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作者亲自考察路易斯.I.康的建筑和和绘制图示的感受为契机,其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将路易斯.I.康的作品以空间构成的视点加以分析,形成容易理解的视觉表现;然后,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等20世纪的巨匠们的空间构成与路易斯·康空间构成作比较,在明确双方作品各自本质的同时,对整个20世纪作一历史性的透视。通过对比众多的建筑作品,尝试让每个作品都浮现出它自身的特性。书中各章配有两幅以上的轴测图,使人能一目了然地把握空间构成。另外,众多平、立、剖面图等更加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同时还可将其作为设计和研究的资料保存。
本书从符号学基本学科理论入手考察传统设计的代表设计案例,创新性地使用设计符号学理论探索民族设计当代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分别对太极图、兽面纹、福纹三种具有不同指向性质的代表符号进行了深入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总结其中蕴含的造物思维规律。同时考察传统工艺典籍中的设计符号学思想及古代易图中体现的信息设计理念。后得出基于以传播民族文化附加价值为目的的 中国传统文化显性 隐性设计符号来源模型 中国文创隐性设计符号意义来源模型 中国文化创新型设计程序与方法 等理论工具,这对当代设计的民族风格设计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从装配式内装修各系统出发,将七大系统按照部品概念 部品分类 集成设计 装配施工 质量验收 练习与思考的顺序,分别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增加完整的设计案例分析学习,可读性更强,应用价值更高。本书可作为装配式装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实用书,也可以作为装配式装修一线技术工人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完成于1974年的杰作《空间的生产》于1991年的英译出版,使列斐伏尔在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中获得了更多声望,但他对建筑与城市实际产生的影响相较之下却颇不为人所知。尽管今日各高校的建筑、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均普遍地在阅读列斐伏尔,但他关于实践的教诲却少有人领会。这其实无法避免,因为英语圈在接触列斐伏尔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排斥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这两个在其思想中争议性的要素。而此二者既具进步性(progressive),亦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击。 可以说,这个时代对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反感妨碍了列斐伏尔的学说由理论研究对象向实践指导思想的转化。若舍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而欲以列斐伏尔之学说理解建筑与城市并进行相关实践,则或将抹杀其思想的真正意义。尽管于今时今日,乌托邦看似并无存身之所,列斐伏尔却指出,抛弃乌托邦无异于自私自
本书属于“城市行走书系”,是一本讲述上海外滩建筑的图书。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以“故事化”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上海外滩三十余座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内部空间、发展历史等。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新的建筑照片,同时还绘制了形象生动的分析图、行走地图等等。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乡村建筑工匠在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提升乡村建筑工匠整体水平,作者组织行业内相关专家编制本手册。本手册共十个章节,从实用性出发,介绍了乡村建设工程中的常用符号及数据、建筑识图的常用图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木结构工程、架子工程、屋面与防水工程以及挡土墙工程等相关知识。本手册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力求切实满足乡村建筑工匠的学习需要。本书可供乡村建筑工匠、建房农户、乡镇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使用。
民国早期礼制建筑和中山纪念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许多重要话题,如新旧转变、中外交流、学院派的影响、民族主义与现代性,以及中国建筑的历史叙述,因此它们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设计史、思想史,甚至史学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笔者赖德霖相信,《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将帮助人们重新认识民国以来的礼制建筑,加深了解中山纪念建筑作为一种政治和文化的象征,对于促进现代中华民族国族认同的重要性。笔者更加期盼,本书可以为现代中国的礼制建设提供借鉴。
本书包括:古建筑布置定位与建筑基础;古建筑主体构造、用材及营造技术;古建筑屋面铺设的要求等内容。本书内容新颖、全面,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供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使用。
本书为村庄整治技术手册的一个分册,主要针对现有的农村住宅存在结构安全性低、抗震能力弱、房屋出现裂缝回潮、房屋不节能、水电线路布置不合理等问题,从农村住宅的安全性、适用性、节能和水电系统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同时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农村住宅拆除与再生利用的理念和具体措施,对今后适用于农村的建筑形式进行了展望。虽然本书侧重点是现有房屋的改造,但是对于农村新建房屋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针对性强,可供从事农村住宅建造和改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也可供广大农户学习参考。
出于对壮丽风格的热衷和对国际名声的热望,意大利王侯宫廷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主角。在那不勒斯和强力的米兰公国——同样也包括费拉拉、曼托瓦和乌尔比诺等更小一些的宫廷,艺术不仅仅意味着富足与声望,更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偏好的表达,甚至成为了日常国内事务和外交事务的工具。皮耶罗、图拉、毕萨内罗、罗伯蒂、曼特纳和达。芬奇等伟大的艺术家只是帮助这些国王、王后和他们的情妇来实现这些多样的需求而已。 在引人人胜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意大利宫廷文化之旅中,艾里森·科尔深入思考了艺术家们的地位,指出艺术在不同文化中心的各异用途。每个宫廷不同的社会、人文和艺术环境,与统治者和艺术家们复杂的个性都呈现在聚光灯下,在更为广阔的当代视野和视觉形材料一从绘画和建筑到纹章、挂毯和绘图手稿等等
本书作者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地图及《上海市地名志》、各区地名志为史学文本,以沪上建筑专家(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民居建筑专著为学术文本,历经6年走访了400多条石库门里弄。根据建造时间为序,按照历史风貌、建筑特色和分布区域的特点,遴选出40个代表性里弄用摄影的方式讲述,并利用手绘图解石库门里弄中的拥有特色的木门、石料门框、门楣装饰、门楣横批、外墙、天井等20多个重点部位。希望能起到向海内外读者推介上海民居建筑文化的作用。
周骏编*的《古建筑砖细工》包括12章,分别是:古建筑砖细工(水作技艺)概述;砖细应用范围及历史演变;砖细材料的制造方法;砖细的平面作品与线面作品;墙门、库门、影壁与门楼;砖细的卯榫结构及安装;水作砖细工专题技艺:砖雕;水作砖细工专题技艺:花窗;水作砖细工专题技艺:灰堆塑;水作砖细工专题技艺:门楼(墙门);苏州*名砖细塔与无梁殿;对苏州砖雕工艺的再认识。文后还有附录:香山帮建筑砖雕类型总览;香山帮建筑花窗类型总览;香山帮建筑灰堆塑类型总览;香山帮工匠的行话。 本书可作为古建筑技工培训考试用书,也可供从事古建筑施工的操作工人、技师使用。
乡村建设工匠是乡村建设的主力。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乡村建设工匠作为新职业纳入 职业分类目录。为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建村规〔2023〕5号)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工作,大力培育乡村建设工匠队伍, 好服务农房和村庄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组织编写了《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按照《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程编写技术规程》要求,依据《乡村建设工匠 职业标准(2024年版)》确定的4个职业方向、5个职业等级,明确了乡村建设工匠4个职业方向的教学基本要求、培训学时以及基础知识教材内容、职业技能等级教材内容,提出了乡村建设工匠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大纲》
本工作指南由德国水、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协会DWA(其前身为德国水环境协会ATV)及德国水管理、废弃物管理及园林绿化工程师联合会BWK共同编写,是自1992年以来德国给排水行业运用为广泛的合流制雨水管理专业文件。指南中明确了欧盟及德国雨季处理目标及技术要求,规定了德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与雨水溢流控制相关的一般设计原则,指明了在规划过程中采用的调查、统筹及评估等管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合流制系统中的沉淀池、调蓄池、调蓄管涵等典型雨水控制设施的常规计算方法等,并对相关设施的建设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后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对上述流程作了辅助说明。该文件次对德国合流制系统中雨水相关的各类专业设施的类型和功能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定义,全面梳理了合流制系统中各相关环节的相互关系,明确列举了在调查、规划、设计、建设及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解读古今中外建筑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涵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个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认识与思考当今建筑与城市建设的现实与发展方向,提高建筑文化修养。 建筑的文化理解 由秦佑国教授主笔,共分为三本展开,分别为:《建筑的文化理解 科学与艺术》《建筑的文化理解 文明的史书》《建筑的文化理解 时代的风云》。本书为*分册 科学与艺术 ,主要从建筑概论、建筑与气候和资源、建筑与社会、建筑审美四部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