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也披着红披风--- 勇敢探索全世界 导读/童书评论者余治莹 初初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看到的是拥挤的人群,听到的是嘈杂的声音,感受到的是脏乱与烦扰,直觉地就会讨厌起这个地方,转身就走,毫不恋栈,再也没有机会细细探索、慢慢品味,或许因此错失许多美丽的风景,也无法触及到可爱的人与事了。 这本《奶奶的红披风》里的小男孩,才刚到达奶奶居住的城市,就看到地铁站里拥挤不堪的场面,听到马路上施工的轰隆声及交警指挥交通的哔哔声,再看到满墙的涂鸦及乞讨的乞丐,马上就认定这是个拥挤、嘈杂及杂乱的可怕城市,根本不适合亲爱的奶奶居住。 幸运的是,这个小男孩有个睿智开朗的奶奶,决定带着孙子好好认识这个城市。不过奶奶知道,小男孩已丧失探索的勇气,进而生畏。首先要消除的是萦绕在他心头的满
《你能多陪我一会儿吗?:儿童安全感培养绘本》是AOI世界插画大奖得主、《小熊很忙》作者本吉 戴维斯创作的一套暖心成长绘本。 绘本共3册,讲述了小主人公诺一和小鲸鱼之间温暖的友情、诺一和爸爸的父子感情,以及奶奶和小鲸鱼的故事。本吉 戴维斯用温暖的故事,帮助孩子懂得爱与陪伴的意义,给予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陪伴,让孩子一生都能被暖暖的爱和童年治愈。 《诺一的神秘客人》:懂得理解和陪伴的意义,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诺一捡到一只搁浅的小鲸鱼,并把它带回家偷偷照顾,对它倾诉着自己的海岛生活。神秘客人还是被爸爸发现了。不过,爸爸终于也意识到诺一原来如此孤独 《小鲸鱼回来了》:善良和勇气,足以抵抗成长路上的所有风雨。 天快黑了,爸爸还没有回来,诺一有点担心,决定出门找他。诺一找到了爸爸的渔船,可船上一个人
这是一本原创故事绘本,适合3~6岁小朋友阅读,讲述的是不同个性的老两口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有一天,他们吵架了,要分家,方脸公公要求所有方形的东西都归他,圆脸婆婆要求所有圆形的东西都归她,结果却发现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都是既有方又有圆,根本分不开,从此以后老两口再也不吵架了。这个故事情节简单易懂,角色形象亲切可爱,特征鲜明,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记住。文字朗朗上口,布艺拼贴的表现手法让画面视觉新颖,充满传统文化韵味。同时又隐含哲理,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同的形状和个性,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和接纳差异,即使人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也可以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贝琳达虽然因为有一双大脚而被排斥在舞台之外,但是她勇敢坚强,坚持不懈,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终于成功地登上了舞台。作者希望孩子面对事物的表象时,可以看到真正的内涵和价值,也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别人,不把嘲笑别人作为好玩有趣的娱乐。
生活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等事情闹矛盾,《菲菲生气了-- 的生气(精)》中菲菲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 逼真,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给幼儿良好的暗示。 《菲菲生气了-- 的生气(精)》告诉你应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设法摆脱愤怒的情绪,重新使自己快乐起来。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尝试自我调节情绪。
《是谁在悄悄和我们告别》书中将地球比喻为一栋巨大的房子,在这栋房子中,汇聚着各种生命,也创造着无数的生命奇迹。森林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饮用水,我们向萤火虫学习并发明了日光灯,很多动植物为人类的疾病提供了各种解决办法 每个生命都是如此独一无二,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多样性,就是这所大房子里*珍贵的财富。人类的过度的利用和消费,严重的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而当海龟、珊瑚、大象、犀牛、蝙蝠、野生鸟类等这些 地球卫士 消失的那天,人类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这本书不仅呈现了一个个让人惊叹的事实,也将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书中丰富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创造性地让孩子了解 生物多样性 这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做什么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从而
熊爸爸要去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六个月, 这是一家人*次分开这么久 小熊一家在《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后,再度面临考验。 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姐姐和熊弟弟,各有什么点子, 来抚平家人分离的焦虑,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应远方的亲情 。
绘本改编自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名篇 《丽人行》。故事讲述了唐代天宝年间,三月初三,虢国夫人豪华大气的府邸内,仆人门在为上巳节夫人游春紧张地做着准备。虢国夫人的小女儿因为一只狮子狗,偶然间结识了一个新朋友 小厨娘。华丽的游春队伍出发了,小女孩在途中看到了朱雀大街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听奶妈讲述了小姨杨贵妃的故事、在曲江池边品尝了皇家御膳,同时也感受到了丽人们的傲慢、奢靡。 小厨娘一家为了曲江盛宴辛劳了一天,面对的却是受罚的结局,这是为什么呢?夜色降临,杨家人点起千支红烛照明打道回府,岸上的烛火与倒映在水面的星河交相辉映。马背上,疲惫的小女孩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2020年凯迪克银奖图画书《熊来了》从一开始就能成功抓住小读者的心,在封面上探出半个身子的熊,不正是一个又萌又憨又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吗?不知从哪里奔涌过来的小河,朝着不知哪里欢腾而下,连小河也不知道自己是小河,更何况那只好奇的熊。 那一定是一只非常年轻的熊,或者是刚刚从冬眠中醒来,反正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否则不能不知道小河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年轻*可贵的品质就是对于未知充满好奇,并且敢于尝试----熊趴在河边倒地的一株枯树干上,将胖乎乎的爪子探向河里......此时,一位有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人类妈妈可能会大声喝止,从而确保了孩子的安全,却也结束了他那即将开始的美妙旅程。但莽撞的熊却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压断了树干,然后本能的、无知无畏地 跳 进了河里。
小熊的爸爸今年做生意失败, 又一直找不到工作, 家里剩下的钱不多。 但是,圣诞节快到了,那是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 。 谁说礼物一定是新的东西呢? 也许失而复得,更是一份温馨的礼物
《*后的百鸟羽衣》民间故事《百鸟衣》,作者曾到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采风,以中国西南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为背景,以此为背景创作,赋予经典故事新的生命力,讲述一个生态保护的故事。 自然保护区有99只飞鸟死亡,护林员男孩和鸟婆婆进入林区调查,发现有人意图制作百鸟羽衣。并传说着,穿上百鸟羽衣,就能拥有飞翔和统治山林的力量 原来是蟒蛇作怪,它意图借助百鸟羽衣逃脱保护区的禁锢,夺回族群的栖息地。 本书通过男孩古卡的视角探寻百鸟羽衣谜案,展现一个孩子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成长心理。故事曲折动人,启发读者思考 自然保护区的人地矛盾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等问题。绘画结合了东方的水墨与西方的水彩技法,画出保护区溶洞、林区环境,重现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壮丽。
如果把黄河比作母亲,则 天 山可比作父亲。因为有坚韧挺拔的脊梁,才让中国大地景观多样、绿洲万顷、牛羊满仓、水草肥美、安居乐业。绘本《飞行在中国的脊背上》则非常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东西向一列伟大的山脉,山连山,从帕米尔高原直到大海。这是一列见证中国从无到有的山峦,从殷商到周城,从长安到洛阳,从兰州到张掖、从敦煌到喀什。因为有山,山脚下的绿洲才如此可爱。
丝绸之路从汉朝开始形成,发展至今,历史悠久。一本小小的绘本无论如何承载不下它的千年历史。我们的绘本重在启蒙,为的是让小读者能够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条路,它为什么会出现,它从哪里开始,经过了哪些地方,又通向了哪里;这条路上发生过哪些事,走过了哪些人,它带来了什么变化。
《独生小孩》是2015年《纽约时报》年度很好儿童绘本。一本以无字绘本形式展现温馨而动人的故事。一个独生女孩,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她一个人在家,感觉失落又孤独,于是跟着一只神秘的鹿走进了森林,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又神奇的世界。可是……家和家人都距离她那么远,要怎么回家呢?这本书绝妙地捕捉到了一个孩童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世界,描绘了孤独、渴望、爱和快乐。
尾生在桥下等一位女子,女子迟迟不来。尾生为守约定,至水涨潮也不离开。尾生脚下是一片奇特的海水,人入水中就会变成鱼,于是,尾生化身为一条鱼,在水中漫游。尾生在水下结识了一条金鱼,他与金鱼相爱,并生出了一条小鱼。不久后,潮水退去,当尾生重新显露出人形时,发现那只金鱼正是他当时等待的女子。二人相认,却发现他们的小金鱼不见了。为了找到孩子,他们决定每天到集市上救一条金鱼,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天不遂人愿,尾生和妻子每次救出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仍然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地把每个人送回家。时间一天天过去,尾生和妻子救了很多人,却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一场大水袭来,尾生重回水中
见过大海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了解我们祖国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从哪里到哪里,它有多长,大海的岸边有哪些城市、沙滩、建筑?海上有哪些海岛和渔场?大海,到底有多神秘?海岸线的地图有很多,但把大陆海岸线沿线景致手绘出来的一定不多。带着这些不解与好奇,通过小小的、长长的绘本《中国的海岸线,你了解吗》,走近大海,去了解中国的海岸线。
暴风雨过后,一场可怕的火灾吞没了女孩和她的狐狸伙伴的城堡。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走向未知的世界。他们一起攀登险山、行进万里,穿越了黑夜,历经了重重危险,终于在朋友的帮助和指引下,走向了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新的一天。 这是一本触动人心的希望之书,也是一首对乐观、坚韧和勇气等品质的赞美诗。它会给每个身处困境的人带来勇气和希望,让他们相信:只要怀着希望,抱着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追寻,就会迎来绽放光明的新生。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有着很长的历史,在绘本里,只能用黄河两岸遗留下的古迹建筑、雕塑等来说明它曾经的沧桑。对于孩子而言,这只是一本关于黄河的启蒙读物,它能做到的就是开启孩子对黄河的基本认知,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次的感知,奠定了孩子对黄河的探究欲,因此,有关黄河的神话、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古代建筑、诗词和歌曲,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查询资料,获得引申知识的认知。而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将开启孩子自主学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