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装配率计算; 5.评价等级划分。后附 条文说明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8 年2 月1 日实施。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就我国墙体材料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某些课题进行了必要的试验验证,与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吸纳了近年来墙材革新及建筑应用的新成果与经验,充分考虑了我国墙体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着重对墙体材料品质与建筑工程应用的需要进行了技术整合,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充实,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墙体材料、建筑及建筑节能设计、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体与主体部件、建筑内装体与内装部品、围护结构、设备及管线。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711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
漫话《我当建筑工人》丛书,是专门为培训农民工编写绘制,是一套用漫画的形式解说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图书;是一套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建筑施工技术图解式图书;是一套农民工学习建筑施工技术的入门图书;是一套通俗易懂,简明易学的口袋式图书。 农民工通过阅读丛书,努力学习并勤于实践,既可以由表及里,培养学习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又可以由浅入深,深入学习建筑技术和知识,熟练掌握相应工种的基本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技术工人。 《漫话我当钢筋工》介绍了钢筋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农民工通过学习本书,了解钢筋工的安全须知,学会钢筋工的入门技术,掌握钢筋工的基本技能.为当好钢筋工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也可以供建筑技术的培训机构作为培训初级钢筋工的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E20083 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汀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回弹仪;4.检测技术;5.回弹值计算;6.测强曲线;7.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数字式回弹仪的技术要求;2.增加了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及测区强度换算表。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质量检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7年9月1日实施。
本书系《土木工程制图》(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的配套习题集。内容有制图规格与制图技术、投影制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给排水工程图、道路与桥梁工程图,内容齐全,可适用于土木类不同的专业。本习题集可作为大学本科、专科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鉴于建筑行业对BIM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将BIM教育作为重要部分纳入到高校教育中迫在眉睫。现阶段国内还有很多高校缺乏完整的BIM课程方案,相应配套的BIM实验室建设方案也同样缺乏。本导则将为国内高等院校BIM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BIM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方向性的引导。本导则正文共5章,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定义;3.BIM知识与技能分级及BIM岗位分类;4.高等院校BIM课程设置导则;5.高等院校BIM实验室建设导则。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操作与维修》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70号)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高空作业车操作人员考核大纲要求编写,是高空作业车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用书。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操作与维修》系统介绍了高空作业车作业人员应学习掌握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全书包括大型高空作业车的安全基础教育、高空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技术、力学基础知识、液压传动基础知识、高空作业机械的类型及参数、高空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维护与保养以及常见事故的预防。 本书可作为高空作业车操作、维修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教材。 本书由张耀光同志担任主编,副主编为喻惠业、龚小平、张静。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难免有疏漏错讹之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建设 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执业导则(RISN-TG017-2014)》 共分六章分别从总则、术语、项目技术负责人管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项目技术负责人相关职责 、执业能力考核评价等内容来介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 人执业导则。本书是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实践, 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人员,通过严谨的 研究与编制程序,为推进建设科技新成果的实际应用 ,促进工程建设标准的准确实施,引导建设技术发展 方向,拓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外衍成果。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进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总结了1990年原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新的砌体试验方法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试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有关科研、教学、设计等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是:1.增加编制试验方案的具体要求;2.增加砌体偏心抗压试验方
为了建立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标准流程,对服务标准、合同规范、交易流程、节能减排效益的测试和验证等要点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能服务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引用标准、术语、项目选择、技术方案、合同管理、融资、项目实施管理、运营管理、节能量评估、项目移交和项目后评估等。本导则可用于指导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本书对农村民居建筑抗震实用技术的材料、对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对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对木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以及新建建筑隔震措施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方法进行了描述。全书共4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地震区既有建筑加固;二是新建建筑的抗震、隔震。本书内容具有技术先进、概念明确、构造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等一系列优点,特别适合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村地区房屋建筑抗震减灾能力。 本书可供工程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农村建筑工匠及广大农民朋友学习参考。
节能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大课题,建筑节能是用少的能耗和对大气*的限度的污染达到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是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开发研制的"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外墙保温成套技术"是目前我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外墙保温技术体系。本书就该成套技术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特别是墙体保温工程所涉及的对外墙保温的理念、保温材料的技术标准、技术体系、构造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介绍,目的是使人们对墙体保温工程有更深的了解,进而推动墙体保温工程的实施。
为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工程材料、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0年9月28日批准推行地方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J32/TJ07—2010(以下简称《规程》)。该规程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的系统组成、材料、设计、施工与验收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程的颁布实施,可以指导企业按要求进行生产和施工,从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促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了配合《规程》的实施,结合本地研究与实践成果,更好地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按照标准进行工程实践,编写了本导则。导则中除详细介绍了《规程》的技术要点外,还增加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薄层砌筑施工工艺的构造和技术要求,以便为工程
《英汉汉英土木建筑词汇手册》可供相关人员学习专业英语、丰富专业知识和从事专业翻译参考之用。外教社英汉·汉英百科词汇手册系列按学科、专业和行业分册编写,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生活等80余个领域。各分册收录相关领域基本词汇,并力求反映该领域*发展。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 案》 (国发[2015] 13号)中提出的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 、 2016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 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 支持行业协会在制定团体标准等方面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推动 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 的关于加快建立装饰装修行业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 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等一系列标准供给体系改革的顶层 设计和制度安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 (国质检标联 [2016]10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培育和发展工 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建办标[2016] 57号)、《住房城乡建 设领域标准编制工作流程》(建标标函[2016]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E20083 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检测与验收。
《建筑力学练习册》共有两个分册,是与教材《建筑力学》配套使用的,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科相关专业。本练习册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影响线及其应用等。练习册的内容是按教学要求编排的,使用时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的不同,对内容和次序可作适当的调整。 本练习册由同济大学教师编写,其中,表力学、材料力学分册由虞爱民、王斌耀执笔,结构力学分册由卢国强执笔。该练习册也可作为高等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以及函授大学等学生练习之用。
本练习册是为配合材料力学教学而编写的,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科各相关专业。本练习册包括13章和两个附录,共150多道题目,使用时,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对内容和次序作相应的调整。 本练习册可作为工科院校的本科生作练习之用,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的学生练习和参考。