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希贵老师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视为作者的 半生自传 。 作者曾历任山东省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等。本书记述了作者在这一期间的教育历程,及其教育教学和管理思想形成的过程。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以教学、教育、管理三条主线,系统展现了作者探索教育本质规律的过程。既有初为人师的青涩、刚做领导的执拗,也有失败时的反思、成功时的冷静。书中的故事和案例,充满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部适合所有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阅读的著作。
本书是国内首本自主编写的项目式学习(PBL)教师手册,核心内容包括 为什么需要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什么 项目式学习如何设计 项目式学习如何实施 项目式学习经典案例 。本书在关注PBL发展理念的同时,重视PBL教学法的实际操作与运用,具体内容涵盖PBL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BL课程设计思路、PBL课程设计工具、PBL本土化案例等,以期帮助更多的读者能够深入理解PBL教学理念,独立设计开发PBL课程。
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认知科学的研究在近的十几年里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本书概述了来自神经成像、脑损伤患者研究、单细胞记录、电磁信号等研究领域关于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结果,将神经科学充分融入认知研究,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反映认知心理学研究趋势和成果的认知心理学教科书。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上册》 本书选择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学习方式设计、教学组织形态、教学内容选择、测试内容与形式探索四个方面分别展开研讨,案例涉及的书目包括《青蛙和蟾蜍》《安徒生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昆虫记》《山海经》《亲爱的汉修先生》《中国民间故事》《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狼王梦》等十部。每个案例分为书册名片、教学价值、教学指导和研讨平台。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下册》 本书选择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学习方式设计、教学组织形态、教学内容选择、测试内容与形式探索四个方面分别展开研讨,包括《弗朗兹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草原上的小木屋》《十万个为什么》《长袜子皮皮》《西游记》《青铜葵花》《杀死一只知更鸟》《绿山墙的
为什么项目式学习(PBL)在全球变得日趋流行,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是有效的。它能让学习变得更鲜活,更有意义。但是在从传统教学转向PBL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面对重重挑战。 阅读本书,你将了解: 如何写好驱动性性问题? 怎样从课标入手设计项目? 跨学科项目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如何避免? 短期、中期、长期项目设计的侧重有何不同? 怎样管理课堂上的混乱? 形成性评估到底怎么做才有效? 什么样的项目才算是 真实 的? 本书围绕七大项目式教学实践,为从项目设计到实施的各环节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工具和实例,还为在PBL中融入读写教学、社会情感学习和远程学习等内容开辟了专门的板块。无论你是项目式学习的新手,还是想深化教学实践、学习一些新技巧的行家,在这本由PBL专家和资深教师
《把数学画出来》内容介绍: 由于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在认识概念、理解计算、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中都离不开直观的支撑,而直观和形象的 画 就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一线教师都明白提升学生画图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却苦于如何突破现状。本书作者积极尝试将 画 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 画 不再是散布在教学中的直观运用,而成为可操作性强的专题设计,变成学生的自发行为,而这样的 画 必将助推后续学习。本书具体从画数学的意义与价值、设计与实施途径,结合学生实例分年级阐释,读来活泼生动又可操作性强。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内容介绍: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关于探究性数学作业研究的策略总结 该部分并非完全来自高深的理论,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的关于探究性作业的操作性策略,包括探
北京市十一学校有不少独特的日子。比如,道歉日、唤醒日、同伴关系日、多元文化理解日、黄辰亮日,等等。对每个 日子 ,学校都精心设计教育目标。各种 日子 给平常的每一天赋予独特意义。通过参与各种 日子 ,学生发展了核心素养,学校润物无声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书呈现了各个 日子 的设立初衷、设计理念、具体情况,以及产生的教育效果,并提示了操作要领和可能的操作误区。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把教育装进日子里,这里的每一天、每一段故事,都有温度。 本书适合教师培训,以及任何关注教育和教育变革的人士阅读。
倡导任务式学习,认为它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设计学习任务是系统化的工程。本书从课程标准的细化、学习目标的制订与叙写、学科大概念的凝练、核心问题的提出、核心任务的设计、学习支架的提供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基于标准的语文任务式学习的基本理念与框架,为教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提供参考。 针对设计学习任务中的每个关键环节,书中都结合真实案例,具体呈现了以任务推动学习的操作细节,让人深刻理解 从教到学 的变化。
为什么项目式学习(PBL)在全球变得日趋流行,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是有效的。它能让学习变得更鲜活,更有意义。但是在从传统教学转向PBL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面对重重挑战。 阅读本书,你将了解: 如何写好驱动性问题? 怎样从课标入手设计项目? 跨学科项目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如何避免? 短期、中期、长期项目设计的侧重有何不同? 怎样管理课堂上的混乱? 形成性评估到底怎么做才有效? 什么样的项目才算是 真实 的? 本书围绕七大项目式教学实践,为从项目设计到实施的各环节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工具和实例,还为在PBL中融入读写教学、社会情感学习和远程学习等内容开辟了专门的板块。无论你是项目式学习的新手,还是想深化教学实践、学习一些新技巧的行家,在这本由PBL专家和资深教师编
本书是 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回应了STEM教育怎么看、怎样做的关键问题,是中国近几年推进STEM教育经验的首次系统总结梳理。全书分两篇,上篇是理念认识篇,主要介绍STEM教育的全球发展概况、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和基本做法、推进STEM教育的模式途径以及STE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等;下篇从全国精选一批探索深入、举措得力、效果良好的学校案例,从为什么做、想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等问题出发,全景展示STEM教育实践探索。该书既是各地教育工作者深入研讨STEM教育的素材,也是其他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重要参考。
在许多课堂上,教师虽然用眼睛来看,却常常对眼前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是什么?是否真正学到了?有什么样的体验?教师却甚少追问,也无迹可寻。这往往会造成教学的盲目。 学习行为记录 是指通过各种媒介观察、记录、解读和分享学习过程与成果,以拓展学习深度和广度的实践,它有助于捕捉学生的学习瞬间,还原教师忽略掉的教学契机,促进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 本书聚焦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使用学习行为记录的真实案例,描述其背后的教育学原则和实践,并提供一套能立马上手的教学工具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 考试分数仅仅是冰山一角,只能让我们间接了解学生及其学习情况,还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用来呈现学校里正在发生的学习。本书旨在帮助教师思考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而发现海面下的大千世界。
本托育课程分为7 12个月、1 2岁(上/下)、2 3岁(上/下)5个年龄班,是一套随(自然)时令、应(社会)生活、合(个体发展)节律的主题式课程,以入托到离园一日生活的科学规范、合理安排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照护中的尊重、健康、安全与回应为原则,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环境支持和家园合作等为路径,主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托育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化、游戏化、回应性、整体性。
本托育课程分为7 12个月、1 2岁(上/下)、2 3岁(上/下)5个年龄班,是一套随(自然)时令、应(社会)生活、合(个体发展)节律的主题式课程,以入托到离园一日生活的科学规范、合理安排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照护中的尊重、健康、安全与回应为原则,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环境支持和家园合作等为路径,主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托育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化、游戏化、回应性、整体性。
大概念是素养教育的抓手。大概念是指学科教育中少而精的主要思想和概念,是学科的代表性概念。真实性和跨学科性都是大概念的重要特征。大概念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是深层次的、有意义的、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它能够联结学科知识点,体现其学科思想及核心观点。本书介绍了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学习的理念,讲解了指向核心素养落地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并提供了如何用大概念促进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案例,可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围绕小学三~四年级学段的重要育人主题,阐述学生的成长规律并基于成长规律提出详细的育人策略。书中具体介绍了学习分化,基本认知能力发展、主动学习与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良好品质的培养等这一阶段学生*重要的成长主题,详细阐述了学生在相关主题方面的成长特点以及如何育人的具体策略,帮助教师深入地理解所教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使用书中的育人策略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本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掌握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有效的育人方法,坚定自己更好地落实育人任务的信心,收获属于教师职业的幸福。
因果推断方法常用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及公共政策评估。本书囊括了目前运用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的主要方法。全书共分六讲,分别是:计量分析的起点、线性回归分析、倍差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和匹配法。前两讲为读者奠定微观计量方法基础,后四讲讲授具体的准实验方法,按因果识别策略、估计方法、实例讲解、Stata操作四部分进行讲解。随书附赠各讲Stata操作练习数据和do文件。
《教育管理学:理论 研究 实践》自1978年初版以来,一直被美国许多大学教育学院用做教育专业尤其是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重要参考书,至今已修订重版7次,影响长久不衰。 《教育管理学:理论 研究 实践》注重将教育管理理论的前沿性、结构性、系统性与教育管理变革实践的情景性相结合,既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教育管理学体系,又洞开了一扇了解和探讨当代美国教育管理变革实践的窗口,更给读者思考和研究我国教育管理问题以深刻启迪。 《教育管理学:理论 研究 实践》阐述了: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学校系统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资源。 学与教是学校的技术核心。 学校存在着科层制与专业化的结构性矛盾。 个体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
由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所著的《教学模式(第8版)》在美国是一部深受欢迎的探讨教学模式的经典教材,在亚马逊全球销量榜上名列前茅,自1972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已成为研究教学模式乃至整个教学领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础,涵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不仅介绍了关于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历史渊源及发展前景,而且对教学模式的使用做出了具体指导。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补充资料,以帮助新老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开发丰富的课程。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领悟。
什么是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以自然物为资源对儿童进行的教育吗?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中有怎样的作用? 如何进行自然教育?必须在森林、野外才能进行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放眼世界,看看全球的幼教同行们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本套 自然教育译丛 目前出版了3本,包括《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施 室外课堂》、《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自然幼儿园与森林学校 探索自然主义的学习方式》,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做法。 他们倡导: ◎ 能在室内做的事,在室外也能做。将室外空间转化为学习环境,这样儿童就能在自然中享受一系列活动。 ◎ 欣赏周围美丽的自然风景,抛开固有观念,用所有感官倾听儿童的诉说。 ◎ 让儿童沉浸在自然中,自主探索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
本书围绕初中七~九年级学段的重要育人主题,阐述学生的成长规律并基于成长规律提出详细的育人策略。书中具体介绍了初中入学适应与青春期指导、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与学生人际交往、学习品质提升、自我管理、家校共育、考试焦虑、职业生涯规划等这一阶段学生*重要的成长主题,详细阐述了学生在相关主题方面的成长特点以及如何育人的具体策略,帮助教师深入地理解所教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使用书中的育人策略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本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掌握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有效的育人方法,坚定自己更好地落实育人任务的信心,收获属于教师职业的幸福。
《像冠军一样教学:全新修订版》是对道格 莱莫夫关于教学技巧的研究的升级、扩展和迭代,结合认知科学和文化响应式教学实践的新发现,佐证63个真实有效的教学技巧。这些技巧具体、明确、可行,是从众多优秀教师的做法中总结出的共性行动,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具有普适性。 本书新增了对心智模式的解析,提供了更多的鲜活案例,并介绍了与学习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可帮助教师理解技巧背后的认知和学习原理,更好地运用教学技巧,做出更为精准的教学决策,从而打造出积极和富有成效的课堂。
2017年,颁发新一版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20年发布修订版,确定了数学建模为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数学建模在人才培养和高考评价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阶段,中小学数学建模的资源和师资尚处于积累和探索时期,为了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同时符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本书专门探讨了数学建模如何建构学生思维、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以及中小学数学建模教育在一线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教育家成长丛书作者主要从 成长历程 教育思想概述 课堂实录 专家评述 社会反响 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该书浓缩着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学科教学的求索足迹,蕴含着名师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祖国明天的拳拳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