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传统文化设计符号学研究
    •   ( 105 条评论 )
    • 张野 /2022-07-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符号学基本学科理论入手考察传统设计的代表设计案例,创新性地使用设计符号学理论探索民族设计当代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分别对太极图、兽面纹、福纹三种具有不同指向性质的代表符号进行了深入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总结其中蕴含的造物思维规律。同时考察传统工艺典籍中的设计符号学思想及古代易图中体现的信息设计理念。后得出基于以传播民族文化附加价值为目的的 中国传统文化显性 隐性设计符号来源模型 中国文创隐性设计符号意义来源模型 中国文化创新型设计程序与方法 等理论工具,这对当代设计的民族风格设计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 ¥29.8 ¥46 折扣:6.5折
    • 建筑师解读 梅洛-庞蒂
    •   ( 183 条评论 )
    • [英]乔纳森·黑尔类延辉 王琦 译 /2020-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梅洛-庞蒂的哲学能为建筑师所特别提供的内容。同时,本书还指出了他研究当中与建筑相关的思想,并将其置于空间、运动、材料性和创造性等相关主题之中进行了讨论。本书也介绍了梅洛-庞蒂的主要作品,帮助读者解释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术语,并为进一步深度理解梅洛-庞蒂的理论提供了快速参考。

    • ¥18.8 ¥29 折扣:6.5折
    • 建筑师解读列斐伏尔
    •   ( 230 条评论 )
    • 纳撒尼尔·科尔曼 /2021-09-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完成于1974年的杰作《空间的生产》于1991年的英译出版,使列斐伏尔在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中获得了更多声望,但他对建筑与城市实际产生的影响相较之下却颇不为人所知。尽管今日各高校的建筑、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均普遍地在阅读列斐伏尔,但他关于实践的教诲却少有人领会。这其实无法避免,因为英语圈在接触列斐伏尔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排斥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这两个在其思想中争议性的要素。而此二者既具进步性(progressive),亦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击。 可以说,这个时代对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反感妨碍了列斐伏尔的学说由理论研究对象向实践指导思想的转化。若舍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而欲以列斐伏尔之学说理解建筑与城市并进行相关实践,则或将抹杀其思想的真正意义。尽管于今时今日,乌托邦看似并无存身之所,列斐伏尔却指出,抛弃乌托邦无异于自私自

    • ¥25.3 ¥39 折扣:6.5折
    • 建筑师解读福柯
    •   ( 184 条评论 )
    • [英]戈尔达娜·丰塔纳-朱斯蒂 /2018-07-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通过关注福柯思想中一系列在考古学、围合、身体、空间性以及美学等方面下的历史与理论议题, *终探讨并论证了福柯思想对于建筑学知识、历史和实践的本质相关性。福柯对空间、知识和权力的并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可能性,从而使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去思考建筑学和城市设计。而另一方面,福柯对身体和 性 的关注又重新定义了我们所理解的人与建筑发生对话时的可能性与限制。

    • ¥22.7 ¥35 折扣:6.5折
    • 勒·柯布西耶全集 第3卷·1934~1938年
    •   ( 478 条评论 )
    • [瑞士]比尔 /200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勒 柯布西耶全集》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杰出——精神之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

    • ¥25.9 ¥40 折扣:6.5折
    • 后评估在中国
    •   ( 96 条评论 )
    • 庄惟敏梁思思王韬 /2017-1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使用后评估(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尽管使用后评估在西方的起源较早,但直到近二十年才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对中国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使用后评估源于设计研究人员对建筑使用者的关注,是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研究。使用后评估是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连结点,是构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闭合体系的关键一环。使用后评估促进了建筑环境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与建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使

    • ¥23.3 ¥36 折扣:6.5折
    •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 57 条评论 )
    • 吴焕加 著 /2018-08-2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吴焕加先生以在清华大学教授 近现代建筑引论 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撰写的专著。本书是作者近40年教学与研究的归纳和总结。作者用轻松的笔触和深刻的视角对近现代建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阐释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学术内涵、艺术理念与建筑审美的渊源和性质,对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各阶段的建筑进程和思潮作了评论,其中涉及了20世纪初以包豪斯为起点的现代主义建筑,以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高技派、解构派等等。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即晚清以来的建筑转型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思潮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中国建筑作了展望。 在建筑评论多元混杂的当下,本书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深厚的文化意味,作者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内容既有深度又十分有趣,体现了老一辈建筑学者的人文素养,是一本深入浅出评述近现代建筑的佳作。本书

    • ¥27.2 ¥42 折扣:6.5折
    • 刘敦桢全集(第五卷)
    •   ( 121 条评论 )
    • 刘敦桢 著 /2007-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卷收录了1961年至1964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的讲话稿、信函等。主要内容有:《鲁班经》校勘记录、《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漫谈苏州园林、编史工作中之体会、苏州园林讲座、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编辑工作之信函等。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建筑设计人员、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人员等参考。

    • ¥27.9 ¥43 折扣:6.5折
    • 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
    •   ( 199 条评论 )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 著 /2016-12-3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的《手工艺的设计再生》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设计再生和文化传承。从现今民间工艺美术 手工艺所存在的大环境出发,对地域(京津冀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作状态进行普查研究,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使其活化再生,并对地域手工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地域文化传承、延续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与时俱进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法。

    • ¥29.8 ¥46 折扣:6.5折
    • 匠学七说
    •   ( 376 条评论 )
    • 张良 /2002-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从建筑入手,研究人类文化,本当顺理成章。目前,不论中外,说起“建筑文化”一词总显陌生,但无妨中国自我作古。中国建筑文化融合得如此紧密,如此悠久,如此普遍,以致人们完全不感觉其存在。所谓“行之而不著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每念筚路蓝缕,自必仰止往哲;至于宏文大论,但能期之来贤。容我亡冀千虑一得,多言或中,足矣。

    • ¥25.3 ¥39 折扣:6.5折
    • 建筑生与灭:建筑物为何倒下去
    •   ( 23 条评论 )
    • (美)萨瓦多里Salvadori,M.) 著,顾天明 译 /2007-04-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今天尽管现代科技术的发展与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已大大减少了结构事故发生的数量,但建筑物,无论是大厦、桥梁、隧道,还是堤坝仍有可能倒下来。 马特斯·李维与马里奥·萨瓦多里这两位世界著名结构专家考察多种建筑类型,从古代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到*式的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体育馆。他们的案例分析从古罗马万神殿的倒塌到1989年亚美尼亚地震及美国旧金山地震的巨大破坏,密苏里州堪萨市凯悦饭店大厅室内天桥的断裂。 本书*版本还增加了阐述由于恐怖主义造成建筑物倒塌等新威胁的内容。 作者以生动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从古至今建筑与结构上的灾难史,帮助读者掌握建筑结构知识,引领读者进行一番有趣且前所未有的建筑导览。 使读者能够清楚巨大的建筑物为什么能够站立,而为什么在某些偶然的情

    • ¥24 ¥40 折扣:6折
    • 拉罗歇-让纳雷别墅
    •   ( 119 条评论 )
    • (法)斯布里利欧 编著,王力力赵海晶 译 /2006-1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勒·柯布西耶:“拉罗歇,当一个人像你一样拥有这些辉煌的艺术收藏品时,他一定会建一所使它们觉得荣耀的房子。”拉罗歇:“那好吧,给我造一座这样的房子吧。”1923-1925年在马黎修建的拉罗歇-让纳雷别墅,使得勒·柯布西耶非常骄傲地成为欧洲先锋派的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获得了表达的自由,获得了他建筑生涯中重要的发展。通过这本重新发现拉罗歇-让纳雷别墅的导读,了解创造它们的非同寻常的背景之后,我们可以充分地评价和审视现代性的本源。

    • ¥22.7 ¥35 折扣:6.5折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四辑)
    •   ( 41 条评论 )
    • 秦红岭 主编 /201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有关建筑伦理研究领域的专辑类出版物,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的成员,就建筑伦理,建筑文化及城市文化问题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全书从多角度探讨与研究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问题。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理论工作者、建筑文化爱好者、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 ¥24.6 ¥38 折扣:6.5折
    • 《中国建筑教育》2016(总第13册)
    •   ( 10 条评论 )
    • 本书编辑部 编 /2016-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仲德崑主编的《中国建筑教育(2016总**3册)》的主要专栏为 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 ,专门甄选了不同视角下现阶段建筑设计教学方面的文章,其中包括:对新的设计手法的理解与探索,对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对入门设计的调研能力和讨论课程的分析,对设计数字化表现的思辨,对单一设计辅助课程的模式探讨等。文章基础扎实、基于教学,可以为院校现阶段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建筑教育笔记 栏目选择了教师日常点滴教学经验与所思所感,是除却教学改革之外的、*为贴近学生教育的文章。 众议 栏目本册主题为 忆当年忆设计 ,希望通过各路 过河人 的经验和所得,为新晋建筑学生提供亲身解说。而本册也特别选择了《中国建筑教育》 2015年 清润奖 大学生论文竞赛的两篇一等奖** 论文进行呈现,同时邀请论文竞赛各位评审老师、论文指导老师

    • ¥16.2 ¥25 折扣:6.5折
    • 建筑师209
    •   ( 6 条评论 )
    • 建筑师编辑部 /2021-03-2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师》杂志创办于1979年,是一本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过大量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译文,是中国建筑界*学术份量和影响力的刊物。《建筑师》关注前沿建筑理论,全面反映国内外建筑理论的*动态以及相关建筑设计成果;《建筑师》扶持建筑历史与理论界厚积薄发的历史洞见,给予其争鸣的园地与土壤;同时,《建筑师》不定期以专栏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要理论导向或综合性建筑事件,介绍国内外建筑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思想。本期包括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师走廊、建筑师札记、专栏在内共19篇文章,将丰富的理论探讨,以及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结合的文章呈现给读者,相信这些论述和研究,对建筑师们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能够鼓励广大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对理论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

    • ¥29.2 ¥45 折扣:6.5折
    • 茶话·建筑
    •   ( 13 条评论 )
    • 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 /2006-0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茶座的形式,将众多知名建筑师及文学、艺术大师会聚一堂,记录他们对于当前一些建筑现象和建筑文化的思考与探讨,意在创造一个自由的建筑评论氛围,为中国当代建筑、当代建筑师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该书的定位是建筑文化评论读物。 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专业人士,以及与建筑相关的设计人士,包括对建筑理论及建筑现象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 ¥24.6 ¥38 折扣:6.5折
    • 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
    •   ( 34 条评论 )
    • 刘晓平 著 /2011-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要解释当代建筑现象,就必须研究这两个主要社会背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对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研究正是研究当代建筑学的重要领域。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的核心工作就是依托文化传播理论、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成果,从较宽广的视野来建构跨文化建筑现象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能为认识当前跨文化建筑现象提供新的认识论,又试图为建筑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作为价值论(篇章),《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后围绕“建筑传播话语权的创新基础”探讨了我国建筑相关机制创新等策略性课题。本书适合建筑规划专业师生作为当代建筑研究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城市建设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认识当代建筑文化

    • ¥27.2 ¥42 折扣:6.5折
    •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   ( 55 条评论 )
    • 姚雅欣黄兵 著 /2009-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照澜院,西院,新林院,胜因院……百年披沥仅存的几片清华园近代住宅,呼唤清华校友与社会各方协同实施抢救性保护,以重整劲健之姿,重返清华园历史与科学文化殿堂。惟此——百年清华幸矣,三百年清华园幸矣,清华精神薪火相传幸矣。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论述“清华园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的文章。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建筑遗产篇和人文精神篇等三个部分。

    • ¥25.3 ¥39 折扣:6.5折
    • 建筑微言
    •   ( 4 条评论 )
    • /2016-02-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微言》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王小东撰写的以建筑为主题的短评。《建筑微言》以王小东院士开通的 建筑微博 为主要素材来源,对于当前建筑界的诸多现象进行了评论,尤其是对于当前建筑界的奇、丑、怪,追求奢华与体量的 新巴洛克风格 进行了批评。基于这些批评,王小东院士在短小的 建筑微言 中贯穿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阐述了自己对于建筑的态度,以及建筑与人的关系。

    • ¥16.2 ¥25 折扣:6.5折
    • 大城记Ⅰ(1949-1968)
    •   ( 36 条评论 )
    • 新京报社 /2009-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大城记”系列丛书册,主要内容为1949年到1968年。本书选取了一些与当时历史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坐标以及相关节点,采取新闻报道独有的采访方式,由当事人的角度构筑相关的历史细节,从细节开始建构了整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一个侧面图景。内容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历史情怀,在娓娓而来的故事中,复活了现在矗立在人们面前的每一处建筑或者地理节点。 本书适用于大众读者,包括建筑文化爱好者、文化生活史阅读者,以及众多偏好文化的建筑专业读者。

    • ¥22.7 ¥35 折扣:6.5折
    •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凡·德·罗导读系列
    •   ( 113 条评论 )
    • [瑞士]维尔纳·布雷泽 主编 /2006-0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成就为他在20世纪建筑史中博得一席之地。对材料富于经验的理解,独创性的空间设计,将建筑融于环境的才能,所有的这些都通过照片传媒的手法触及我们的感官。因此这本书的介绍主要基于作者的照片材料——其中一部分从未发表过。它一方面追溯了创造这些卓越的建筑的年代,另一方面,也追溯了这些建筑时至今日的持续发展。这个文献描述了密斯初接触建筑的热情,并介绍了他逐步接近建筑本质,并融会贯通的经过,反映了他与建筑之间交流的默契。 在这个专论中挑选的众多例证,全面地反映了密斯的建筑。它也是一本定位于实践的手册,用来帮助那些探求正确的建筑与规划方法的建筑师。它所表达的建筑的愿望与教益的力量在今天仍是很有裨益的。因此这套关于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卓越建筑的导读系列丛书涉及他重要的单体建筑

    • ¥16.9 ¥26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