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担任2000~2003年国际物理奥赛国家集训队教练的6位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集体编写,在培训与选拔国际物理奥赛国家集训队队员所用习题和选拔题的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编写时又根据当前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补充.题目内容覆盖普通物理学的各个方面,题目深度富含多种层次,适合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作者根据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提出完整的解题思路,并作了详简适当的解答.某些题目在解答之后,还就该题的解题方法、题目背景、物理意义等作出点评,以拓宽读者的思路. 本书可供有志于参加国内和国际物理竞赛的学生参考,对培训和选拔各类物理竞赛队员的教师有所帮助,对于准备参加物理类研究生考试的读者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奥赛物理试题选(第二版)》第二版保留并增补原来的 “假期辅导班联谊赛试题”部分,取消了原有的书中第二部分“择优选拔考试试题选”,代之为新的第二部分“科学营试题”和第三部分“金秋营试题”。 《奥赛物理试题选(第二版)》题目按年度编排,每套题都给出详细解答。题目涉及范围主要参考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考试大纲, 少量内容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大学普通物理教程中的若干部分。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和优秀学生选拔考试的中学生可用作参考,也可供各地物理教员和酷爱物理学科的中学生作为一本有益于提高物理认知水平的参考读物。
本套书共6卷,给出了美国初中数学竞赛的相关试题及解答,可为备战AMC8做准备,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AMC8重要的常考知识和技能、技巧,每卷都给出了相关实例、大量练习题和所有练习题的详细解答,第6卷还给出了相关的模拟试题和详细解答。本书可供5至8年级的学生或数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由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组织富有程序设计教学经验的省内知名一线教师编写。这是一本适合教师们校内开展信息学竞赛辅导、社团课、兴趣班的教材。本书没有繁琐的描述,一切从程序设计应用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让读者掌握C 语言的基本语法,三大程序设计结构以及数组、函数,初步学会并应用STL、穷举、搜索、贪心和动态规划算法。本书切合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旨在普及计算机编程教育,培养读者的计算思维能力。 本书可作为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参考。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在命题模式与考查内容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机械单一的概念背诵题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考查参赛者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的综合性问题。题目的背景知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经典结构、反应或方法,越来越多的一线科研内容开始走入竞赛。这些改变,在科学素质与思辨水平上无疑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收录了2011-2019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决赛18套试题的解析。对每道题目,从命题者的角度给出了详尽的分析过程,力求通过演绎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合理的解题思路。本书可作为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参考书。
本书收录了“小学数学世界邀请赛”*届(1998)至第十九届(2016)的全部试题,每届包含个人赛和队际赛两套试题。对每一道试题均给出详解,有些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目的是使读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本书收录了“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届(1999年)至第十七届(2016年)的全部试题,每届包含个人竞赛和队际竞赛两套试题。本书对每一道试题均给出详解,有些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与评注,目的是使读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本书给出了作者编著的《数学解题策略》(第二版)中全部习题的详解,有的给出了多种解法。这些习题的解答几乎涵盖了数学竞赛中所有的解题策略。本书对部分习题还做了点评。这些习题的点评不拘形式,或是问题的引申和推广,或是类题、似题的分析比较,或是问题的多种解法,或是试题的来源、背景。点评的目的是使读者开阔眼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书给出了《从数学竞赛到竞赛数学(第二版)》第3章 竞赛数学的问题与方法 中全部习题(共368道题)的详解。并特别注重新颖巧妙的解法。本书对部分试题还作了点评,试题的点评不拘形式,或是问题的引申和推广,或是类题、似题的分析比较,或是多种解法的优化点评,或是试题的来源、背景。点评目的是使读者开阔眼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书收录了第1届(2003年)至第14届(2016年)国际小学数学竞赛全部试题,对每一道试题均给出详细解答,有些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与评注,以使读者开阔眼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本书是美国著名数学竞赛专家Titu Andreescu教授编写的数学竞赛不等式知识教材. 本书包含Muirhead不等式,以及各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挑选了很多经典问题来介绍换元法、归一化、几何不等式转换为代数不等式、切线法、待定系数法和反证法等,还介绍了两种新方法,SOS方法和SOS-Schur方法.本书按照难易程度给出了大量的基础问题和进阶问题,并给出了至少一种解法. 本书适合热爱数学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特别是从事数学竞赛相关事业的人员参考使用.
1956年,在华罗庚等数学家的倡议和积极组织下,我国开始了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1985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并于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31届赛事。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舞台上,我国初是旁观者,之后成为积极参与者,如今已是佼佼者。在国内,数学竞赛因国家队在国际奥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备受师生追捧;又因被不断泛化和异化,多受非议。在人才培养方面,参加数学竞赛的选手中,有些成长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有些在物理、化学、生物及计算机专业取到了很大的成就,有些成了明星企业家,还有些成为奥数教练。当然,也有人会质疑中国至今未获得过菲尔兹奖。 我们邀请各年代的数学竞赛的密切接触者 参赛选手、培训专家和学者、学生家长等编写了这本文集,针对数学竞赛的历史与现状、数学竞赛的命题与培训、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6讲,包括集合及其应用,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递推数列及其应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其应用,复数及其应用,多项式及其应用等内容,每节后面配有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本书适合于初、高中学生,初、高中数学竞赛选手及教练员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数学专业开设的 竞赛数学 课程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座教材。
本书分类剖析第1—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等5章,用物理语言详细地阐述物理现象、概念和原理,剖析相关物理基础知识的应用,同时采用图解法破解物理抽象过程,给出数学运算的关键步骤,并对部分知识点做了相应拓展,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书可作为中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辅导书,是中学生参加各类中学物理竞赛、高等院校选拔的备书籍,也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供各类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师生使用。
本书包含2010—2019年举办的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全部试题,对每一道试题都给出了详细解答,对有些试题还作了延伸性的讨论。对于一些难以为我国读者理解的内容和一些较为陌生的数学概念,以编译者注的形式给出了注释。为便于阅读,还在专题分类中对有关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作了介绍。 本书可供对数学奥林匹克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也可供教师、数学小组的指导者、各种数学竞赛活动的组织者参考使用。
《奥赛物理试题选(第二版)》第二版保留并增补原来的 “假期辅导班联谊赛试题”部分,取消了原有的书中第二部分“择优选拔考试试题选”,代之为新的第二部分“科学营试题”和第三部分“金秋营试题”。 《奥赛物理试题选(第二版)》题目按年度编排,每套题都给出详细解答。题目涉及范围主要参考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考试大纲, 少量内容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大学普通物理教程中的若干部分。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和 学生选拔考试的中学生可用作参考,也可供各地物理教员和酷爱物理学科的中学生作为一本有益于提高物理认知水平的参考读物。
本书按照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知识体系的要求编写,与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和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同步配套,并相应地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精选典型例题,给出不同的剖析与解法,进行详细讲解,还编写了课外习题,供学生训练,便于学习者了解数学竞赛的各项要求,积累有关答题节奏和策略,使之奠定“思想之基”“方法之基”,练好数学解题的内功,做到 高 妙。 本书适用于参加高中数学联赛的学生学习和训练,对参加大学自主招生、高考的学生及高中数学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按照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知识体系的要求编写,与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和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同步配套,并相应地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精选典型例题,给出不同的剖析与解法,进行详细讲解,还编写了课外习题,供学生训练,便于学习者了解数学竞赛的各项要求,积累有关答题节奏和策略,使之奠定“思想之基”“方法之基”,练好数学解题的内功,做到 高 妙。 本书适用于参加高中数学联赛的学生学习和训练,对参加大学自主招生、高考的学生及高中数学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