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修订版)》是一部精心设计、新颖独特,专为德语学习者编纂的德汉双解大词典。66000个词条。精选反映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新词语和新概念。释义通俗,浅显易懂。63000个例旬,以及大量的搭配、词组,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便于使用者在语境中学习。30000个复合词,便于激发举一反三的构词能力。2100余条语用提示,以及详尽的语法说明,解释精辟,令人茅塞顿开。 动词为核心的句子模式,精心设计。格式规范,语法、语义、语用清晰到位,利于学习、记忆、运用与创新。德语正字法,醒目套色编排。确保书写正确,便于读者查阅。 新开语言信息窗、国情信息窗,丰富使用者的交际常识和文化知识,激发其潜在求知欲。
《迷惘与混乱》(1888)描写一个出身低贱的少女爱上一个贵族军官,知道他将会因门第和地位的不同而拒绝她,因而同一个机械工人结婚,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冯塔纳的小说大多以普鲁士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柏林为背景,展示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上层社会的生活画面,描绘了统治阶级的没落、空虚和僵化,从而表明这个阶级必然崩溃。
《朗氏德汉双解词典》引进2010年*版的“LangenscheidtTaschenwrterbuchDeutschalsFremdsprache”,加注中文释义,专门为外国人学习德语编写。全书近900页,它是一本中型的德汉双语学习型工具书,收录约30000条词目、短语、范例和派生词,涵盖了现代德语日常使用的单词、词组,也增添了德语学习者理解德语、使用德语进行会话与写作所需要的内容,极具实用性。 除了标准德语,朗氏德汉双解词典收录的词目也包括日常口语词汇。词目的中文释义透彻明了,德语释义则更清楚、更准确地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有助于读者根据不同的情境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此外,奥地利和瑞士德语所用的词汇同样受到了关注。本词典提供的数千例句精确详尽,典型的短语、构词以及造句方面的诸多范例简化了语言学习。作为补充,词典列举了词汇的复合及派生现象,有助于读者积极
《现代德语学习词典(德语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学习词典,收录了近77000个词条、词组、短语和搭配,125000余条释义和例句。选词除德国德语词汇之外,还兼顾了奥地利德语和瑞士德语词汇;词条涉及的专业面广,除一般专业词条以外还收录了近年来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形成的新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科技、体育、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词汇;词条释义简明易懂、准确可靠,丰富的词组、搭配及例句都有助于学习者准确理解德语文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德语写作能力;同义词、反义词及复合词的收录可以有效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大量的口语表达法、习语、惯用语、谚语等都可以有助干丰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书是一篇充满音乐要素的艺术家小说。 莫扎特的布拉格之旅可以说是埃杜阿特·默里克有生之年的幸福之旅了,一部优美的小说《莫扎特去布拉格的路上》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了这段优美的生活,小说中描写的莫扎特这位音乐大师的生活和遭遇以及他的性格和一些轶事,都是有实事根据的。在小说的结构上,作者作了精心的安排。他把故事大发生限制在莫扎特在旅途中某一昼夜(24小时)之内,但小说的内容却涉及了莫扎特整整一生,几乎把大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安排进去了。小说产生的效果如同莫扎特的音乐一般,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
对于德语初学者来说,特别需要有一本随身携带的微型德汉词典,以便可以随时查找和记忆单词,本词典就是为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而编写的。葛万成编著的《德汉袖珍词典(精)》共收人15000条左右德语词条,这基本上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撰写的《东普鲁士与中国——追溯一段不解之缘》一书以东普鲁士与中国的深远关系为切入点,紧密结合了笔者的个人经历与职业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一段至今仍未受到足够重视,未足够曝光的历史,寄望以这种方式丰富东普鲁士的记忆文化。 全书内容嵌在传记式的家族记忆框架里,读者可由此窥探笔者同中国、同东普鲁士之间的渊源,进而了解在探究这一主题过程中笔者的个人追求、兴趣和希冀。书中涉及大量具体的记忆形象和他(它)们与中国的联系,既包括与中国相关的人物,如中国研究学者、 军官、外交官、传教士、建筑师,也包括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还有那些研究解读他们思想精神的中国人,以及当地犹太人逃亡中国的历史等。海贝勒教授的追根溯源早已不囿于
《外研社·精编法汉汉法词典》收词新颖、时代感强。在词典的编纂过程中,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已经广泛使用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词汇,如"绿色食品"、"磁悬浮列车"、"克隆"、"纳米技术"等,力求反映当代
保罗·策兰,二次大战后 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1958年获不莱梅文学奖,2年后又获得毕希纳奖。策兰的诗深受法国超现实主义影响,充斥着奇崛的意象,主题则刻上了深沉且强烈的情感印记,以艰涩的语言和精妙的结构编织韵律感。他用诗歌为所有文学打开了在面对巨大丧失时坚持说话的可能性。策兰的代表作为长诗《死亡赋格曲》(1945),收入诗集《骨灰罐里倒出来的沙》(1948)。本书由文本、导读和诗论三部分核心内容构成: 1. 精选20-30首代表性作品,提供双语对照。2. 为每篇诗作提供注释、撰写导读和评述; 3. 有特色的可读性较强的诗歌评述5-8篇,以帮助读者从各个角度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特色和价值。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座丰碑。不过,就文学性而言,这篇纲领也堪称佳作。仅看“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样的开头,我们可能很难想像,它引出的是一篇战斗檄文。其实,非灵气在腕,曷能臻此。马克思还是语言艺术家。在1865年给恩格斯的信中,他就自己的作品这样说:“不管它们会有怎样的不足,我文章的优点都是艺术性的整体。”长期以来,《共产党宣言》的政治因素往往遮盖了它的艺术色彩。而其犀利的笔锋、形象的比喻及晓畅的文字,不读原文,又是很难真正领略的。本书选篇能给中国的德语学习者,提供欣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笔墨之美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