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上海松江建筑地图
    •   ( 175 条评论 )
    • 黄婧 /2019-09-20/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上海松江建筑地图》介绍松江区现存各时期、各类型的代表建筑,时跨良渚文化时期至新千年,类型涵盖民居、宗教建筑、园林、公共建筑、桥梁等。全书以29篇叙述性小文介绍 府城 仓城 老城 佘山地区 松江东部 松江新城 6个片区的重点建筑,图文并茂。 《上海松江建筑地图》以营造活动的留存展现松江地区古今的社会变迁脉络,抛砖引玉地借由松江建筑与空间观照当地乃至上海的文化源流,适合对上海松江历史及建筑感兴趣的读者。

    • ¥28.2 ¥45 折扣:6.3折
    • 建筑师解读列斐伏尔
    •   ( 224 条评论 )
    • 纳撒尼尔·科尔曼 /2021-09-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完成于1974年的杰作《空间的生产》于1991年的英译出版,使列斐伏尔在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中获得了更多声望,但他对建筑与城市实际产生的影响相较之下却颇不为人所知。尽管今日各高校的建筑、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均普遍地在阅读列斐伏尔,但他关于实践的教诲却少有人领会。这其实无法避免,因为英语圈在接触列斐伏尔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排斥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这两个在其思想中争议性的要素。而此二者既具进步性(progressive),亦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击。 可以说,这个时代对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反感妨碍了列斐伏尔的学说由理论研究对象向实践指导思想的转化。若舍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而欲以列斐伏尔之学说理解建筑与城市并进行相关实践,则或将抹杀其思想的真正意义。尽管于今时今日,乌托邦看似并无存身之所,列斐伏尔却指出,抛弃乌托邦无异于自私自

    • ¥26.9 ¥39 折扣:6.9折
    • 后评估在中国
    •   ( 94 条评论 )
    • 庄惟敏梁思思王韬 /2017-1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使用后评估(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尽管使用后评估在西方的起源较早,但直到近二十年才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对中国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使用后评估源于设计研究人员对建筑使用者的关注,是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研究。使用后评估是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连结点,是构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闭合体系的关键一环。使用后评估促进了建筑环境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与建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使

    • ¥24.8 ¥36 折扣:6.9折
    • 建极绥猷——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价值研究
    •   ( 259 条评论 )
    • 王军 /2019-03-08/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建极绥猷 ,高悬在故宫太和殿上的乾隆御笔匾,语出十三经《尚书》所记 建用皇极 克绥厥猷惟后 。关于 建用皇极 ,《尚书》传曰: 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 建用皇极 即 立中 。甲骨文卜辞常见 立中 之语,意即立表正位定时。关于 克绥厥猷惟后 ,《尚书》传曰: 能安立其道教,则惟为君之道。 意即惟天子推行教化之治。 在农耕文明时代,对农业时间的掌握关系着社稷安危。谁能够告诉人民时间,谁就提供了一种生死攸关的公共服务,也就因此获得了权力,得以推行教化之治。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揭示了明清北京城子午卯酉时空格局之中央,太和殿高悬 建极绥猷 ,见证了支撑人类在东亚地区独立起源的农业文化与文明持续不间断发展的*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与哲学观念,书写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文化价值。

    • ¥20 ¥32 折扣:6.3折
    • 建筑师解读福柯
    •   ( 179 条评论 )
    • [英]戈尔达娜·丰塔纳-朱斯蒂 /2018-07-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通过关注福柯思想中一系列在考古学、围合、身体、空间性以及美学等方面下的历史与理论议题, *终探讨并论证了福柯思想对于建筑学知识、历史和实践的本质相关性。福柯对空间、知识和权力的并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可能性,从而使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去思考建筑学和城市设计。而另一方面,福柯对身体和 性 的关注又重新定义了我们所理解的人与建筑发生对话时的可能性与限制。

    • ¥24.1 ¥35 折扣:6.9折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四辑)
    •   ( 41 条评论 )
    • 秦红岭 主编 /201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有关建筑伦理研究领域的专辑类出版物,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的成员,就建筑伦理,建筑文化及城市文化问题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全书从多角度探讨与研究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问题。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理论工作者、建筑文化爱好者、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 ¥26.2 ¥38 折扣:6.9折
    • 图解住居学
    •   ( 75 条评论 )
    • (日) 本书编委会编 /2013-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编委会编著的《图解住居学(原著第2版)》该书力图用文字和图表进行全景式剖析,辅以缜密的调研数据,所述内容涵盖历史和现状,时空超越古今中外,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呈现了相关知识,易于理解,可读性高,可以说是对迄今相对匮乏的住居学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

    • ¥20.7 ¥30 折扣:6.9折
    • 追逐建筑
    •   ( 13 条评论 )
    • 刘元举 著 /2007-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上卷包括“中国建筑师”、“城市与建筑师”、“城市颜色”等近20篇有关中国建筑师和建筑的短文,下卷包括“翻开珍藏着的欧洲”、 “尊严组合的城市”、“走在古老的建筑中”等10余篇有关欧洲建筑的短文。

    • ¥24.8 ¥36 折扣:6.9折
    •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27 条评论 )
    • 方拥 著 /2010-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来最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本书与通常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著作相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注重思考在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与此同时,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类型,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并配有大量插图,与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 ¥26.2 ¥38 折扣:6.9折
    • 刘敦桢全集(第五卷)
    •   ( 120 条评论 )
    • 刘敦桢 著 /2007-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卷收录了1961年至1964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的讲话稿、信函等。主要内容有:《鲁班经》校勘记录、《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漫谈苏州园林、编史工作中之体会、苏州园林讲座、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编辑工作之信函等。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建筑设计人员、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人员等参考。

    • ¥29.6 ¥43 折扣:6.9折
    • 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路上(I)
    •   ( 78 条评论 )
    • 建筑师》编辑部 编 /2007-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师》杂志创办于1979年,是一本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已出片反一百二十多期,刊登过大量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译文,是中国建筑界*学术份量和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本书是《建筑师》丛书之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功能、结构与美——在英国建筑学会特别会议上的讲演,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土构建筑大有可为,空间的限定,后现代建筑语言(节选),建筑量度论——建筑中的空间、形状和尺度,现代主义运动之后,现代建筑的混乱局面,城市并非树形,中国园林之意义等。

    • ¥27.5 ¥40 折扣:6.9折
    • 过境——以建筑师的眼光看世界
    •   ( 47 条评论 )
    • 张振宇 /2014-03-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过境--建筑师看世界》以短小文章为主,便于翻阅,插图也有新意方面,收录了《日本—在“节电中”》;《让建筑“退一步海阔天空”》;《卢浮宫啊卢浮宫——一座至今尚未定型的著名的古典建筑》;《日本—在“节电中”》等文章。 《过境--建筑师看世界》的作者是张振宇。

    • ¥18.8 ¥30 折扣:6.3折
    • 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
    •   ( 34 条评论 )
    • 刘晓平 著 /2011-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要解释当代建筑现象,就必须研究这两个主要社会背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对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研究正是研究当代建筑学的重要领域。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的核心工作就是依托文化传播理论、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成果,从较宽广的视野来建构跨文化建筑现象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能为认识当前跨文化建筑现象提供新的认识论,又试图为建筑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作为价值论(篇章),《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后围绕“建筑传播话语权的创新基础”探讨了我国建筑相关机制创新等策略性课题。本书适合建筑规划专业师生作为当代建筑研究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城市建设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认识当代建筑文化

    • ¥28.9 ¥42 折扣:6.9折
    • 茶话·建筑
    •   ( 13 条评论 )
    • 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 /2006-0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茶座的形式,将众多知名建筑师及文学、艺术大师会聚一堂,记录他们对于当前一些建筑现象和建筑文化的思考与探讨,意在创造一个自由的建筑评论氛围,为中国当代建筑、当代建筑师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该书的定位是建筑文化评论读物。 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专业人士,以及与建筑相关的设计人士,包括对建筑理论及建筑现象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26.2 ¥38 折扣:6.9折
    • 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跨文化建筑
    •   ( 29 条评论 )
    • 钟华楠张钦楠 著 /2007-0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包括两位作者的两片论文。一篇为“跨文化建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风格”,作者试图用跨文化建筑的历史和当代实例,说明“跨文化”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建筑形式,只要人类有多种文化存在,就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跨文化”建筑,成为建筑和文化创新的引路者。作者同时分析了我国一些当代建筑师作品中的“跨文化”特色及其相关创作观点,试图探讨“跨文化”建筑的实质所在。另一篇为“从可持续论点论中国建筑与城规特色”,作者从历史的高度考察和论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师生、建筑师。

    • ¥15.2 ¥22 折扣:6.9折
    • 中西居住形态比较——源流·交融·演进
    •   ( 30 条评论 )
    • 戴颂华 著 /2008-08-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居住形态的演变为主线,并在住文化哲学的层面上开拓性地对两者的共性、差异及相互影响、交融做了认真的梳理和深入的阐述,获得一种全球化的视野;显示了作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力图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的可贵探索。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适合未来发展的居住形态,做了有益的讨论。 全书以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住文化层面和哲学层面研究广义居住形态,逻辑演绎全面,哲学思辨理性,思维独特,学理广博,具有可读性,在人居领域的研究中独辟蹊径。本书可为管理者、研究者、在校师生以及关心人居环境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26.3 ¥42 折扣:6.3折
    • 蒿排世界——探寻浮游聚落的萌生、发展、影响和前景
    •   ( 49 条评论 )
    • 张良皋 著 /2016-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为人居聚落,蒿排应是边界*明确、形态*稳定、功能*显*的一种。蒿排与水为邻,边界不会轻易变*;聚族而居,伦序**不会淆乱;特别在洪水时期,朝夕相处,只能同舟共济,发挥集体优势,互相激发智慧,提升道德纪律,促使社会进步。蒿排,不仅是革命意义,而是有深沉的历史内涵。我们应当为推进人类古文明研究而郑重予以保护,为中国现存的蒿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似乎应当列为紧急任务。张良皋*的《蒿排世界--探寻浮游聚落的萌生发展影响和前景/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分为十章,其中包括人类文明的水上温床、中国蒿排流传史、中国蒿排文化符号、地名中的蒿排遗迹、寻觅神农架、楚国东迁引发的蒿排思考等内容。

    • ¥26.2 ¥38 折扣:6.9折
    • 建筑师202
    •   ( 2 条评论 )
    • 建筑师编辑部 /2020-05-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期设 建筑技术 专栏,其他栏目还包括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理论研究、建筑师访谈专栏,共16篇文章,将丰富的理论探讨,以及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结合的文章呈现给读者,相信这些论述和研究,对建筑师们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能够鼓励广大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对理论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实际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 ¥24.1 ¥35 折扣:6.9折
    • 逝去的声音
    •   ( 37 条评论 )
    • 建筑师》编辑部 编 /2007-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师》创刊于1979年,距今已28载,共发行128期,堪称建筑界早的期刊之一。回顾这风风雨雨的28载,令人不胜感慨。 28年前,文革刚刚结束,但人们的思想依然禁锢在“左”的氛围之中,当时只有《建筑学报》在中国建筑学会的领导下,可谓是“正宗”学术刊物。鉴于改革开放势在必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杨永生同志邀请了相关高等院校的七位教师(当时均未恢复职称)组建了编委会,并筹建了建筑学领域里的另一本学术刊物——《建筑师》。此刊物的名称实际上起着为“建筑师”正名的作用。因为,当时职称系列中只有“工程师”这一称号,而无“建筑师”。“工程师”这一称号不仅不能与国际接轨,而且反映出我们国家一片文化废墟的凄凉景象。在青黄不接之时,杨永生同志为创办《建筑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26.2 ¥38 折扣:6.9折
    • 建筑微言
    •   ( 4 条评论 )
    • /2016-02-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微言》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王小东撰写的以建筑为主题的短评。《建筑微言》以王小东院士开通的 建筑微博 为主要素材来源,对于当前建筑界的诸多现象进行了评论,尤其是对于当前建筑界的奇、丑、怪,追求奢华与体量的 新巴洛克风格 进行了批评。基于这些批评,王小东院士在短小的 建筑微言 中贯穿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阐述了自己对于建筑的态度,以及建筑与人的关系。

    • ¥17.2 ¥25 折扣:6.9折
    • 再造空间 当代建筑空间的多元解读
    •   ( 26 条评论 )
    • 颜隽 著 /2012-05-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跨界的视角,从传播学、建筑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对建筑空间进行研究。关注多元媒介中“像”与建筑空间的关系。通过媒介中的“像”的研究提出建筑空间的多元解读方式及生成的策略与手法。《再造空间(当代建筑空间的多元解读)》主要面向建筑文化理论研究以及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专业读者,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 ¥30 ¥48 折扣:6.3折
    • 不同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
    •   ( 44 条评论 )
    • 李振宇, 周静敏主编 /2013-0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李振宇、周静敏主编的《不同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域典型村镇住宅调研,采集相关的数据和指标,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推导不同地域村镇住宅的适宜指标,建立村镇住宅建设在总体设计、建筑设计和配套设施的标准体系,使各种需求在标准体系的框架下能得到基本解决;同时,又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设置分类指标和阶段指标,以满足随时间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针对不同地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探讨,是其主要的创新点。

    • ¥22 ¥32 折扣:6.9折
    • 《中国建筑教育》2016(总第13册)
    •   ( 10 条评论 )
    • 本书编辑部 编 /2016-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仲德崑主编的《中国建筑教育(2016总**3册)》的主要专栏为 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 ,专门甄选了不同视角下现阶段建筑设计教学方面的文章,其中包括:对新的设计手法的理解与探索,对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对入门设计的调研能力和讨论课程的分析,对设计数字化表现的思辨,对单一设计辅助课程的模式探讨等。文章基础扎实、基于教学,可以为院校现阶段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建筑教育笔记 栏目选择了教师日常点滴教学经验与所思所感,是除却教学改革之外的、*为贴近学生教育的文章。 众议 栏目本册主题为 忆当年忆设计 ,希望通过各路 过河人 的经验和所得,为新晋建筑学生提供亲身解说。而本册也特别选择了《中国建筑教育》 2015年 清润奖 大学生论文竞赛的两篇一等奖** 论文进行呈现,同时邀请论文竞赛各位评审老师、论文指导老师

    • ¥17.2 ¥25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