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希贵老师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视为作者的 半生自传 。 作者曾历任山东省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等。本书记述了作者在这一期间的教育历程,及其教育教学和管理思想形成的过程。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以教学、教育、管理三条主线,系统展现了作者探索教育本质规律的过程。既有初为人师的青涩、刚做领导的执拗,也有失败时的反思、成功时的冷静。书中的故事和案例,充满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部适合所有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阅读的著作。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者的能力。本书从幼儿如何学习出发,阐述了为什么要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的自主学习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困境,它与幼小衔接、深度学习有怎样的关联,早期儿童学习理论对幼儿自主学习的启示,教师如何通过变革幼儿园课程、创设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玩具等方式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以及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专业成长和对幼儿学习的指导。 本书既具有理论深度和广度,又贴近幼儿教育实践。它通过200多张彩色照片、21个视频和80多个丰富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既适合幼儿教师阅读,又可以为广大幼儿家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0 8岁儿童发展适宜性教育》是全美幼教协会畅销书第1名,其权威性和重要性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是早期教育机构开展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指南。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本书(原著第四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完整呈现全美幼教协会于2020年更新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立场声明》; 为了强调全书的核心内容,打破了之前按照年龄阶段来划分章节的局限性,转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展开论述; 从 背景 关系 公平 兼容并包 教师 五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发展适宜性教育,体现了在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上的重要变化; 扩展了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框架,涉及三个核心考虑、九个发展与学习原理和六条行动指南,并且阐明了学习的六大支柱; 辩证分析了自由游戏(自主游戏)、有指导的游戏和规则游戏,提供了关于 发展适宜的做法 和 应避免的做法 的大量实例。 《
随着 双减 政策的深入落实和2022年版数学新课标的出台,作业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之一。深耕作业领域研究二十年的数学特级教师刘善娜老师,继《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之后,推出2.0版的大作业设计。本书聚焦基于学习路径的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具体分为三大部分,从大作业的设计到实施,再到一线教师关于作业的常见问答,解决教师关于作业的困惑和操作难点,让孩子们通过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作业爱上数学学习。
学前领域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节点在于如何提升教师生成课程的能力。此外,生成课程与现今流行的 项目学习 探究课程 主题课程 以及 园本课程 等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课程理念中都包含着生成课程的影子。本书围绕 什么是生成课程 与 怎样做生成课程 来进行架构。在 什么是生成课程 部分,探讨了生成课程的内涵,生成与预设、探究、主题之间的关系,实施生成课程的原则,生成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等问题。在 怎样做生成课程 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成课程的来源、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地图等问题,并提供了多个课程故事以帮助教师理解如何做生成课程。
培育积极的人际关系既是婴幼儿健康发展的 活性成分 ,也是婴幼儿照护的 核心 。积极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能够赋予婴幼儿安全感、幸福感和信任感,让他们可以放松地观察并探索世界,进而促进其情感、社会性和认知等方面的正向发展。 本书倡导以关系为基础的照护模式,具体阐述了: 婴幼儿是有能力且独特的个体,在关系中学习; 婴幼儿发展理论以及他们在社会性、情感、认知、语言、运动领域的具体发展特点; 观察、读懂婴幼儿的方法和技巧,及时捕捉婴幼儿发出的信号; 使用 尊重 反思 联系 策略与婴幼儿进行回应式互动,应对他们的挑战性行为; 以婴幼儿为中心设计课程,促进婴幼儿的完整发展; 在一日常规和过渡环节中与婴幼儿建立积极的关系; 创设及时且适宜回应婴幼儿需求的高质量环境。 本书图文并茂,
本书是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近十年来对幼儿园课程相关问题的思考,包括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环境与资源、教育与课程理论、经典思想、课程游戏化、历史发展、幼小衔接几部分,既有对幼儿园课程热点话题的回应,也有对幼儿园课程重大问题的深入反思和分析。 本书内容丰富,贴近幼儿园实践和理论前沿,是作者长期指导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项目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概述, 系统阐述了项目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开展的背景、项目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幼儿深度学习与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聚焦项目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梳理和论述了项目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在观念、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为项目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弹性计划,讨论了弹性计划的原则、 意向性目标设计、项目主题的选择、项目活动实施中的弹性计划与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第四章论述的是项目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实施,主要从项目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启动、推进、反思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第五章为幼儿项目活动中深度学习的案例集,呈现了幼儿项目活动中深度学习的优秀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在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同伴合作、探究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体现了多元价值,这些价值与深度学习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关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由华南师范大学蔡黎曼教授主编,包括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的概述、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科学区、艺术创作区、建构区、角色区、语言区、音乐区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育支持八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区域活动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特征、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过程和路径、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导原则等内容。 基于多年的研究和大量文
当听到 游戏 一词时,我们的头脑中经常会浮现出很多生动且有趣的场景 为派对活动准备泥土蛋糕,光着脚在草地上奔跑,滚雪球和打雪仗,以及爬树和学青蛙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游戏等同于学习,儿童主要通过游戏来学习。本书则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如何从传统、现代和当代的视角看待幼儿游戏? 如何理解游戏中的 谁、是什么、何时、如何和为何 ? 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记录和解读? 如何支持幼儿开展户外游戏和自然游戏? 如何规划回应性游戏空间? 如何充分利用开放性材料? 如何将幼儿游戏和不同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 如何正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本书既对关键理论和关键概念进行了解释,又穿插了丰富的实践故事和图表,不仅适合幼儿教师使用,还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本书秉承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的育人传统,积极回应新课标育人理念和育人要求,构建了全新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全书分三篇:第一篇从文化溯源,探讨了主题、学习主题与特定学习主题等核心概念,搭建了主题教学理论框架,诠释了 文何以载道 ;第二篇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介绍了 三个一 素养目标体系、学习任务实施 四动力系统 、 四增值 质量评价以及学习任务 六步法 等主题教学实操策略,回应了 文以何载道 ;第三篇着眼课堂样态重构,分析了教材单元、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和校本年度主题课程群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样例,解答了 文如何载道 。 主题教学是不断改进的教育哲学。本书通过扎实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生,构建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新范式,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
在这本针对职前和在职教师的重要著作里,早期数学专家道格拉斯 H.克莱门茨和朱莉 萨拉马向我们展示了 学习路径 如何帮助我们诊断儿童的数学理解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习路径打开了一扇窗,它让我们看到儿童,看到他们数学推理背后,那些内在的兴奋和好奇,进而也让教学更加充满欢乐。它帮助教师理解全班及个别儿童知识和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这对于满足每名儿童的需要非常关键。直接地说,这本书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当前有关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以及如何把教学建立在儿童现有水平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与教育 基于学习路径的研究》第二版中包含专业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资料,它将帮助教师理解儿童早期数学学习路径,成为真正的专业工作者。新版的更新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 明确了 学习路径 和新
共读一本书,共享一段美好的教育时光 阅读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师和家长重视培养的良好习惯。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幼儿教师需要厘清以下问题。 为什么开展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与儿童的发展有何关系? 儿童是怎样阅读的?早期阅读教不教? 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挑选图画书? 不同种类的图画书支持儿童的哪些学习? 如何在阅读中平衡儿童的兴趣与技能的学习? 如何将图画书作为课程资源? 如何创设能引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环境? 如何建设图画书资源库,以支持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儿童早期阅读推广人、幼儿阅读研究者孙莉莉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带你走进儿童的阅读世界,了解儿童的阅读特点,赏析图画书中的 意外之喜 ,体味图画书的课程资源价值,帮助儿童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发现
STEM教育是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综合教育,被公认是培养发现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幼儿教师在实践时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本书是一本关于幼儿园STEM教育的教学指导书。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为早期STEM教育框架,清晰而具体地介绍了STEM教育的核心含义、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的标准以及STEM教师的素养,指出了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要领;第二部分则通过具体且典型的活动案例来分别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幼儿探究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生活问题,为一线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者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和本土化的实践经验。 该书既有理论方法的指导,又有实践案例的示范,既有详细的文字描述,又有相应的视频资源,对于开
绘本作为课程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学习元素。本书以我国教育bu于2022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依托,从绘本阅读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生成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科学探究活动。 本书涵盖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利用八个生动有趣、富有价值的生成性科学探究主题活动,将怎样梳理和把握绘本中蕴含的科学要素、如何利用预设活动网络图支持生成性科学探究活动顺利开展、怎样推动生成活动走向深入等具体鲜活的策略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又富有可读性! 本书将有助于一线幼儿教师感受到幼儿园 活课程 生成的鲜活历程,逐步调整自身对幼儿园文本教材过度依赖的现状,萌生和积累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
大自然能滋养儿童的心灵,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户外与自然游戏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精神世界,还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发展。在丝丝细雨中嬉戏奔跑,体验微风拂面的感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闻一闻花草散发出的甜香;蹲在马路牙子旁,观察蚂蚁从蚁穴中进进出出,忙碌不停 所有这些户外体验都是我们童年难忘的回忆。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儿童逐渐与自然脱节,患上 自然缺失症 。如何让儿童走到户外、亲近自然,在户外与自然游戏中学习与发展,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书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 幼教先驱们是如何看待儿童的户外与自然游戏的? 户外与自然游戏如何培养完整儿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如何创设激发儿童兴趣和学习的户外与自然游戏环境?
幼儿园音乐教学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音乐学习特点。本书作者潜心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40多年,对中外幼儿音乐教育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作者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写就了本书。本书共八章。 第一章是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论,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关键经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等五方面内容,旨在帮助读者获得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的全局视角。 第二章至第六章对歌唱、欣赏、集体舞、音乐规则游戏与打击乐等类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逐一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五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的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方法。
1.上海市特级园长温剑青编著,黄瑾教授作序推荐 2.安庆幼儿园近二十年的实践研究成果,手把手带一线幼儿教师掌握发展评价到底如何做 3.超详细的评价指南,一看即懂,内附大量实用的观察方法和评价工具 4.全方位展示如何将评价嵌入幼儿园一日课程
高瞻课程模式是一套涵盖学习内容、实践方式、幼儿及服务于幼儿的教育机构评价系统以及早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的完整体系。2003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前教育和保育政策主题评价小组将高瞻课程模式认定为 OECD 国家学前教育领域盛行的四种课程模式之一。本书详细阐释了高瞻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课程内容、评估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是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在近十年来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基础上的全面更新。
本套丛书按照《课标(2022年版)》建构的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九大行为表现(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分八个分册,分别对每一个行为表现的内涵进行详细解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分级指标体系,全面建立了初中数学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通过样例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具体教学要求中,针对当前新课程实施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给出了高屋建瓴且具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本套丛书是由一支有情怀、水平高、讲奉献、能攻坚的队伍倾力编写的著作,一定可以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