作品才被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发掘并整理出来。1984年,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 心灵的粮食 ,被世人静静赏读。 金子美玲童谣诗集 丛书精选了金子美玲童谣诗歌三百一十七首,包含广为传诵的《天堂里的妈妈》《寂寞的公主》《美丽的小城》《向着明亮那方》《芒草和太阳》《卖梦的人》等名篇。译者千叶万希子,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日籍留学生,熟悉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在此次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作童真童趣、天真纯净的风格,原味呈现金子美玲的精神和气质。书中还配有原创手绘插画六十幅,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与金子美玲的诗歌相得益彰。
本书精选了学者陈漱渝先生珍藏的他与戈宝权、胡愈之、李霁野、茅盾、聂绀弩、钱锺书、沈从文、唐弢、萧军、周海婴等89位代鲁迅研究学人、历史事件亲历者、现当代文坛名家、鲁迅亲朋的几百封书信。两代学人鱼雁音书,不厌求详地爬梳考证现当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领域的诸多学术问题,其中不少史料成为撰写1981年版和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的重要依据,反映出鲁迅学的科学体系日趋成熟的历史过程。书信字里行间流淌出学人治学著文、待人接物的种种细节,令人动容。这批书信的面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又不失为读懂鲁迅与那个时代的另一个入口。
本书系青年评论家杨光祖教授的一部文学评论集。首先,其文学评论,是基于文本细读来探讨,所言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如对苏青、格非、孙慧芬、阿信等作家文本的论评,可见一斑。其次,理论视野开阔,能够对评论家的评论展开多角度解读,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纵横自如,读来既有厚重感,又令人耳目一新,如对李建军、王彬彬、刘川鄂等评论家的文本评论,可圈可点。再次,关注作家文本中对于女性书写的态度,并能从评论中表达出对于女性的深切同情与理解,这难得的性别视角为其评论增加温度。而且,杨光祖教授的评论能够在批判中逐渐呈现真理的光芒,这既仰仗才华,又需要勇气,并 读者抵达文学评论的至高境界。
中国自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农业文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攻击之下有效被颠覆。
《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作品精选》是梅雨墨主持编纂的散文集。 近几年来广大作者在西散原创平台及期刊上发表了数千篇散文,梅雨墨从中精选出代表性的作品囊入此书中,并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分为《风雅颂》《解语花》《菜根香》《纸上雪》4辑。
本书是老年作家涧蔷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线为轴,记录了作者的小孙子恺晫从2015年到2021年间的成长过程。这些发生在小孙子恺晫身上的种种难忘的事,均为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充满了情趣。这些琐碎的记忆,构成了一幅小孙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生动图画。在爷爷的笔下,小孙子恺晫是一个聪明、懂事、活泼、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他的成长,无不渗透着爷爷的心血。这是一部长辈写给晚辈的爱的日志,也是一部充满浓浓爱意的生命之书。
《乡愁·中国》收录的100个传统村落,几乎全是经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机构认定的拥有中国特色、拥有乡愁气息的传统村落。本套丛书按照这100个村落日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成10卷。所有图片由摄影师一手拍摄而成,文字均为摄影师深入村落调查、采访、搜集所得。每一个村落的摄影作品和调查报告都会涵盖其整体概貌、特色建筑、手工遗迹、历史遗迹、以及人与村落的关系五大主题。本书所有内容均为中英双语,旨在让中国读者以新的视角去解读村落、品位乡愁的同时,也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打开一扇窗户。 本书《乡愁·中国(卷一)》包含了经围在28°N~50°N,121°E~127°E的10个传统村落:新生村、松岭屯、锦江木屋村、东烟墩社区、大庄许家社区、烟墩角村、佛寺村、东楮岛村、走马塘村、里箬村。
《草木温柔 长沙植物的倾情记录》是一本关于长沙的草木散文集。作者以温柔的视角、严谨的语言描绘了长沙当地的草木花卉的萌发、凋谢。原本仅是自然规律的春夏萌荣、秋冬凋零,在作者笔下,融入了长沙的历史、人情,呈现出一派生机之相。文中以草木为载体描写长沙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与长沙草木有关的人情故事,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长沙。书中有从专业角度的简单介绍,多的是自己与它们之间发生的趣事,以植物见品性,展示着作者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草木温柔 长沙植物的倾情记录》能将读者带入作者那充满花草芬芳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