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原子》 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物质由原子构成这一观点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原子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精髓。一切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最终都会被归结到原子上。原子极其微小,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原子论者一直受到各种质疑和嘲讽打击。不过,他们对自然的真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用聪明才智创造了可以间接证明原子存在的理论之眼和实验之眼。 《漫画原子》用充满故事性的笔法、幽默的漫画形式,让历史上重磅的几十位科学家相遇。在天才漫画科学作家的笔下,他们将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本书将隐匿于自然背后的真相,以及艰辛的原子探索之旅完整呈现,让深奥难解的知识变得简单且充满乐趣。 《漫画基因》 赵珍豪在中学当过八年的科学教师,开设过多门生
进入十九世纪,随着蒸汽机被应用于海军,木质的风帆战舰逐渐被覆盖铁甲的蒸汽战舰所取代。从和风帆战舰一样的舷侧炮门战舰到腰房炮室战舰再到1880年代晚期的中线布置的炮塔式战舰,铁甲舰逐渐向现代化战列舰发展。从1860年英国勇士号下水直到1906年“无畏”舰服役,铁甲舰经历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我们将针对这段时间内的铁甲舰为大家做出介绍。
《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 亿万年来,大自然中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经过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态和功能,这些多样性中包含了大量可以帮助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于是,懂得观察的工程师、建筑师和科学家就向慷慨的大自然学习那些简单而有效的想法,进而发展出了仿生学 本书以精彩案例讲述植物和动物如何启发了发明家、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也讲述了仿生学如何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中*有前景的学科之一。在每一个对页里,左页介绍一种植物或动物启发一种或多种仿生发明的故事,另有多个小模块,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植物或动物的物种信息、奇特策略以及由它们引发的 想象出的发明 ;右页则是该植物或动物的标本照片,以及由插画师蒂特瓦内(Titwane)绘制的发明原理图。 日新月异的科技可能已经将书中所称的 我们或许能够发明
9787115568809 给少年的科学书 万物皆数学 59.80 9787115568786 给少年的科学书 碰撞吧物理 59.80 9787115568793 给少年的科学书 炫丽啊化学 59.80 《给少年的科学书 万物皆数学》 本系列丛书是国内的科学文化果壳为青少年编写的学科科普读物,精选有趣又有料的科学话题,旨在通过科普阅读的形式拓展青少年的知识面,全系列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个分册。本书为数学分册,内容涉及理数、实数、方程、不等式、函数、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圆、坐标、统计与概率等。书中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对专业名词做了精确注释,还做了知识点总结,与课标知识点相关联。本书不仅是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讲解,更侧重于介绍数学知识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给少年的科学书 碰撞吧物理》 本系列丛书是国内科学文化品牌果壳为青少年编
《知识大迁移》的作者威廉 庞德斯通认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知识学习的方式被颠覆,与其精深地学习一门科学,不如更广博地学习,比起学科明确的专业知识,常识懂得多,反而会更富有、更幸福。这个颠覆性的观点,给了很多人警醒,那就是对于知识广度和常识性知识的长期忽略。 人工智能、地球科学、脑科学、新能源、地外生命、克隆技术、遗传学、互联网思维这8个前沿科学领域,无一不是当下热门的新趋势。未来呼啸而来,除了对新趋势话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特别对于15岁及以上的青少年读者来说,这套书用简单有趣的语言讲述复杂的科学,帮助他们拥有更通透的视野,培养穿透未来迷雾的远读能力,让想象力展开巨大的翅膀,这会是一套科学入门佳作。 这套书的内容均来自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通识课程,由全球知名高校的一线教授、讲师联手打造
在介绍儒略历、格里历的基础上,分析了沿用400多年的格里历(即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历,也称为阳历、西历)和中国独有的阴历(又称为夏历、农历)在计时方面的特点和不足,给出了基于回归年奇零时数的新的历法——创新太阳历。
本辞典立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原始文献和出土文物,参考20世纪几代学者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大量学科史和通史的专著、论文所体现的研究成果,通过约1200条辞条的释文力图全面、完整、准确而又简明地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术语、重要事件、器物、原理、典章制度及科学机构等内容。辞条释文根据不同情况含有别称或简称、界定、 早出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或典籍)、基本内容、原理、作用及演变等项,力图体现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稳定性,同时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人类很早就梦想像乌一样在空中飞行,但直到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人类历 架飞机“飞行者一号”,这一理想才得以实现。本书通过珍贵的图片和生动的解说,对人类“飞天梦”的历史做了一个完整的梳理。难得一见的百年老照片及文字说明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造就了本书内容的珍稀性!
美国自然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 的自然博物馆,它的秘藏珍宝之一——是一座藏书50万册的自然历史图书馆,还有照片、影像、手稿等藏品。图书馆的馆长在这些镇馆之宝中特别精选出40本书,这些书籍都配有精妙 伦的插画。在《自然的历史》这本书中,我们将领略这些珍贵的书籍是如何在自然科学史中扮演 的角色。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撰写的文字解读这些书籍的起源和内容,满足读者们的好奇心。从16世纪早期的动物学——那个时候,科学插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到20世纪的专著——自然形态的科学性和美感并重。翻开本书,您将随博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度过一段 愉快的时光。
《科学与知识的历史》是 科技史经典译丛 中一种,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首先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然后是从18世纪末到1914年战争前夕的漫长的19世纪,最后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今天的这一百多年。全书着眼于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定义,旨在阐明过去5个世纪科学发展的情况,既描述了科学知识的性质、做法、实践以及相关理论,也尝试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叙述科学和知识的历史。 《科学与知识的历史》一书并不是从科学与知识本身、从它们内在的思想性本质出发,而是尽可能地保持 情境 ,保持世界的厚度及其活动和遭遇的多样性,这也是它的独创性所在。
40亿年来,物种演化从未停下脚步,不断繁衍出新的生命形式与生存方式,为世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让大自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从广袤的大陆到无垠的海洋,生命多样性无处不在。它们或普通平常,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或 异域风情,又或是新奇特别。它们让我们迷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不已。它们构筑了充满无限惊喜和奇迹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见证这其中的奥秘。 全书集合了历 的101种动植物的演化,它们中有些已经灭 ,却依然是这颗星球 奇特的创造之一。每两页一个物种,一边是震撼的巨幅图片,另一边是介绍文字,集视觉之美与科普于一体。沉浸于这本书中,去探访大自然有史以来 奇妙的101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