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前策展人奥勒 约翰森(Ole Johnsen)基于博物馆中珍贵的矿物藏品和他的私人藏品编写的一本介绍矿物的图鉴。全书以结晶学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开篇,共收录产自世界各地的500余种矿物(包括较多珍贵宝石及同类著作中较少提到的不常见矿物)。图鉴部分以600余幅极具代表性的矿物标本及其晶体结构高清彩图搭配对矿物性质的文字描述,综合介绍了每种矿物的名称和品种、结晶学特征、物理和化学性质、鉴定特征及产地等关键信息。本书排版清晰,检索便捷,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是一本适合应用于野外矿物观察与识别的地质图鉴,可作为矿物宝石收藏家、矿物学和宝石学等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对矿物和宝石感兴趣的大众读者的野外使用指南。
《黄河生态纵横谈》是《黄河水文化科普丛书 慧眼识河》的第二分册。本册纵览黄河流域生态,串珠成链展现黄河流域的独特生态景观。全书共分为6章,以地理空间为轴线,巡天遥看黄河流域异彩纷呈的生态系统配置格局,领略黄河生态的沃野千里、丰厚物产和历史变迁,探究不同功能区的生态变迁、修复措施及治理成效。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为科研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及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黄河生态的窗口。
地下空间的不断变迁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再现远从古时代天然洞穴,到简单地掘土穴居,再到大规模修建地下皇陵,以及随后出现的雕凿石窟佛寺、兴修地下仓储设施、修建地铁、建设地下城等地下空间的恢宏场景。全书分为6章:第一章为祖先的栖身之所;第二章为神秘的地下城市;第三章为蜿蜒幽长的地下通道;第四章为工业革命的命脉;第五章为地下空间的现代奇迹;第六章为温暖 第五季 。本书以绘本形式展现从古至今人类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森林康养作为林业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在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庆森林康养资源利用》结合近年来研究成果,对重庆市森林康养资源进行系统总结,形成森林康养资源经营利用技术和森林康养中医学利用技术,并针对森林康养疗效进行中医学实证研究;根据重庆森林康养资源禀赋,构建重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对全市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区划,形成重庆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图集。同时,对重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行中长期规划,以期为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藏品虫害防治词典(英汉对照)》是姚伯岳主编《古籍保护丛书》之一种,是一部与危害藏品的昆虫及虫害防治相关的词典,由郭晓光、周华华、张国庆、韩丽伟等联合编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江教授审校。全书共收录2479个词条,内容涵盖昆虫名、藏品类型、虫害的防治方式等。其中249个词条是昆虫名,其余多为与虫害防治相关的词条。 本词典包含正文与附录两部分。正文部分为本词典词条的英汉对照,以英文词条的首字母检索对应的中文含义;附录部分则收录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常见馆藏害虫虫名检索、相关专业词汇、不同藏品的虫害及其消杀法,其中昆虫名均列有其对应的拉丁文学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渠道,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书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总结和梳理了 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经验,将三江源作为案例,研究了生态物质产品、调节产品以及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然后研究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障碍因素、路径优化和机制创新,以期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功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渠道,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书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总结和梳理了 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经验,将三江源作为案例,研究了生态物质产品、调节产品以及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然后研究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障碍因素、路径优化和机制创新,以期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功能。
......
......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紧密联系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研究与生产应用脱节、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技术转化效果差的问题,并在生产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创新。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应用到非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了解非洲农业生产需求,适应非洲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将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非洲并进行创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亲华的高素质人才,大范围的服务非洲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改善民生条件和水平,推动非洲地方经济发展。本书描述了非洲留学生在科技小院的成长历程与故事,记录了他们扎根农业生产一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以科技小院模式培养非洲研究生的新做法,探索了服务非洲农业绿色发展的机制。
本书分为八章,讲解围绕生态湿地展开的基础理论,以及开发建设管理相关的重点内容。其中前四章从湿地的起源入手,阐述了湿地现状、湿地定义、湿地分类、湿地功能等相关内容,为读者构建湿地的知识理论框架。后四章从湿地效益评价到生态湿地保护,以及生态湿地开发与景观营造,直至生态湿地的管理,串联了生态景观湿地的生态学、经济学、美学评价标准,以及保护政策、生态湿地开发技术与科学管理等重要内容。 本书适合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从事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本书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协商货币评估法评估了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在条件价值法的使用中,采用6种处理方式对被调查者不确定性进行处理,同时引入了真实模型,减少了条件价值法的虚拟偏差。探索了协商式货币评估法在减少被调查者抗议性回复和提高被调查者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提高了资源价值评估的有效性,开创了一种较新的货币价值表达和阐释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提升路径。本书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以及环境资源方面的相关研究人员及专家学者为主要读者。
本书是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前策展人奥勒·约翰森(Ole Johnsen)基于博物馆中珍贵的矿物藏品和他的私人藏品编写的一本介绍矿物的图鉴。全书以结晶学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开篇,共收录产自世界各地的500余种矿物(包括较多珍贵宝石及同类著作中较少提到的不常见矿物)。图鉴部分以600余幅 代表性的矿物标本及其晶体结构高清彩图搭配对矿物性质的文字描述,综合介绍了每种矿物的名称和品种、结晶学特征、物理和化学性质、鉴定特征及产地等关键信息。本书排版清晰,检索便捷,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是一本适合应用于野外矿物观察与识别的地质图鉴,可作为矿物宝石收藏家、矿物学和宝石学等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对矿物和宝石感兴趣的大众读者的野外使用指南。
......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紧密联系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农业研究与生产应用脱节、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技术转化
本书遵循新发展理念,围绕自然资源开发中利益共享问题,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影响,指出我国资源禀赋与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资源富集区呈现资源富集与贫困并存等现实困境,探讨了资源开发的价值链与分配关系,揭示了价值链中利益分配主体的不对称性。以“锰矿资源、清江水电资源、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等资源开发为例,阐述了资源税费改革,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对口协作等利益共享的政策措施。总之,通过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共建共享共治,达到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均衡,实现 、当地政府、企业、所在地居民四方共赢,对于推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