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分为四编。*编分为六章,主要考释《学记》写作三代及其历史背景,和《学记》作者的学术流派属性。第二、三两编为本书重点,按儒家经典的章句凡例,分为二十二章(第二编十章,第三编十二章),采取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内容,大体分为校文、注音、释义、译意、评说。第四编分为四章,主要评估历代《学记》注释,和《学记》在中国及世界教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二、从东汉到近现代,历来有关注释和评论 学记》的不下一百五十家。为便于学习和研究者探索,本书尽量提供前人所持不同看法和饶有新意的著述,以供参考。 三、本书吸收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经学史、古代哲学天、文化史、教育学史、心理学史等研究成果。凡属有裨于进一步研究《学记》的,均不遗余力,征引力求翔实,解释力求明晰,分析力求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留给历史、影响现在、启迪未来,它可以跨越时空、穿透教育、浸润心灵。在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社重新策划、重榜推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在内容的专业性、语言的精准性和生动性等方面精益求精,并以二维码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以期传承苏霍姆林斯基伟大的教育思想,启迪广大教育工作者走进大师的教育现场,与大师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对教育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为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和谐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本卷是*卷是文集的总论部分,是作者对教育宏观问题的思考和对教育理想宏伟蓝图的诠释。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本书第一章溯源直觉的历史,重点梳理了古代直至十九世纪的直觉认识。第二章综述20世纪的直觉研究,对几位知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直觉观点做了介绍。该章阐述的直觉与女性的话题也十分有趣。第三章继续对直觉进行分析与论证,考察了直觉和表象、即时性直觉、直觉和意志、直觉的领域、直觉与熟悉的关系。第四章论证了直觉模式。相对前三章而言, 从该章开始, 所述内容更加具体,易于理解。第五章讨论了如何强化直觉模式。本章阐释的接受、接受性、理解等词语在诺丁斯的后续著作中都是核心术语。第六章主要阐述在课程与教学中,学习主题应当以能够强化直觉的方式进行编排。第七章是诺丁斯认为的重点章节。依据教育博爱的定义,诺丁斯指出,直觉和爱在学习环境中以三种特定的方式互动。第八章主要讨论了直觉研究的进展,包括研究成果、重
近几年来,随着脑研究的逐步深入,原来被我们奉为真理的许多观点,现在已经被新的脑研究成果推翻了。相应的,人们对学习机制有了更新、更深入的理解,新的学习科学逐步浮现出来。在脑研究与学习科学研究方面,以OECD、美国、日本等为主要代表,形成了国际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研究的热潮,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OECD的研究成果最具影响。 OECD的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研究项目依托OECD自身雄厚的财力,整合了国际上优秀的研究人员,并不断发布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最重要的体现是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系列丛书的出版。这一系列的第一本《理解脑 走向新的学习科学》(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Towards a New Learning Science) 是在OECD一系列研讨会基础上编写完而成的,主要澄清了以往的学习科学中存在的谬误,并呈现了重要的脑研究成果及其教育意义
《教学论探讨》一书是布鲁纳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成书于《教育过程》出版之后。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长的模式、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教育理论的笔记、人类学课程、本国语教学、学习的意志、论适应与防卫、对课程制定与评价的回顾等八个方面。其中成长的模式部分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成长或智力发展的一些基本标准,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部分指出人类处理和再现信息的智力发展过程,本国语教学部分指出语言与人的智能发展的密切关系,人类学的课程指出课程的设计对智力训练的重要性。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教育过程》《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教学论探讨》《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教育的适合性》是美国著名学者J.S.布鲁纳的代表作。这三本书的内容曾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2018年1月)出版。近期文化教育室接到我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 教育思想泰斗 。他的书被称为 活的教育学 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人 的问题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他的全部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他的全部工作的方方面面。《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共10卷,聚焦他的 育人 思想和实践,包括《做人的故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关于人的思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相信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
本书是英国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沛西 能的一本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对教育的目的、生活和个性、游戏、教育上的自由、天性和教养、模仿、本能、自我的生长、智力的发展、学校和个人等十六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透视可见的学习》展示了约翰 哈蒂突破性研究中令人惊叹的 内部图景 。作者约翰 哈蒂和克劳斯 齐雷尔一起开始了一项新任务,即在这项享誉国际的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将研究的力量与学校的真实 现场 经验相结合。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 可见的学习 的故事,为忙碌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南,以说明 可见的学习 研究为何如此重要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本书包括: 约翰 哈蒂与克劳斯 齐雷尔之间的一次深入对话。 聚焦 可见的学习 的核心信息,并推断这些信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现实意义的结构清晰的章节。 对 可见的学习 常见问题的答疑,为学校运用学习的语言和迈向成功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对当前包含超过1400项元分析的数据库的概述。 这本简短精悍的指引概述了我们需要如何做才能将哈蒂的研究转化为更加卓越的学校表现
《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作者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寻的文字。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得到发展,使人类臻于美好和完善。
《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共38种44册)荟萃了上至古希腊时期,下至20世纪所出现的国外著名教育家有影响的教育经典著作,旨在把人类共同的教育精神遗产继承下来并传给后代,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及从事教育专业研究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参加本丛书编、译的人员均为我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如王承绪、瞿葆奎、赵祥麟、任钟印、吴式颖等。 本丛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成为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师范院校师生的书。 本书选译的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的一些教育代表作,它批判了日本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热情地宣传了资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本书视角专业、笔触生动,记录了当日欧洲新教育的蓬勃发展状况。全书分12章,分别报告欧洲多国的状况。内容上随时注意与同时期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做比较,并报告了本书作者对这些调查的反思。到目前为止,该书是关于欧洲新教育问题的很好读本。本书除结论外,凡十二章每章记一个学校。问题是参观记,把他们几人在欧洲各国所参观而可以作代表的学校,用简单的笔墨将各个学校的特色不蔓不支地表现出来。看来是短短地几篇记事文,却能够将各校的实施在教育原理上的意义,明确的,深切地表现出来。本书十二章,每章固有每章的特色,可是愈到尾后愈好。总之这十二篇参观记都值得有心与教育的人们一读。
本书是节选的蔡元培1912任民元教育总长后到1937年之间发表在《民立报》、《教育杂志》、《东方杂志》等杂志上面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学、读书、文化、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是在教育会议上的开会词,在浦东中学的演说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词等一些关于教育的演讲词,其中所张扬的 学术 与 自由 之思想, 独立 与 民主 之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文化仍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 第1卷》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培养集体的方法》三部著作,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有案例分析,也有理论提炼,形成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体系。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研究的主题,书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所涉及的8个方面的问题详细地加以了阐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为前提,书中以作者对29个班级、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的学校学习生活的观察为依据,探讨了青少年在不同学段的思维、直觉、情感、需要、意志和言语等方面的心理特点。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书中对学校集体及其培养原则、集体主义与公民精神的关系、教师的人格对形成教师
克鲁普斯卡雅是苏联著名革命家和*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克鲁普斯卡雅奖金和荣誉证书,以奖励发展中国家在普及教育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本书从俄文版六卷本《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选译而成,主要包括自传性作品和教育论文、报告、演说词等,内容涉及教育史、比较教育和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书前刊有著名教育史专家吴式颖教授的论文《克鲁普斯卡雅及其教育思想简论》。该文全面论述了克鲁普斯卡雅的生平、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为人们学习和研究这位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为研究苏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
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教育文集》是《朱永新教育文集》的 卷。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第3卷包括《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 《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有杰作中的一部精品,曾获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被再版多次并译成十几种语言文字,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这部著作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其中有沉思,也有焦虑、担忧和不安。他说: 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22年,这对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为《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他还说: 什么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爱孩子。 《公民的诞生》是《我把心给了孩子们》的姊妹篇,谈论的是对少年(10 15岁)的教育问题。作者认为少年处在一个社会公民的诞生期,必须从各方面对他们加强教育,才能把他们培
本书包含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两部经典著作《帕夫雷什中学》和《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1.《帕夫雷什中学》 此书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个人经验写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二十余年,其中包括多年担任校长的工作经验总结。该书不仅在苏联国内多次再版,还在国外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出版。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通俗易懂。它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堆积,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它结构严整,条理分明。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作者的基本教育信念。 章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校富于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至第七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作者的见解。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人们便会
1.《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学校必须进行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坚持这个观点,他强调: 学校应当造就有崇高思想的人,对这种人来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乃是生活的最高意义所在。 如何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一书,正是我们研究、探讨这一问题不可或缺的指南。 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部不朽的遗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主题,而他,苏霍姆林斯基的主题,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这也是他生活的主旨。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他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抛开与工作无关的一切,抛开生活琐事的干扰,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潜心写作这部新著。作者去世后,基辅的苏维埃学校出版社曾
本书系钱穆先生谈论为学之方法与门径的专门著述。钱先生在书中首先谈到孔子与朱子谈论读书的内容,后又列举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等近代名儒谈论读书的言论,并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读者可由此获知治学之源流。后几篇,钱先生从当身感触谈起,希冀好学之士取而为法,获得为学之一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